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科技创新成广东现代农业强劲发展火车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09:20 南方日报

  85.94亿→2447.57亿:广东农业总产值27年增长27倍

  科技创新成广东现代农业强劲发展火车头

  核心提示

  今天,首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在顺德开幕。这是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举办现代农业博览会。

  广东人多地少,“七山一水二分田”,农业发展资源制约凸显。1978年,广东的农业总产值为85.94亿元,在全国处于中下游水平;2005年已达2447.57亿元,27年间增长了27倍多,农业总产值和主要农产品产量居于全国前列,现代农业的加快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今年3月到省农业厅调研时所强调的,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也正如黄华华省长今年3月到湛江调研时所强调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今年8月,省委副书记欧广源在《南方日报》撰文指出,务农不穷,务农能致富,是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各地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高度重视以工促农、以工哺农,促进工业与农业的协调发展。副省长李容根也在今年4月全省农业系统新农村建设现场会上强调,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和基础工程。

  改革开放28年来,尤其是近几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度提升,农业对外合作掀起了新篇章,特色农业、效益农业蓬勃发展,农业结构不断得以优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同时全省还建成或在建约300个占地20公顷以上的各类农业园区,把统一规划、招商引资、创新管理等工业理念贯穿到农业园区当中,推进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并通过示范带动作用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热情。

  与此同时,我省对现代农业的理解也不断深化,近几年来,我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视为现代农业的重要范畴,积极建设全省农业标准体系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推行农产品质量认证和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构建动植物防疫体系,使我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为增进广大读者对广东现代农业的了解,本报今天推出两个专版,介绍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广东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成就和经验,以期对广大读者尤其是农业工作者有所启迪。

  农业机械化篇

  农业机械化水平全面提高

  投入和增长率均创新高,科技创新后劲十足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我省人均耕地少再加上耕地分散,使得我省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一直比较低。从2003年起,我省开始实施《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议案》,充分发挥了资金带动和政策导向作用,使这种情况得以根本性改变。以2005年为例,省财政投入7000万元,带动全省地方财政投入8000万元,拉动社会投入达10亿元,投入水平创历史最高。

  到2005年底,广东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887.57万千瓦,比2000年增长了15.91%;年均增长率为1.74%;拖拉机36.5万台,其中大型拖拉机18485台,比2000年的6350台增加12135台,增幅高达191.1%;水稻联合收割机7589台,比2000年的2818台增加4771台,增长169.3%;植保机械增加50970台,增长461%;排灌、渔业投入等等都是历史上增幅最大的一年。

  此外,各地还围绕广东省的特色农业产业,鼓励企业和科研部门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农机,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继续走“特色创一流”之路打下了基础。

  经过这些年加大对农机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农机企业在科研开发能力、中试和试制能力建设方面的扶持,对我省急需的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园艺生产机械、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等关键性农业机械产品立项攻关,有力地促进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大专院校、科研部门、推广部门的合作,很好地形成了“产、学、研、推”科研开发模式,对引进产品进行了多项的技术改进和国产化,为下一步开发自己的产品打下了基础。

  农业科技创新篇

  面积减半,产量反增八成;耕地面积排全国第20位,耕地产出率全国第2

  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广东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一种科技型产业,要求有现代化的工具、科学化的手段和知识化的农民。目前,农业效益的提高、产量的增加、品质的提升越来越依靠于科技,农业已经由“靠天吃饭”向“靠科技谋发展,靠科技求效益”转变。

  据统计,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省的水稻播种面积减少了一半,而总产量却增加了80%。耕地总资源排全国第20位,每亩耕地农业产值达1955.8元,居全国第2位。除了政策和投入因素外,农业科技进步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作出了突出贡献。

  农业科技硕果累累,关键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省的水稻播种面积减少了一半,而总产量却增加了80%。耕地总资源全国第20位,每亩耕地农业产值达1955.8元,居全国第2位。科技贡献率由“八五”末期的45%上升为51%。

  “十五”期间,广东省农业科技贡献率由“八五”末期的45%上升为51%,科技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十五”期间,通过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我省共取得突破性技术1200多项,其中国际领先占3.69%、国际先进占10.12%,国内领先占47.06%、国内先进占39.06%。

