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城市被雾谋害导演是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00:14 红网

  新闻报道中的“雾”形象可能有别于我们内心的认识。我自小时候就很喜欢雾,我的作文老师也教我们认识雾的美。但是,近年来对雾的报道,总是要带上这样的判断:大雾带来了空气污浊。潜台词是对雾多有不屑或不满。

  这些年,雾对于城市好象都是以负面形象出现。2006年南京的第一场大雾,致使7条公交被叫停,而大雾之中五辆车撞了。(据12月13日《金陵晚报》报道)问题是,这种“雾

危害”还有加剧的趋势,雾有多生猛,看看近几年新闻报道的题目就行了——“全国7城市大雾我市2000人误机”“全国部分城市遭遇大雾,民航公路交通受影响”“部分城市大雾,能见度低于50米”“辽宁7城市降大雾京沈高速公路封闭,恢复待通知”“全国多城市大雾波及北京,首都机场百余航班延误”……

  雾是什么,科学的解释是:是由大量的细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近地气层中,使空气混浊、能见度变坏的水汽凝结现象。若水平能见度在1000米之内,这种飘浮在近地面的水汽凝结物,称为雾。这么一个“弱小”的东西,却搅得鸡犬不宁,人人厌恨,是值得思索的。

  如果仅仅是停留在这一层面,城市又何以不堪?记得20多年前农村的雾,有一种淡淡的香气,扑入嘴中的是一种很好玩的潮湿,对能见度的影响的确也大,但那时,好象没有今天这样的高发频率,散去也很快,关键的是那时交通工具很有限,对交通的影响还很难感觉到“强烈”。

  今天我们强烈地感觉到“雾害”,其实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过去之雾大都为自然现象,而今天之雾虽然也没有走出“自然”的范畴,但是这种“自然”不如称之为“工业化自然”——在工业污染为“龙头”的城市污染带的作用下,今天的雾,不仅成分发生了变化,而且发生频率为范围也发生了大变。你大可以说今天有雾是天气变化,但是,如果不是像今天这样被城市污染搞乱,雾怎么会令一座又一座城市发出痛苦的喊叫呢?比遮挡“交通视线”更为严重的显然是雾污染背后的大污染。

  由此不能不提到雾都伦敦——“雾都伦敦”作为一个词或一种形象在国内的确好使,因为它的音节美,而且富有浪漫感,在中国销售的商品因为宣传突出“雾都”获得好的回报的现象,很为常见。这说明人们的内心还是对雾有相当的好感的——但是当地人却未必喜欢这个“帽子”。原因是雾“有罪”:老舍先生曾客居伦敦,他这样描述伦敦的雾:“乌黑的、浑黄的、绛紫的,以致辛辣的、呛人的”,而距离老舍先生客居伦敦的不久之前,1873年12月7日到13日,雾锁伦敦,致近千人死亡……

  雾有罪,但真正的凶手是人,甚至它只是背了一个黑锅。1873年的雾灾,其根源是在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的工业污染。有消息说,经过政府实施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后,现在的伦敦空气质量逐年提高,“雾都”这个称号已经名不符实。伦敦人的脱雾帽心理大概也和我们的脱穷帽心理差不多。

  这样的“雾都”,中国的城市大概也是躲之不及的。但专家已经指出中国的雾也多,表现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双重症候”。2005-1-8的一期《三联生活周刊》曾经就雾作过采访报道,国家遥感中心负责监控雾情况的吴晓京说:“没有数据表明中国的雾多了,但从我个人的体验来说,雾似乎越来越大,持续时间越来越久。”国家气象局王强教授更强调:“雾在一定程度上,只是把污染形象化了!中国雾的问题虽然还不及伦敦当年的1/2,但是也已经有1/4了吧。”

  中国正在进行除雾运动。专家们特别提到“北京的雾中所含碳酸根和硝酸根,是西双版纳的上千倍”,这还能称作本真的雾吗?还是我们小时候所“呼吸”所喜悦着的雾吗?真应该给这个有毒的东西换个名称了,真应该给雾进行平反了。

稿源:红网 作者:刘方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