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长征胜利70周年展今起亮相广州艺博院 红色文物还原长征细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09:20 南方日报

  专访

  昨晚,寒风刺骨。在广州艺术博物院里温暖的灯光下,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前来布展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长郭得河少将,听他讲解长征中红军在“吃”和“行”方面所展示的坚韧、无私和大爱。

  谢益先舍粮救藏民不惜饿死

  展览中,几幅谢益先和藏民三母子的画吸引了我们。

  郭得河介绍:谢益先就是入选了小学课本的《一袋干粮》里面的主人公。这是红军长征途中真真切切的事。

  他说,红军过草地时,草地中间并非全无人烟,有的地方还是有藏民的牧区,谢益先就是这样碰上三母子的。“当时谢益先已经走过了,但看到一位藏族妇女带着两个孩子在挨饿,就于心不忍,又折回来,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三母子”。

  干粮袋里面装的是谢益先全部的口粮,因为当时部队开饭都是自己把干粮拿出来吃,拿出多少就吃多少。

  此后,每逢开饭时,谢益先总是一个人躲开,到隐蔽的地方去拔野菜吃。他怕战友看到了,要分他们的口粮给自己吃。

  红军走出草地时,被救的母子到部队找救命恩人。部队同志问她“哪个是恩人”,她拿出谢益先的干粮袋,说:“这就是恩人给我的。”袋上写着一个“谢”字。大家循此找下去,终于确认是谢益先。但此时,谢益先已经饿死了。

  4名战士抬伤员累死3个

  郭得河接下来的讲述更让人唏嘘不已。他说,长征途中,很多战士不是累死,就是饿死冻死。一些伤病员知道自己不行了,为了减轻战友的负担,就抓一把草盖住自己的脸,装死,让战友轻装前进。

  这很快就被发现了,“不让一个兄弟躺在草地上”的口号提了出来。红四方面军的收容队有4个战士用担架抬一名伤员过草地,其中3个战士精疲力竭,相继累死。而收容队远离大部队,得不到增援,剩下的一名战士就背着伤员,硬是走出了草地。

  抬石磨行军9炊事员牺牲

  一个连有9名炊事员,但当连队走出草地时,9人已全部牺牲。

  郭得河介绍,为了让连队战士能跑能打,这个炊事班成员每到一个地方进行补给的时候,尽量多给自己连队带点粮食,各个战士的标准粮吃完之后,还能将多余的一点点粮食给大家熬粥喝。

  “当时在藏区,打下来的粮食是原粮,即没有脱壳的粮食。恰在这时,炊事班发现了一个废弃的石磨,为了让战友吃上去壳的粮食,9个炊事员就将五六十斤重的石磨背上了。”郭得河介绍说。

  就是带着这个石磨,9个战士在长征途中,有的饿死了,有的累死了。到了走出草地的时候,9个炊事员一个不剩全部牺牲了。这次展览上展出了他们用过的打火镰刀。

  “长征途中,什么人饿死、冻死的最多?管后勤的,管军需的,管做饭的饿死冻死最多!因为他们搞到点粮食、搞到点衣服就分给战士了,而没有什么留给自己了。”

  “匪区略图”引导红军陕北会师

  在展览中,有一份1935年的《文汇报》吸引了记者。中央红军找到陕北,多亏当时的《文汇报》等报纸报道“帮忙”。

  据介绍,张国焘率领强大的8万红四方面军南下后,中央红军艰难北上,但到底去哪里,谁都没底。加上国民党军的疯狂追打,一时间,山重水复,乌云密布。

  1935年9月18日,中央红军派员换上国民党军的服装,去哈达铺镇侦察。侦察兵们从旅馆中找到了几张报纸,其中就有《文汇报》。

  几个识字的侦察兵和指导员抚平报纸,大喜。报纸上登着徐海东和刘志丹率领红军在攻城掠地,连连获胜的消息。更令人惊喜的是,上面还刊有一份《刘志丹匪区略图》。

  中央红军长征走了这么久,还从未见过苏区,而且陕甘宁根据地又是那么大的范围,都大喜过望。就通过这些消息和《刘志丹匪区略图》,毛泽东率中央红军来到了陕北,中国红军又有了一个安定的家,踏上胜利之途。