  与此同时,我省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长期以来紧紧抓住广东农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使得一些与我省农业发展关系密切的关键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为广东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近年来,我省在高效克隆转化体系的建立、多基因载体的创建、双链RNA表达载体及基因功能鉴定等功能基因组合技术、根系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其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超级稻育种研究和杂交稻优质化方面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对保障广东和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动物营养和畜禽育种研究不断取得新成果,促进我省畜牧业和饲料工业持续发展。其中黄羽肉鸡、瘦肉型猪、肉鸭等多个新品系相继育成;畜禽营养需求和饲料配方研究方面也有新的突破,促进我省畜牧业持续发展,成为全国畜牧业强省和饲料工业第一大省。在农产品贮藏保鲜方面,荔枝、龙眼、香蕉等贮藏保鲜技术方面的新突破,也推动了我省果蔬保鲜业和果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广东这一系列科研成果的背后,是一个颇具实力的科研队伍和科研机构。目前,我省农业科技研究机构有近百家,涉及农业领域的各个方面。有4所农业类高等院校和多所涉农高等院校以及一批地级市农业学校等涉农中等职业学校。据国家科技部公布《2004中国农村科技发展报告》显示,广东农业科研机构科技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我省省属所级农业科研机构在前50名中占10名,其中在前10名中占了5名。

  建立从省到乡镇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

  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3%

  从2001年开始,我省以实施省人大《农科议案》为契机,有计划、有目的建立和完善农科推广网络,重点建立和完善了省良种引进与改良中心、省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省土壤肥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等3个省中心,4个省级杂交水稻亲本提繁基地,10个省级区域性农作物种子、种苗和畜禽质量监督站,19个省级区域性良种中心,50个县级良种推广分中心,100个区域性乡镇良种推广中心站,初步构成了横向覆盖全省、纵向由省到乡镇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

  农业科技推广网络的初步建成极大地促进了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在广大农户中的推广。据统计,近年来全省共引进优良农作物品种(品系)3019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3%,中优质稻覆盖率达84%,良种猪覆盖率达95%,良种鸡覆盖率达85%,良种肉鸭覆盖率达80%。这些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

  全面提升农民科技素质

  5年间20多万农民取得“绿色”证书

  农业的科技化离不开懂技术、懂知识的农民。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提高农民的科学意识和文化水平,组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工程培训。通过实施《农科议案》农民培训项目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意识,扩大了先进适用技术的运用。据统计,2001年至今,全省共培训农民200多万人(次),经过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形式,有20多万农民取得“绿色”证书,有5万多名取得证书的学员被乡镇政府、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专业协会录(聘)用或接纳。

  与此同时,通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和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有效地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技术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我省还组织实施了“学历教育工程”和“知识更新工程”,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力度。采取补贴的形式,鼓励、支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全省共有2600多名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得到省级补助,有近3000名(次)农技推广人员接受了新知识和技能培训。农技人员和农民科技素质的提升,极大地促进了我省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特色农业篇

  依托“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特色农业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一村一品、一乡一品、数乡一品乃至一县一品呈现规模优势,推动了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逐步向基地化、规模化、区域化方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带初步形成,并逐步形成了一批专业镇、特色村。

  从1995年开始,我省连续12年在全省范围内卓有成效地开展“一乡一品”活动,立足自然地理优势,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积极发展“质优、特色、高值”优势农产品,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方面取得新突破。如廉江红橙、平远脐橙、化州桔红、潮安单枞茶、郁南无核黄皮、阳春砂仁、四会砂糖桔等等,各具特色,均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一村一品、一乡一品、数乡一品乃至一县一品呈现规模优势,推动了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逐步向基地化、规模化、区域化方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带初步形成,并逐步形成了一批专业镇、特色村。在粤东地区形成了25万亩名优茶、40万亩沙田柚以及青梅等加工型优质杂果等生产基地;在粤西地区形成了340万亩早熟荔枝、优质龙眼,近30万亩菠萝、150万亩北运菜生产基地以及水产养殖加工基地;在中西部以云浮、肇庆为中心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优质砂糖桔和中药材肉桂生产基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高新农业示范区,建成了“芳村—番禺—顺德—中山—珠海”近百公里长的花卉长廊;在粤北山区建成了优质杂果、反季节蔬菜和高山花卉等生产基地等等。目前全省已有10个乡镇(县)被授予“中国特产之乡”,有83个乡镇和268个村被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授予名优特产“专业乡”、“专业村”等称号。

  通过大力发展效益特色农业,我省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农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农业效益显著提高。到2005年,全省蔬菜、水果、花卉、茶叶、南药、蚕桑等具有南亚热带优势和广东特色的园艺作物面积达3400万亩,产值570亿元,分别占农作物面积、种植业产值的35%和60%;畜禽传统优势名牌产品生产较快发展,优新品种开发势头强劲。园艺产业和畜牧业成为我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两大重要支柱。

