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内地生骤增冲击香港高校 07"状元大战"能否再燃(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4日14:08 中国新闻网

  隐忧:盲目“敲”开港校门

  不可否认,大量内地学生的到来,让香港高校的本科生组合更加多元化。但面对报考热潮,黄依倩等人提出了自己的忧虑。

  “有一个问题一直让人想不通。为什么内地学生清一色都报考港校的商学院?大家

一窝蜂地去学习金融、管理,将来就业不担心会饱和?”黄依倩担忧之情溢于言表,“也许因为香港是一个自由贸易港口,大家普遍认为香港高校的商学院在世界上也算一流。在这里学习商学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不能因此不管是否适合自己都一哄而上,对于其他的学科我们也不能忽视,比如说社会学、文学,其实香港高校里的这些学科也有相当深厚的人文功底,外界没有注意到。”

  “可能有些学生是‘迷恋’香港的就业率,想以此专业作为‘敲门砖’。虽然目前香港的就业形势还比较乐观。但现实总在变幻,谁能肯定四年之后情况没有变化呢?学校能教给学生的是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而不是就业的‘保证书’。港校没有‘定心丸’吃。”周陈文琬分析说。

  按照我们从各所香港高校拿到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看,目前在香港就读的内地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良好,三所大学的内地毕业生在香港就业率都达到五成左右,约一成在内地就业,约两成在香港继续深造,约两成前往海外高校深造。随着内地与香港经贸关系的进一步紧密,熟悉两地状况并有两地教育背景的内地毕业生将大有用武之地,但是随着人数的增加以及就业市场的饱和,香港高校普遍认为须谨慎看待。

  教训:自由度越大越容易迷失

  黄依倩说,在她的印象当中,曾经有两个内地学生因为不适应香港高校的生活而退学。“到香港高校学习最需要的就是把握自由的能力。曾经有一名从内地一个小乡村考到香港大学的学生,因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电脑,结果到了香港后发现电脑是个好东西,从此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最后不得不退学。”“这个孩子就这样荒废了”,谈起这个学生,黄依倩仍觉得很痛心。

  “香港的高校非常注重给予学生发展的空间,如一个学生随时可以在求学过程中申请到国外做交换生,或者申请休学去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但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这种完全没有约束的学习环境,很多学生反而会因此而迷失。”黄依倩说。

  “在香港高校读书的压力可以说非常大,我们科大就被学生称为‘压力的大学’”。朱力径说,香港高校在管理上给予学生的自由度相当大,又需要学生快速适应学习环境,“如果学生连续三学期的成绩都低于平均分,他就失去了来年继续学习的权利,实际上每年都有被学校因为学习能力不够而劝退的肄业学生,不乏很多原来中学优秀的内地学生。”

  “香港的高校和内地的高校各有千秋,这是我们应该看到的。如果一个适合在清华北大念书的学生,却‘迷信’香港,随意报考与自身素质要求不符合的香港高校,不顾自己的实际,我是很不赞同的。”黄依倩女士提醒,盲目“跟风”是很不理智的行为。

  对于目前自由的管理模式,港校也因为内地学生的增多,正在培养模式上进行一些积极的探索。如在香港高校中,除了香港大学,其他的高校都是从第一年开始就自己通过增加一年“预科”的方式来培养学生。但香港大学则坚持第一年通过内地高校“委培”的模式,到大二年级之后再转到港校学习,以此更多地增加学生的求学经历和学习经验,有很多有益的成果。但这些模式的效果到底如何,目前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共识:明年不再集中关注状元

  2007年还会掀起香港高校和内地高校之间的“状元大战”吗?这是不少人在预计的问题。几乎每一所香港高校都明确表示,不会再集中关注状元了。在2006年因为“抢”状元而引起的纷扰喧嚣,多少让他们有点措手不及。“有香港高校因为这样而和内地高校闹得很不愉快。”一位招生负责人说。

  黄依倩坦言,她并不赞成社会舆论对“状元”特别是奖学金的过分关注,“外界一说到香港高校招生,就只关注给出了多少奖学金,但实际上这些奖学金只是为了保障内地学生在香港的求学生活。前几年曾经有了一位状元因为奖学金的问题跟我们讨价还价,竟表示看哪所学校出的奖学金多就去哪所,这样的状元我们不敢要。”

  “去年我们拒绝了10多位状元,今年拒绝了5位,是不是状元对我们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是未来各个行业的领袖,因此非常注重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逻辑能力、视野素质等,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否适合在我们这里读。”黄依倩告诉记者,这一点上她与内地高校的招生负责人取得了良好共识。“很多人不知道,在今年我们招生前,北大还主动向我们推荐一位学生,说“这学生想去香港读书,要不要和他谈谈?我们看重的都是同一点——到底在哪里学习会更适合这个学生?”

  “不要低估了清华和北大的度量。港大一直和他们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港大的新生现在都还放在内地委培。我们之间的关系坦诚而明白,大家都是为了培养人才的共同目标在努力。抢生源这个说法,实在是很伤和气。我们都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让学生找到最适合他发展的地方。”

  黄依倩的平和态度似乎代表了香港高校的共识。周陈文琬说:“人才只有流动,没有流失。”而朱力径则说得更为诚挚:“新一年的招生工作开始了,我特别怕内地的学生和家长跟风,还是要更加理性,在报考之前尽可能地多了解,到底来香港读书是否适合自己。”

  (来源:广州日报;作者:邱瑞贤、杜安娜)

  [上一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