  有意思的是,徐海东率红25军打到陕北与刘志丹会师,让毛泽东和中央红军大喜过望,也是国民党报纸帮的忙。

  1935年7月,徐海东率部打到西安附近,从敌人报纸上看到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开始北上(当时张国焘尚未南下),十分高兴,决定配合红军两大主力行动。经过开会研究,红25军决定西征北上,牵制敌人,保证中央红军顺利北行。红25军最后早中央红军一个月与刘志丹会师。

  朱德密信见证粤境“借道协议”

  “……陈济棠将让出要道……”,展览中一份当时中央下发给红军部队的指示,展示了红军借道广东突围长征的一段真实历史。这次展览同时展出了朱德写给粤军首领陈济棠的密信,揭开了“借道”成功的秘密。

  陈济棠在国民党内部号称“南天王”,但与蒋介石貌合神离。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开始后,蒋介石数次派员来粤要紧临中共苏区的陈济棠出兵赣南围攻红军。陈济棠认为这是蒋介石以红军力量削弱并消灭粤军的“一石二鸟”的阴谋。迫于蒋介石的压力,陈济棠不得不派兵进攻红军。红军给自己部队造成的损伤,更让他忧心忡忡,深惧蒋介石趁乱攻粤。如果红军再乘虚而入,他将陷于两面作战的不利处境。

  为了保存实力,避免和红军作战,1934年秋,陈济棠通过秘密渠道给周恩来写了一封亲笔密函,派密使前往瑞金。周恩来和朱德非常重视与陈济棠的合作,马上派出代表进行密谈。此次展出的一封密信就是朱德为商谈停战等事宜写给陈济棠的。朱德向陈济棠作出停战、互通情报等承诺,解除了陈的心病。最终双方达成秘密的借道协议。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秘密集结在于都城作突围准备。陈济棠按照“秘密协议”,在红军行动方向,让出了一条40华里的通道,同时严令各部“敌不向我袭击不准出击,敌不向我出击不准开枪”。这样,红军顺利突破了蒋介石的前两道封锁线。

  红军简陋电台截获国民党情报

  展品中有一件首展的珍贵文物,是红军电台运输员钟其汉1935年到达贵州时为发报机亲手缝制的一个挂包。挂包旁边还有一张手摇发动机的照片(因为发动机太大,不便携带,原件留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红军电台虽然简陋,却截获了国民党军的重要情报,为毛泽东指挥四渡赤水作出重要贡献。

  遵义会议之后,蒋介石率40万大军将遵义围得如铁桶一般。就是这时,毛泽东成功指挥四渡赤水,将国民党军弄得团团转,“红军拐个弯,敌人跑断腿”,最后将40万国民党军甩在乌江边,扬长而去。毛泽东事后评价说,这是他一生军事指挥中的得意之笔。而蒋介石咬牙切齿地说,这是国民党军的奇耻大辱。

  毛泽东的成功指挥,一靠军事天才,二靠准确情报。而四渡赤水时截获敌人情报的,就是这个简陋电台。当年红军电台有一条基本要求:“人在密码在,人亡密码亡”。当时战士们把电台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运输员钟其汉专门缝制一个挂包,小心保护。

  当时领导电台工作的,是军委二局局长曾希圣。他在后来的回忆录里,专门讲到了红军电台的机密工作以及战士们为保护机器亲手做包的细节。

  毛泽东则高度称赞隐蔽战线的工作。他说,曾希圣同志是搞“玻璃杯”的,我们和蒋介石打仗,好像玻璃杯里压宝,看得准、赢得了。

  南方战士带头传授吃皮带诀窍

  我们都知道红军长征吃皮带的故事,但不知道那么硬、那么糙的皮带怎么能吃下去。记者向郭得河请教,得知吃皮带的方法是南方的战士传授的。

  在一件半截皮带的展品前,郭得河说这是红一方面军战士萧朝忠留下的,本来整条皮带都要吃下去,但他舍不得吃完,决定留下作纪念。解放后他就捐给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开始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吃,从湖南和广东一些地方的战士那里才学会,皮带要先泡再烤,让它膨松了再煮,一条皮带分成几截再发给大家吃”,郭得河告诉记者。

  与半截皮带陈列在一起的还有一个皮背包。这是红四方面军第31军一位干部长征时使用的战利品。本来也准备吃掉,但因为皮包做得太精致了,而且要装重要文件,经党小组讨论后才得以保存下来。

  郭得河说,“当时红一方面军先过草地,接着是红四方面军,最后是红二方面军。先头部队可以吃野菜、野草,等吃光了以后,后来过草地的部队只有吃草根、皮带、皮包。”

