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创新体制革新观念 助跑南山教育改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09:36 南方日报

  创新体制革新观念助跑南山教育改革

  记南山教育科学研究中心10周年

  在课改过程中长期走在最前列,被誉为全国课程改革的领跑者;率先推出中考中招改革,使中考成为与素质教育完美接轨的“指挥棒”;培育优秀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快乐

中学习知识……为何南山教育能够屡出新招,“南山模式”更是让全国教育界人士为之侧目?

  首先,南山区是深圳的教育强区,在教育改革中取得的优异成绩有赖于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课程改革能这样高速高质地推广,得益于区教育局领导团队的高瞻远瞩。

  另外,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南山在进行课程改革过程中,有一个优秀的执行部门——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教科研中心按照教育局领导的统一部署,以抢占课程改革的制高点为目标,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成为了课改的先锋队、排头兵。南山在课改中取得的重大成功,与这一团队的务实创新、努力探索密不可分。

  迎难而上领跑全国课改

  2001年,南山区成为广东省唯一的国家级课程改革试验区,时任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的李连宁对到北京参加课改会议的深圳代表说:“深圳南山要在全国课改中起领头作用”。这意味着要南山领跑全国课改。

  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同样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的南山该怎么办?这一难题理所当然地落到南山教育科研人员的身上。

  “想别人之不敢想,干别人之不敢干。破除迷信,决不盲从,不怕失败。”面对挑战,南山教科研中心迎难而上,很快提出了这一大胆的口号,决心解放思想、创新观念,从过去“听一听,评一评,命一命,考一考”的旧模式中走出来,为南山的课改事业杀出一条血路。他们决心从别的实验区“只敢想而不敢干”的综合课程入手,在课改伊始,就在全区范围内开设了所有的综合课程,其中历史与社会、科学和综合实践活动在所有学校开设,艺术课程在部分学校试点。

  综合课程开设后,教师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挑战来自教育观念、知识结构、课程实施能力、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评价等多个方面。面对这些挑战,一些之前“功成名就”的优秀教师也感觉到自己不那么优秀了。这一问题,在科学课的开设过程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科学课包含了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和地理的综合知识,这让普遍只接受了“单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的教师们,对于科学的教学感觉十分为难。

  “有些知识,我们还没搞清楚,如何能教好学生?这门课我们能上吗?”教师们提出这样的困惑。“我们不但要上,而且还要上好!”面对改革,与教师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教科研中心勇气十足,他们本着“以智慧碰撞智慧,用思想激发思想”的指导思想,开始与学校、教师并肩战斗。曾被人赞许为教育“专家”的研究员们,放下架子、降低身段,走进学校、走近教师、走近家长。对话、交流、合作、互动已成为南山教研员的工作常态,讨论、辩论、争论的场面更是经常出现。

  通过仔细研究后,教科研中心将教研活动的重心下移,建立和逐步完善了充满生机、自下而上的校本教研制度。倡导教师成为自觉的实践者、学习者和研究者,除了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制度化的培训外,更提出了“教师人人都是研究者”的理念,提升教师参与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教科研中心还积极转变工作职能,提出“一切教研都是服务,一切为新课程服务,一切为课改教师服务”的工作导向,转移研究重心,改变教研模式,由重“评”和“考”转变为重“研”和“导”,由带着问题到学校验证转变为在教学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由指手画脚转变为与课改教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针对科学课,教科研中心率先在全国推行了“首席教师制”。首席教师由科学课中涉及课程最多学科的老师担任,实行流动制。科学课的老师集体备课,共同取长补短,还邀请广西师大、广东省教研室的专家前来指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很好地解决了科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其他实验区尚停留在讨论“该不该开科学课”阶段时,南山的科学课教学经验已经为全国各地所接受。