  农业产业化篇

  1724家农业龙头企业

  5年带动农户增收103亿元

  现代农业离不开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运行机制,很难想像在一个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生产体系之中能够孕育出现代化的农业。农业产业化,把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户与国内外大市场衔接起来,解决了传统农业的生产、加工、流通分割严重,导致农产品卖难和销售价格不高,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实现了农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农业产业化使农业由传统的生产部门转变为现代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与此同时,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农业产业化组织还是农业科技推广和创新、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引擎,因此,农业产业化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

  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数量5年翻一番

  “十五”期间户均增收2370元

  近年来,我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2001年省委八届七次全会作出《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并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列入“十项民心工程”和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进行督办,紧接着,我省出台了《广东省重点发展100家农业龙头企业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等一系列措施和政策。2003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扶持省农业龙头企业的专项资金达5000万元,到目前为止,各级财政投入扶持农业产业化资金达20多亿元,金融部门累计向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贷款300多亿元。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农业产业化组织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到2005年底,全省已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7752家。在“十五”期间,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尤为迅猛,至2005年底,全省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达512万户,比2000年增加288万户,增加一倍多。通过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带动,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产加销、贸工农有机结合,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在千家万户的分散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架起了桥梁,有效地解决了分散农户“单打独斗”闯市场的困难。

  通过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机制,农业产业化组织对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十五”期间,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增加的收入与户均增收分别以年均32.6%和12.3%的速度递增,参与产业化经营农户从中获得收入达到120亿元,平均每户增收2370元。其中,1724家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增收103亿元,带动农户户均增收2545元。

  155个产品获名牌、优质认证

  推动广东农业上新台阶

  农业产业化组织尤其是农业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和精深加工为手段,走出了一条贸工农一体化新路子,极大地推进了我省农业现代化水平和产品竞争力的提高。

  近年来,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结合各地实际,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2005年,带动种植面积1293万亩,牲畜出栏1042万头,禽类出栏6.2亿只,养殖水面224万亩。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主营产品达50多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带动了我省特色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商贸流通业、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了农业、农村产业结构。

  产业化组织的发展还提升了我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我省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国家级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日益注重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加大科技投入和产品开发力度,不断开发或引进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依靠科技创新和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全省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已有63家设立了专门研发机构,其主营产品获省部级以上名牌产品或优质产品认证155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51个,创立了一批知名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20家龙头企业被省政府授予广东省优秀农业龙头企业称号,广东新华海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龙头企业被授予省农产品出口创汇大户企业称号,广东湛大集团有限公司等7家省农业龙头企业被评为广东省民营企业100强。

  动植物防控体系篇

  强化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高致病性禽流感、红火蚁等重大动植物疫病在一些地区的入侵,让人们认识到构建动植物保护体系对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业效益的重要性。

  近年来,尤其是在经历“十五”期末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阻击战之后,我省的动植物疫病防控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目前,我省已经制定了重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防控预案,各市、县也基本制订完善了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疫情突发时能积极应对、有效处置。对重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体系预防能力和应对突发重大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得以强化,在2004年以来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中,我省应对突发重大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充分体现,省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设立了疫情处理组和专家组,负责疫情诊断和处理。汕头、潮州、茂名、东莞等大部分地级以上市建立了动物疫情处理快速反应预备队。汕头、揭阳等地还筹备组织开展处置禽流感疫情应急演练。

  在去年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中,省农业厅在原有13个省级禽流感监测点的基础上,增设了30个省级禽流感监测点,为有效开展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省共检测禽流感血清近10万份,病原学监测1.9万份。各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加强监督检查,特别是对来自疫区的家禽及其产品,按规定严格查验和处理,大大降低了省外疫病传入的可能性。

  目前,我省已出台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加强基层兽医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能力”为目的的基层兽医体制改革正在有条不紊地规划之中。随着改革的进行,我省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将进一步得以完善,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能力将进一步加强。

  在农业重大病虫害防控方面,我省目前已将农业重大病虫害和外来入侵生物的防控上升为政府行为,纳入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范畴。建立了病虫监测预警、重大病虫应急防治、植物检疫防疫、农药安全保障“四大体系”,大大提升了植保防灾减灾的能力,初步形成了“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新的发展格局。

  农业基础设施篇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

  “十一五”期间将增加投入逾11亿

  2006年全省预计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200万亩次,辐射带动1800万亩次,肥料利用率提高3到5个百分点,平均每亩节本增效40元。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省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建成了一批高产稳产农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