  展览忠于历史公正评价张国焘

  在关于红四方面军的展览中,赫然可见张国焘作为方面军主要领导人的照片也展了出来。

  众所周知,张国焘在长征中走错误路线,反对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一同北上,还率兵南下,另立党中央,给红军和我党造成重大损失。张国焘的这一错误,一直在党内遭到批判。

  但记者发现,这次展览不但展出了张国焘的照片,还将其排在红四方面军领导人的首位。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长郭得河少将说,这样布展,主要是为了忠于历史,客观反映历史,不能因为张国焘犯过严重错误,就否认他是红四方面军主要领导人这一史实。事实上,张国焘也曾作过一些积极贡献,对此,历史是会公正评价的。

  张学良感佩长征以此训斥部下

  在展品中,记者发现一段张学良先生对红军长征的感言——

  “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还能打败东北军,是值得深思的。我常对部下说,我们都是带兵的,这万里长征,你们谁能带?谁能把军队带成这个样子,带得都跟你走?还不是早就带没了?”

  郭得河说,这段话是在红军到达陕北后,立刻消灭了东北军的两个师,张学良训斥部下所讲的。此后,在谈及长征时,他又多次说过类似的话,表达对共产党和红军的深深佩服和由衷敬意。

  后来,张学良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又收入了这段话。晚年接受电视台采访,虽然时隔一个甲子,他依然说出同样的话。红军长征的壮举,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红军长征大事记略

  1934年8月7日,红军第6军团撤离湘赣苏区,突围西移,10月下旬与红3军(后恢复红军第2军团番号)会师。

  1934年10月10日晚,中央红军主力8.6万余人,从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

  1934年10月21日—11月15日,中央红军先后通过了国民党军的三道封锁线。

  1934年11月16日,红军第25军2900余人从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

  1934年11月25日—12月1日,中央红军强渡湘江,减为3万余人。

  湘江之战后,毛泽东力主放弃原定的与红2、红6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举行会议,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

  1934年12月30日—1935年1月6日,中央红军强渡乌江,并于7日占领遵义。

  1935年1月15日—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举行扩大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

  1935年1月29日—3月21日,四渡赤水河。5月9日从皎平渡渡过金沙江。

  1935年5月初,红四方面军共8万余人放弃川陕苏区,开始长征。

  1935年5月,中央红军顺利通过彝民区。25日,强渡大渡河。29日,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7月,红25军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一次、第二次“围剿”,开辟了鄂豫陕边苏区。

  1935年6月18日,中央红军到达懋功地区,和红四方面军会师。

  1935年6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两河口举行会议,决定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

  1935年8月15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张国焘率领由第5、第9、第31、第32、第33军组成的左路军,从卓克基地区出发,向阿坝地区开进;21日,前敌总指挥部率领由第1、第3、第4、第30军组成的右路军,从毛儿盖地区出发,向班佑、巴西开进。

  1935年9月10日,红一方面军第1、第3军继续北上,17日拂晓,夺取天险腊子口。

  1935年9月16日,红25军在陕甘苏区的永坪镇同红军第26、第27军会师。接着,合编为红军第15军团。

  1935年10月19日,红一方面军到达陕甘苏区的吴起镇。11月初,在甘泉附近地区同红15军团会师。

  1935年9月—1936年2月,张国焘南下行动使红军屡屡失利。6月,被迫接受了北上方针。

  1935年11月19日,红2、红6军团共1.7万余人,由湖南桑植地区出发,开始长征。

  1936年7月2日,红2、红6军团到达甘孜地区,同红四方面军会师。红2、红6军团和红32军组成红二方面军。

  1936年7月初,红二、红四方面军从甘孜、炉霍、绥靖出发,共同北进。

  1936年10月9日和22日,红四、红二方面军先后在甘肃省会宁县城和静宁县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至此,红军长征全部胜利结束。

  撰文:本报记者段功伟刘中元孙晓素摄影:王辉

  图:

  郭得河少将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

  工作人员在擦拭照片。

  讲解员在练习讲解词。

  一位记者在展品前驻足观看。

  红军穿过的草鞋

  红军爬雪山穿过的棕背心

  红军侦察时用的便衣、帽子

  红军留在藏区的手榴弹

  长征中“幸存”的皮背包

  红军战士用的御寒背心

  红军爬雪山用的脚马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