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村支书一句“表面文章不可避免”让谁脸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4日11:28 南方网

  59岁的山西省临猗县北景乡石家庄村党支书张占胜11月30日直奔中南海与温总理侃侃而谈成了传遍华夏山水的大新闻。在新闻播出的次日(即12月11日),人民网记者对张占胜作了专访,在谈到新农村建设时,张占胜有一段话令人回味。

  张占胜说,在新农村建设中,“有些表面文章也是不可避免的”。为何会这样?他又说,这是两个方面造成的。一方面一些领导同志对农村情况不是太了解;另一方面一些领

导有做表面文章的意识。(见人民网2006年12月11日)笔者钦佩张占胜的敢言,也由此想到张占胜能成为总理办公室客人,受到温总理表扬的原因,更欣赏张占胜分析“表面文章不可避免”问题的眼光独到。

  无疑,新农村建设“表面文章不可避免”是警醒之言。人们看到,自从铺开新农村建设之前或以来,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人再三地告诫各地官员,新农村建设不要搞形式主义,不要做表面文章。但是,实际情况是,在一些地方表面文章陋习很顽固。而这种顽固缘于官员的两种情况。

  对农村情况不了解是其一。时下农村是个什么样的状况,尽管不少地方官员在报告中讲得头头是道,但农民群众往往感觉是没有“入道”,有些甚至“牛头不对马嘴”。个中原因并非基层官员没有文化。时下进入县市乡镇班子的官员不是大学,最少也是大专。但是,事实证明,高学历不等于有阅历有能力;高文化不等于真正有水平。关键的是不少地方官缺了在农村工作的阅历,更缺了对农民群众一份同情心。记得今年7月10日出版的《瞭望新闻周刊》在《“三门干部”要握住百姓的手》一长篇文章中谈到一个引人注目的细节:江苏省去年搞乡镇党委书记直选试点,某市选了一个只有100名党员的小镇,组织部门通知时,在任镇委书记死活不肯,认为是拿他出丑。后来市里只好改用自愿试点办法,结果,全市15个镇只有2个镇表示愿意试行,最终确定一位人民公社书记出身的55岁的老基层参加直选。结果,这位公社老书记不但高票当选,而且还成为当地的佳话,农民群众奔走叫好。“佳话”的新闻隐喻恐怕不难认识:农村基层官员需要根扎农村、根扎农民才能成“不倒翁”:“三门”(即从家门到校门到机关门)干部需补上基层锻炼这一课。而今,这种锻炼显得越来越迫切。由于没有得到锻炼,不少县乡官员每遇群众上访或纠纷总是前怕狼后怕虎,不敢面对,更难以拿出办法去解决。

  基层官员有做表面文章的意识也是重要原因。面对表面文章并非难辩。为何面对表面文章,农民群众会一针见血指出其要害,而某些地方官却是那样情迷独钟乐此不疲呢?个中之因恐怕出是出于官场的“潜规则”。此“潜规则”是为官一任,似乎就要出“亮点”。而“亮点”往往专盯上级的口味。这就是说,一味唯上,是表面文章所以出现的要害。在某些官员心目中,新农村建设重要不是让农民得到享受、让农民群众幸福起来,而是让上级满意起来,从而使自己的政绩也“亮”起来。可见,基层官员表面文章的意识说到底是官本位意识。只有打掉“官本位”,“民本位”才能弘扬起来,求实观念才会在脑中生根。

  59岁的村支书张占胜剖析官员“表面文章不可避免”入木三分,恐怕也会令某些官员面红耳赤吧!(编辑:张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