  2005年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提出了《关于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议案》,省政府决定,从2006年起至2010年,全省各地共投入11.35亿元,在全省基本农田保护区内,整治未整治过的农田125万亩,建设小陂头900个。整治的农田以健全完善农田排灌系统为主,建成“涝能排、旱能灌、渠相连”的旱涝保收农田,示范带动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今年起,我省开始启动实施省人大《关于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议案》,切实加强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建设田间排灌渠道、大型陂头、小型灌区和粤北山区、东西两翼蓄水工程,加快了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我省还启动实施“百镇万亩、千村千亩改低示范行动”计划,致力提高耕地产出水平,增强农业抗灾减灾能力,每年重点在东西两翼和山区选择中低产田1万亩以上的20个镇和中低产田1000亩以上的200个行政村开展中低产田改造示范。此外,以全面提升耕地质量为目的的“沃土工程”也得以大力推进。2006年全省预计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200万亩次,辐射带动1800万亩次,肥料利用率提高3到5个百分点,平均每亩节本增效40元。

  农产品质量安全篇

  推进农业标准化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竞争力均上新台阶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不断提高,质量安全已成为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食品安全的指标和理念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核心,现代农业必须把维护公众健康,追寻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是现代农业必由之路。

  近年来,我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视为现代农业的重要范畴,积极建设全省农业标准体系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推行农产品质量认证和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构建动植物防疫体系,使我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上了一个新台阶,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初步建立全省农业标准体系

  标准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和核心,也是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目前,我省一些地区和企业推行农业标准化、产业化,有效地解决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产品竞争力大大提高。如,我省的乳源县通过推广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使产品的质量得到很大提升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该县大布镇的荷兰豆,突破了日本在蔬菜农药残留方面的限制,被日本超市领跑者“大荣超市”以每公斤6元的高价悉数收购,稳定占领了以苛刻著称的日本市场。目前,乳源每天有30多吨的菜心、小白菜等绿色蔬菜源源不断地输往日本、香港等国内外市场。又如占地2万亩的湛江绿色食品广海鸡示范区,年养广海鸡360万羽,公司制定了20多个从种苗到加工的标准和管理制度,实施从“种蛋到餐桌”的全程标准化监控,保证了产品质量,取得显著效益。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使农业标准化体系得以初步建立,尤其是“十五”期间,我省除实施国家有关农业标准外,还从广东实际出发,制修订了126项省级地方农业标准,覆盖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水产、林业、农产品加工、基础管理等多个领域。全省已初步形成以国家标准为主体,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配套的农业标准体系。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取得成效

  为进一步推行农业的标准化生产,我省还开展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到目前为止,全省已建立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70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98个,其中,2005年,全省新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6个。两级示范区面积共达350多万亩,示范农户54万户,涉及70多个县(市、区)、200多个乡镇,辐射带动面积580多万亩,带动69万多农户,覆盖了水果、蔬菜、烟草、畜牧、林业、水产等多个产业和产品。示范区将农业标准化贯穿于生产全过程,促进了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据调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种植业平均亩产提高13.9%,产品价格提高22.89%,亩产纯收入提升22.15%,人均增收80~12770元。

  推进农产品质量认证

  对大宗农产品、特色农产品推行质量认证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促进其向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发展。“十五”期间,全省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669个,产品1106个,有108家企业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有效期内产品数219个,面积600多万亩,产值80亿元,有9家企业的74种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182个产品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全省获得地理标志保护资格的产品目前已达21个,居全国前列。

  构建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83个县和27个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站),11个沿海地级以上市建立海洋与渔业环境检测、水产品质量检测和水生动物防疫检疫“三合一”检验检测机构。农产品批发市场实行标准化管理方面,首先在深圳市布吉、福田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展试点,取得经验后扩大试点。目前,已在10个地级以上市的12个农产品批发市场推行标准化管理示范工作。这些均为各级农业部门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保障公众消费安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通过这些体系的建设,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农产品源头污染得到初步遏制。目前,我省“菜篮子”产品基地、大宗农产品主产区、优势农产品基地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大宗农产品生产区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全省大中城市、珠江三角洲等经济较发达地区自产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率和生猪“瘦肉精”检出率每年平均下降0.5—1.5个百分点。

  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从今年1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正式实施,确立了各级政府统一领导,农业主管部门依法监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规范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强制实施、产地环境统一管理,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使用、农产品包装标识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制化监管。

  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篇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带动农民走农业现代化之路

  200多万户农民从中受益

  1998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珠江三角洲创办十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连续五年每年由省财政安排1000万元支持示范区建设。

  近年来,我省建立了22个省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示范区采取现代经营管理方式,集中投入现代农业技术和新品种、新设施,形成一个区域性的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示范基地、中试基地和生产基地,以此来推动区域农业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

