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如何才能不让粮价上涨危及民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09:31 国际在线

  作者:叶檀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关于做好粮油供应工作稳定粮食市场的通知,指出对这次粮价上涨,既要看到这是近两年连续下降后的合理回升,有利于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又要防止价格过度波动影响城市低收入困难群体的生活和社会稳定。

  进入11月份以来,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深圳等地粮油价格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在11月份有关部门销售300万吨临时存储小麦后,又有数个部门联合进行了进一步调控与销售举措。截至目前,政府已组织四次共计380万吨临时存储小麦竞价销售活动平抑粮价。

  粮价是百价之王,粮价也是通胀的重要预警信号,因此对粮油价格的判断与调控将对民生产生重要影响。此次粮油价格上涨应无通胀之虞,况且我国连续三年粮食丰收,因而对民生影响不至于太大。如果通过此轮粮油价格的恢复性上涨给农民带来一定的实利,是一件好事。

  但正如国务院通知所要求的,我们要警惕简单化倾向,忽视了利益分配与经济传导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对社会经济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受粮价上涨影响最深的是生活必需品刚性消费居多的城市低收入困难群体的利益。虽然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中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所占比例,与上一轮通货膨胀高峰期的1993至1995年相比,已经下降了10个百分点以上,但目前在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中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仍然分别占到37.7%和46.2%,食品价格仍然是对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最具影响力的项目,收入越少,受影响越大。此次中央政府如此关切,温总理亲自过问馒头价格,盖缘于此。而在当前货币流动性严重过剩的情况下,由粮油等基础产品引发的价格普涨风险也不可不防,否则将危及全局经济。

  从利益传导环节来看,理所当然的受益群体粮农不一定会成为真正的受益者。我国商品价格虽然上涨压力不大,但资源性产品价格压力一直居高不下,按照以往经验,农民因粮食价格上涨所获的微薄利润常常被农药、化肥、农用薄膜等抽头,甚至还不够。所谓谷贱伤农,谷贵也可能伤农。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受到议价能力的限制,在粮油价格上涨过程中囤积获高价者多是流通中间商,而不是自给自足的农民。

  当然,中国农产品和下游工业产品竞争过度导致价格一直居于低位,对于经济发展并非绝对的好事。每个消费者同时也是一个生产者,当产品价格一直受到强有力的压制,意味着作为生产者的收入难以大幅提升,作为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无法提升,导致内需不旺,反过来加剧了产品的积压。物阜民富、百业畅达才是好事,物阜民贫、消费不畅是市场经济大忌。

  我国小麦丰收而价格上涨的国际背景,是其他产粮国家的普遍减产,国际市场小麦价格高企。而国际对冲基金在能源等大宗商品上折冲樽俎之后,也把眼光盯住了农产品期货,纽约等期货交易所持仓量不断攀升就是明证,国际上升价格传导到国内期货与现货市场。可见,即便是在我国自给自足能力较强、相对封闭、国家密切监视的农产品市场,仍然难免受国际定价话语权的影响,虽然由于储备丰富,农产品价格比原油等市场的争夺环境要宽松得多,不至于发生国储铜销售推高铜价的情况,但从长远来看,中国粮油产品价格要想保持稳定,仅仅开仓放粮是不够的,恐怕还得获得国际市场的定价权。

  要让粮油价格上涨不危及民生,一是要让粮农成为获利链条上的一个组成部分;二是疏通粮食流通体制,建立更为有效快捷的市场化流通体制;三是控制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的通胀源头,使中下游企业获得喘息之机,不至于将成本转嫁到农用物资等环节。最后,发展中国的农产品期货市场,逐步参与并掌握定价权,避免被动接受定价的宿命至关重要。如此,则为中国农民之福,中国农业之福,中国消费者之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