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闵大洪:数字照片考验编辑眼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4日16:41 人民网

  今天是“读图时代”。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能接触到大量照片、图片,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偏爱照片、图片。从技术上讲,今天的照片、图片绝大部分已是利用数字技术生成的,因而可以称为“数字照片时代”或“数字图片时代”。数字照片、图片的生成,一是使用数字照相机拍摄生成影像;二是利用拍照手机、摄像头、摄像机等生成影像;三是使用扫描仪对已有照片、胶片以及各种图片扫描后生成影像;四是利用计算机制作生成影像。由于作者可以随主观意图对照片进行随意修改、加工,于是使今天新闻的真实性正变得模糊,

问题的严重性也凸显出来。

  三个最新实例

  1、8月8日,路透社宣布停发一名黎巴嫩摄影记者阿德南·哈吉(AdnanHajj)拍摄的920张新闻照片。因为他对最近两张照片进行了修改,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标准。8月5日他拍摄的一张照片显示了以色列空袭贝鲁特之后的情景,浓浓的黑烟从贝鲁特市内建筑上升起。但照片发出后,多位网友发现并提出,这张照片经过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加工,增加了画面上的浓烟,同时让烟的颜色看起来更深。路透社又对他此前提供的所有照片展开审查,结果发现哈吉8月2日拍摄的一幅照片也经过修改。照片上,以色列一架F-16战斗机从黎巴嫩南部奈拜提耶上空飞过,投下3枚照明弹。路透社认为,其中两枚照明弹是用数字图像编辑软件“加上”的。

  2、7月27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今日早报》头版显著位置刊登记者包敦远的报道:“昨天下午,眼看一场大雨就要袭杭,西湖上的游船纷纷回码头躲雨。”照片画面确实很美,但仔细一看,便会发现照片中有相同的船只。3、7月26日,美国北卡莱罗纳州《夏洛特观察者》的摄影记者帕特里克·施内德(PatrickSchneider)在《Local&State》上发表了一幅照片,画面是一个在云梯上消防员的剪影,背景是夕阳和金黄的天空。后来发现他用图像编辑软件整体改变了影像色温,原本照片的天空的色彩应该是棕灰色(brownish-gray)的,但被改为深红色(deepred),而且太阳的轮廓较原作变得更加明显。事实认定后,该名摄影记者当即被开除。尽管他辩解称,他只是在还原在拍摄现场肉眼所见的色彩。

  三类后期加工

  作为新闻摄影来说,当按下快门的一瞬间,便完成了对客观事物(新闻事件)的记录,事后不能出于政治目的、商业目的蒙蔽受众或吸引受众而进行加工修改原作。

  数字技术流行给照片带来的新问题是,任何掌握计算机及数字图片编辑软件的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对一张照片进行后期加工,进行再创作。由于最常用的软件为photoshop,故网友也简称这类修改、加工过的照片为“PS”照片。

  上述三个例子反映了最常用的手法,一是修版,如以军空袭黎巴嫩照片;二是合成,如西湖游船照片;三是整体改变照片的色温,如帕特里克·施内德所为。

  两种不同观点

  那么,是否允许在一定的限度内对照片进行加工呢?早在2002年中国摄影界便有人提出,新闻照片能否在计算机上进行“二度创作”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必将此视作对照片真实性挑战的洪水猛兽,于是提出“适度修改”的原则,即在保证构图框架、拍摄主体、本质真实的前提下,可对局部的、非本质的细节进行修改,如原照片模糊或画面暗淡;为突出主题进行剪裁;对无关主题的杂乱背景进行处理;对原照片中不理想的细节进行补救,如被拍摄人物闭眼等;特殊情况的处理,如批评性、揭露性照片中出现非批评、揭露对象时可采取模糊或“移走”,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在同一篇文章中,作者同时也强调对照片的加工处理,绝不能更动的是:对新闻事件中的主要人物不可无中生有、移花接木;不能增加或替换新闻现场当时的背景场面;不能为了刻意美化画面而进行大幅度修改等,以保证新闻摄影的“时间、空间、对象”三位一体的原则。但是,每一个新闻摄影记者和每一家新闻机构把握运用的“度”显然大不一样,导致数字照片“修版”和“合成”的情况屡屡发生。

  新闻摄影界能否对Photoshop说“不”,看来还得有一个过程。但国际摄影界已经有人旗帜鲜明地提出“NoPhotoshop”,并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

  两种处理态度

  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本质和要义。如香港《新闻从业员专业操守守则》明文规定:新闻摄影以记录真实为首要任务,记者在新闻现场应据实拍摄;不得参与设计或导演新闻事件,作夸大和不实的报道;新闻摄影工作者在处理照片时,应以拍摄现场所见的真实情景为依归,任何事前或事后的加工,都不能接受。

  从目前来看,国外著名新闻媒体机构对新闻照片进行后期加工的当事记者通常会采取严厉的处理。如路透社查实阿德南·哈吉的“假照片”后,当即宣布将封杀其全部作品,不再向客户销售,同时指出“对我们雇用的摄影师而言,没有比篡改照片更严重违反路透社从业标准的事情了”。

  再如,美国《洛杉矶时报》摄影记者布莱恩·沃斯基(BrianWalski)2003年在伊拉克前线采访时,为了突出画面冲击力,将现场拍摄的两张照片进行了合成。合成照3月30日传回本社后,令图片编辑激动不已,于是将它刊登在4月1日头版,同时发往下属其他报社,有的报纸甚至在头版将图片放大到六栏。当报社发现照片系合成照后,4月2日立刻在报上做出说明并向读者道歉,同时宣布解雇布莱恩·沃斯基。该报的图片编辑卡夫德说:“他的行为完全不能接受,他损害了读者对我们的信任。如果我们的读者不再信任我们,那我们将一无所有。”