  1998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珠江三角洲创办十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连续五年每年由省财政安排1000万元支持示范区建设。这些示范区分布于珠江三角洲9市15县(市、区)27个镇,总占地面积9300多公顷。

  2003年,在珠江三角洲十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基本完成的基础上,省政府决定启动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十二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连续五年每年由省财政安排2000万元,用于示范区的环境营造和基础设施建设,以此带动经济次发达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这十二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分布于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的12市18县(市、区)21个镇,总占地面积2400多公顷。今年已进入建设的第四年,目前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8年来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共引进新品种1499个,审定130个,认定40个,注册商标40个,授权专利50项,通过ISO9000认证25个,制定市级以上行业标准65个,无公害食品认证63个,绿色食品认证40个,有机食品认证8个。“从玉菜心、毛豆”、“东升牌菜心”、“晨光牛奶”、“光明乳鸽”、“双汇肉肠”、“恒兴对虾”、“甜蜜网纹瓜”等品牌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建设,提升了高效农业规模化水平,实现了农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示范区广泛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农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新增农业产值28亿多元,平均劳动生产率、投入产出率达80%以上。示范、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的1000多个乡镇,受益农户200多万户,受益面积约15万公顷。

  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和部门也在积极创建诸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农业综合开发建设、绿色食品认证生产基地、无公害食品认证生产基地等现代农业园区。据不完全统计,我省现有(含在建)占地20公顷(300亩)以上的各类农业园区约300个。

  对外合作篇

  区域合作不断加强,外向型农业发展态势良好

  现代农业是开放的农业,是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近年来,我省与泛珠三角区域的农业合作扎实开展,外向型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农业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在建立泛珠三角区域农业合作联席制度和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的同时,各地积极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尤其是园艺产品及其制品的出口增幅较大。

  2005年,《泛珠三角区域农业合作协议》在广州签署,推动了区域农业合作进入崭新发展阶段。在泛珠三角区域经贸洽谈会、广东农产品(成都)交易会、泛珠三角区域农副产品(东莞)交易会等展示平台上,我省推介了一大批具有广东区域优势和发展潜力的项目;我省组团参加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取得了丰硕成果;开通了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今年5月湛江和佛山两个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正式挂牌,粤台农业合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到2005年底,全省有53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开展了跨区域合作经营项目,已投资67.81亿元,形成固定资产28.68亿元,年产值61.67亿元,年利润4.19亿元,带动农户105.27万户。泛珠三角和粤台区域农业合作不断加强,在促进我省内源型农业高速向外扩张的同时,为外源型农业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园艺产品尤其是花卉产品成为农产品出口的突出亮点,对拉美、欧洲等远洋市场、新市场的开发能力进一步增强,出口市场朝多元化发展。2005年,广东出口花卉2639万美元,继续在全国保持出口领先的地位;作为中国最大的食糖出口基地,广东食糖出口量持续大幅增长,占全国出口食糖总量已达六成。此外,卷烟、药材等特色农产品都受海外市场的青睐。

  评论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表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伴随着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是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不是权宜之计,不能一阵子热,要抓住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不放松,要把握重点,使新农村建设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其中,关键之一是,加强现代农业的能力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生产发展摆在第一位,被置于基础性重要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主要途径。生产发展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村经济的繁荣。农业不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农村经济必然繁荣不了。即使楼房盖得再漂亮,也算不上社会主义新农村。

  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多方面去努力,但必须立足于农村产业的发展,而农村产业的发展,核心则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建设新农村,无论是促进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是改善生态环境,都要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现代农业建设的成果,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可见,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与主要途径,也是基础和关键,而建设现代农业是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有效手段。因此,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点,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点,也是实现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着力点。

  诚然,广东的现代化过程是一个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不断减少的过程,但是它也必然是一个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实践证明,在一个农业凋敝的社会里,无论城镇如何发达,也不可能保持和谐稳定发展。而近年来我省一些地方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也告诉我们,农业大有可为,“无工不富务农不穷”,只要将现代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组织形式、科技信息等新兴元素融入了农业,农业依然可以焕发出勃勃的生命力,为城市提供优质、安全的食品,为工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材料,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和谐发展。

  因此,必须把重农强农措施落到实处,把现代农业的能力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从广东来讲,要大力加强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提高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物质装备能力。要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抓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开发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能力增强了,广东农业新的产业优势必然形成。

  专题撰稿本报记者陈清浩通讯员何霞李海林梁洪

  图:

  李长虹邓东方李晓敏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