  在南山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的领导下,在南山教科研中心的不断努力下,南山课改工作成绩斐然。先后出版了15部新课程案例集并在全国推荐使用,承办了10余次国家级、省级课程改革研讨会。2003年7月7日,南山区教育局局长刘晓明受教育部委托,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电视会议”上向全国教育工作者介绍南山课程改革的经验。2006年,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在考察了深圳市南山区的课程改革成果后欣慰地表示:“南山已经成为全国课改的一面旗帜”。南山区的课改经验得到教育部、省教育厅的高度评价,南山成为全国课改名副其实的领跑者。

  教育评价改革为师生解压

  在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孩子们提着五颜六色的包,穿着漂亮的衣服,带着心爱的玩具来到学校,不知道的人以为他们在过节,其实他们是参加期末考试。他们的试卷不叫试卷,而叫“语文欢乐游”、“数学欢乐游”,英语则叫“听力大比拼”、“笔力大比武”。语文考试中,填反义词的题目变成了“我知道谁爱跟这些小朋友作对”,把句子补充完整的题目变成了“我会让这些句子长出头和尾来”。数学不再是考试,而是60分钟“连闯六关”,包括“神笔补空”、“火眼金睛”、“欢乐竞猜”、“妙尺生数”等等。“我以前可害怕考试了,考试前都睡不好觉。但现在不怕了,我觉得考试像过节一样,很好玩、也不累。”一名四年级的男生告诉记者。

  南山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学校校长禹明说,这种人本化、生活化、游戏化的考试,推翻了传统的老师要考倒学生、板着面孔的形式,使学生在游戏、竞赛中夯实知识、展示才能,同时收获欢乐,得到成就感。禹明介绍说,新课程确立了学习者的认知主体地位,教学评价关注的重心也开始向学生的学方向转变。由之前的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由之前的重竞争变为重参与,由之前的重名次变为重展示。

  目前,南山区的教育评价改革已初见成效,评价改革活动在各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如育才二中以“三种视角”评价教学:“常规式评价”重在引领教师达到教学基本规范;“教学记录表式评价”关注教师在单位时间里知识传输的有效度;“座位表式评价”考察师生对话的人次、频率、内容和方式。育才舒曼学校学生的作业本上没有“×”,只有“\”,学生改正后“\”就变成了“√”。富有创新、各有特色的评价改革,解除了分数这个紧箍咒,老师教得更轻松、学生也学得更快乐。南山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对南山区的中、小学生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全区中、小学生觉得学校生活愉快或比较愉快的比例高达89.2%和97.1%。

  此外,2004年,由南山教科研中心编写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价》一书在全国976件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中国优秀课程资源奖,并成为全国教师培训指定用书。

  全国首推中考中招改革

  教育改革能不能深入发展,关键在于“考试”这个指挥棒挥舞的方向如何变化。“新课程得到了成功实施,若考试和评价还沿用老方式、老标准,那么课程改革就会前功尽弃,课程改革的成果就无法巩固。”南山教育科学研究者们意识到了评价尤其是中考评价对课程改革的重要作用,教育评价和中考改革是课程改革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课改的成败。因此,南山区从课程改革一开始,就着手进行中考改革的准备工作。

  中考不再“唯分是论”!2004年,南山在全国率先对中考进行系统改革,这次改革改变了以往升学考试按学科分数高低进行录取的做法,而是以等级呈现学生的学业成绩,并将综合表现评定作为录取学生的依据之一。首批接受新课程教育实验的学生正是在这一年迎接中考,新的评价和考试制度的出台,与新课程的实施实现了无缝接轨。

  据南山教科研中心主任禹明介绍,南山中考改革的主要原则是,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使学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这次改革呈现出的三大特色令人瞩目:一是将综合表现评定作为录取依据,综合表现评定内容包括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综合实践活动、运动与健康和艺术修养5个方面,分为A+(优秀)、A(良好)、B(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综合表现评定等级达到A+或A的考生才能报考第一批次高中阶段学校,当两名考生5门学业考试成绩等级相同时,综合表现评定等级高的排在前面。二是考试成绩不以分数而以等级呈现,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科学、历史与社会5门全区统考科目的成绩分为A+、A、B+、B、C、D等6个等级;政治、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英语口试、艺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科学实验操作等考查科目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考生得到的成绩将不是具体的分数,而是5门学业考试的等级。三是中考命题全面考核学生能力,命题原则为: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应掌握的内容和应具备的能力进行全面考核。命题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处理、表达信息的能力。