  又如,《夏洛特观察者》报对施内德的行为也是严惩不怠。报社称,“准确性是我们最珍视的新闻原则之一。我们刊印的文字与照片都必须符合这一原则。”其实,施内德早在2003年便因为对图片色调的“调整”而被剥夺了卡罗来纳州新闻摄影师协会的三项奖项。那次,他同样将背景色调加深,使得前景的视觉元素被清晰地凸现出来。有鉴于此,报社对新闻照片的拍摄定下了8条“军规”,其中第2条便是:“不准改变照片拍摄时原本的颜色,这包括对于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等的过度调整。”

  在我国,由于对此没有统一认识,实际工作中没有严格规定,事后没有严厉的处罚,导致照片后期修版及合成的情况时有发生。如2004年7月15日,美联社发出了一张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区水灾的新闻照片,世界上一些报纸随后采用,一位芬兰的读者看后发现有后期加工的痕迹,为了突出画面的冲击力,将原本只漫到小腿的水位人为地“抬高”到了腰部。在照片出处尚未清楚之前,一些媒体发出了“美联社造假新闻照片夸大西安暴雨”的报道。经后来查证,此照片系《三秦都市报》摄影记者王卫东提供,后被美联社及国内《中国日报》等媒体采用。对“伪造照片”一说,这位记者进行百般辩解,且声称当时相机受潮已将存储卡中的数据全部删除,原照已无从查找。

  国内由于一些摄影者的错误认识,甚至将合成照片拿到全国性摄影赛事上,尽管赛规已事先明确“比赛不接受合成照片、多次曝光照片和用电脑技术人工修改制作的照片。”今年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简称“华赛”)爆出的最大新闻是,获得经济与科技新闻类单幅金奖的作品《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作者:林勤)疑为合成作品,经组委会认定后最终被取消金奖获奖资格。该幅作品最大的改动是拉近了正在倒塌的两座楼的空间距离。

  数字照片时代考验编辑眼力

  在国外,报刊社均会设立专职的图片编辑。摄影记者与图片编辑对照片的看法所持的态度是不同的,这便是图片编辑存在的原因。编辑可以更加冷静客观地看待照片,而记者则容易冲动。编辑往往从读者角度出发,代表读者利益;记者则更易倾向自我表达。正是如此,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制衡保证着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在传统光学摄影时代,记者将整卷底片交给图片编辑,编辑能够从中清晰地看到记者拍摄的全过程,然后进行判断选择。但进入数字图片时代之后,记者只选择愿意提供给编辑看的照片,编辑看到的已是信息不完整的照片,倘若记者作假尤其是水平够高,编辑很难分辨。所以,数字时代的图片编辑面对的是更为复杂的情况。

  因此,当报纸、杂志、网站编辑在选用照片时,特别是新闻照片时,要慎之又慎。要特别注意这样四个环节:

  一是要有辨别的眼力。对照片的审看要细之又细,辨别其是否有修版或合成的痕迹,做到这点当然不容易,需要有经验的积累,但像《今日早报》能够刊出那样有着明显合成痕迹的游船回码头的照片,也太令人匪夷所思了。

  二是要有辨别的意识。有些始作俑者,为了制造轰动的传播效果,在某些情况下采用旧照片而配以文字假新闻。如2003年4月1日,两家著名网站的“伊拉克战争专题图片集”刊发了一则《西安女大学生用人体彩绘抗议美对伊动武》的图片新闻。报道称:“2003年3月31日上午,陕西一大学的3名女生在西安市南郊,相互在对方的身体上绘了寓意为抗议伊拉克战争的人体彩绘,以此呼唤和平!”。报道后来被拍摄这两幅人体彩绘照片的记者看到,随即揭发了这则假新闻。这两幅照片实际是在2002年9月17-19日举办的首届西部“名楼靓车美女”摄影大赛期间拍摄的。问题在于,如果是反战,至少模特身上的彩绘是反战的标语或图案,但编辑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仅仅由于此新闻图文并茂且具有冲击力便将普通彩绘的照片刊发。

  三是要注意照片的来源。今天照片的来源很多,因此,编辑一定要采用公信力高的机构发布的照片。2005年6月15日,人民网刊发《环球时报》的文章《美韩“害怕”朝鲜黑客部队》时,配发了一幅“韩军的网络战实验室”照片,疑点多多,且没有注明照片来源,很难让读者相信图文是一致的。

  四是要对经后期处理的照片进行特别说明。在编辑处理版面(页面)时,有时为加强效果,会使用一些合成照片用作示意图以配合版面整体效果,但应特别注明照片是“合成照片”,以免误导读者。同样,编辑在选用转载这样的照片时,也不能忽视这样的细节。有时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原出处进行了注明,但后来转载时则没有注明。如今年4月8日,一架大连飞往武汉的MU2518波音737—300型客机,在天河机场降落过程中突遭雷击。这样一个突发事件,当时并没有人拍下现场照片,第二天不少网站报道时,为了反映当时的险情,刊发了一张由谢麦祥、周国强、熊波合成制作的一张“飞机遭雷击示意图”,但在后来一些网站的转载过程中,略去了这一关键的文字说明,给读者的感觉是这张合成照就是当时飞机降落遭雷击的现场抓拍照。

  数字照片时代的编辑,不论是报刊编辑,还是网站编辑,对照片——不论是本社记者拍摄的,还是通过其他途径得到的,对其真实性一定要有核实的意识和求证的功夫,这已成为当下对编辑的基本要求之一。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