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还有什么样的人物让我们“感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09:20 南方日报

  南方论坛之二

  本报评论员

  能够“感动”人们的,不只有苦难、牺牲、悲情以及多少有些夸张的英雄主义;人们对“感动”的回应,也不应只有真实的眼泪以及并无实质意义的同情。但人们或许对某一

人或事的“煽情效应”和“眼泪指数”的热衷,更甚于对这一人或事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关心,推举“感动型”人物的脾胃由此变得狭隘,进入公众视野的“感动型”人物由此变得单调

  临近年终,各种人物年度评选渐次“粉墨登场”。在众多评选活动中,有一种意在“感动”人们的人物评选很是吸引受众的眼球。自然,“感动型”人物推举不是谁的“专利”,也不一定非要以活动的形式出现。但若在“感动型”人物之前冠以“中国”一类的关键字眼,则不可不问这样的推举是否具有广泛性,“中国”是否真的能因这样的人物而“感动”,并且可以问一问“中国”的名号是否被滥用。

  新近就看到一组“感动型”人物,言说者称之2006年的中国因他们而“感动”。其间不乏扶危济困、见义勇为者,也不乏身残志坚、舍己救人者。这些人物的事迹栩栩如生,也从反面证明了当前道德和体制的缺失,读来的确令人眼为之热、心为之动,具有一定震撼人心的力量。至于此类人物感人的甚至带有一定悲壮色彩的个人情状,究竟能把所谓“感动”辐射到多大的范围,仿佛不可知;即便因此真实地生发出“感动”的人们,在“感动”之后是否有奋起的“行动”,也仿佛不可知。但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

  透过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的“感动型”人物推举活动,人们总不免有些遗憾。难道让人们“感动”或指望人们“感动”的,只有归于做了一些“好人好事”的人物吗?固然,“好人好事”在当前也算稀缺品,其被推举无疑值得肯定;但若仅限于此,人们就不免对“感动型”人物的内涵与外延发生疑问。事实上,在一些“感动型”人物推举活动中,人们很难或几乎没有看到科技界人士和法律界人士。是不是在某一年度当中,科技界、法律界就没有“感动”人们的人和事呢?显然不是。现实远比我们的想象生动,也比我们的视野更丰富。换言之,科技界、法律界以及其他被忽略的界别,存在大量“感动”人们的人和事,只是人们缺乏发现、缺乏挖掘的意识和意愿。而这样一些本应进入“感动”人们视域的人物,虽然被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忽略,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他们惠及广大民众的所作所为,同样具有甚至比一些碎片化的“好人好事”更具有“感动”人们的精神品质、人格魅力和社会贡献。

  “感动型”人物推举在“类”上的缺失,应与片面的价值取向和惰性的行为定式相关。事实上,能够“感动”人们的,不只有苦难、牺牲、悲情以及多少有些夸张的英雄主义;人们对“感动”的回应,也不应只有真实的眼泪以及并无实质意义的同情。但人们或许对某一人或事的“煽情效应”和“眼泪指数”的热衷,更甚于对这一人或事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关心,推举“感动型”人物的脾胃由此变得狭隘,进入公众视野的“感动型”人物由此变得单调。

  如果一定要每年都找出一些标杆式人物来“感动”人们,这样的人物是不难找到的,广阔的现实每天都在为这样的推举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问题是,举办者一定要拓宽视野,不要以为“感动”人们的只有“好人好事”;举办者也一定要更新观念,不要以为人们的“感动”只与道德神经有关。若进而言之,变“感动型”人物推举为“影响力”人物推举,或许于当下的社会进步来得更切实可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