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当孔子变成邻家老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05:23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讲授《论语》之所以广受好评,原因在于她坚持的平民意识和平民风格。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是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古人对《论语》推崇至极。但是,在如今两千多年后的现代社会,人们阅读《论语》,自然会受到一定的语言障碍和时代隔膜。于丹的高明之处在于,尽量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翻译《论语》,尽量穿插一些吸引人的故事来解释《论语》,从而缩短《论语》与当代读者之间的距离,把诘屈聱牙的古代圣人语言以及思想掰碎了、揉烂了,捧给观众和读者,这自然便于受众的理解

和吸收。经过于丹的“二次加工”,《论语》不再高深莫测,孔子也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圣贤,而更像是一个面目和善、喜欢与人拉家常的邻家老人。

  《于丹<论语>心得》就是根据于丹的电视讲座整理而成的一本书。在该书中,依然能够体现于丹睿智、从容、淡定的演讲风格,深厚的古典修养和驾轻就熟的传播素养。更特别的是她那极富个性的讲解视角:抛开宏大的叙述,以觉醒了的个体人心去求得人生的真实感悟,在简略而明晰的演讲中让大众领会生命的真理。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等等这样的人生命题,是《论语》的中心内容,但在于丹独具个性的视角下,变得通俗易懂、意蕴悠长,让读者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深邃智慧。

  比如在《心灵之道》中,于丹结合《论语》告诉我们如何面对缺憾:“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放大这种缺憾和不如意,那你将永远生活在阴影之中”;在《交友之道》中,于丹教授告诉我们,“《论语》中对交友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说人的朋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孔夫子曾经说过“吾十有五,而治于学。”然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于丹在《人生之道》中认为,“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不过是从岁月中借来的一段光阴,自己把这一段光阴过成什么模样,最后在墓志铭上镌刻上你的名字,这段光阴被赋予一个人的意义。从开始念书学习,在这个起点上所有人大体差不多,但是再往后,从而立之年以后,每个人的差别那就是天壤之别了。”

  《论语》集中了孔子的人生感悟和思想精华,影响中国社会两千多年。《论语》的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溶化于人的内心,天、地、人就会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就变得无比强大。同样,《论语》还是一本教人快乐的哲学,那些伟大而智慧的哲人要告诉我们的就是安身立命的本领,要我们活得有意义,有着清亮的快乐,饱满的信念与宽厚的平和,要我们懂得好好的活着。难能可贵的是,于丹让我们走近了孔子,走近了这位智慧的邻家老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