  南山中考改革得到家长、考生、专家的认可,取得重大成功。2005年,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刘育民亲自倡导,南山中考改革经验向全省推广。

  优秀校本课程“全面开花”

  “南山区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全省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思路和借鉴。”省教研室教研员黄志红这样说道。在今年的广东省校本课程建设研讨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南山作为一个区域,校本课程开发所取得的成绩在广东省乃至全国都非常突出。

  2002年,全国课程改革开始的第二年,南山区开始了校本课程开发、构建三级课程体系的进程,南山区教科研中心在南山区教育局的指导下,推出《南山区校本课程开发指导意见》,对全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进行指导。教科研中心通过专家报告、教研员讲座、开发教师互动研讨共同开发课程等方式,帮助学校开设校本课程。到2003年,南山近2/3的学校开设了至少两门以上的校本课程。2004年,南山区校本课程开发进入“遍地开花”的全面发展阶段,几乎所有的公办学校都制定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开始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教科研中心通过观摩课、互动评课、教研员下学校听课指导等方式,帮助学校和骨干教师进一步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概念和开发策略。2005年,教科研中心通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规范化书写示范、优秀校本课程开发展示活动、学校中层交流沟通、教研员到学校听课指导等方式,帮助各校开发出许多优秀的校本课程。如育才高中的近百门校本课程、南山实验学校的“生活中的数学”、南山外语学校的“幼小衔接研究课程”、中央教科所附属学校的“文化主题系列课程”、北大附中的“走进北大文化系列”课程、西丽二中的“人体探秘”等等。

  学生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受益者。在南山区的很多学校里,校本课程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锻炼和培养。学校文化特色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凸显出来。许多学校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解决了学校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专业成长迅速。骨干教师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评价的创新方面、自我反思等方面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提升。

  南山区在校本课程方面取得的成功,得益于区教科研中心的指导、管理到位。据介绍,南山区教科研中心每个学期开学时实行各校校本课程申报制度,并规定了校本课程开课时间。并多次组织学校进行区外观摩和交流、组织全区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比、到学校开设讲座和听课指导、评讲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等,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具体到位。

  体制创新实现教研完美结合

  南山教科研中心在南山的教育改革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占据了改革的枢纽地位。这个组织的执行力为何如此之强?这与其在体制方面的不断创新不无关系。

  10年前,南山区教研室、教科所、体卫艺室、电教站都是各自独立的机构,由不同的领导分管,这样在协调、合作上有一定的弊端,当时的这种体制在全国各个教育主管部门都普遍存在。1996年,南山区教育局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对此进行体制上的创新和改造,成立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把这些力量全部集中起来,整合成为一个中心。如今,南山教科中心下辖6个部门:教研室、教科所、体卫艺室、电教站(信息中心)、家庭教育中心、办公室。该做法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了机构的性质、功能、运作和自身发展模式的实质性变化,使这一机构真正成为了一个务实型的学术团队,提高了教研工作的效率。这一模式的创新,得到深圳其他5区的认可,并纷纷学习南山模式。

  整合之后的教科研中心有10大功能:课程实验、课题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体育艺术指导、科技文化传播、心理卫生咨询、家教与幼教引领、教师成长服务、区域教育信息和教育思想生发。机构整合了,角色定位也不一样了。面对新的环境与形势,南山区教科中心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定位,由“考研机构”迅速转变为课程改革枢纽,队伍人员也从“考研员”向科研员转化。在制定方案、组织培训、信息咨询、课标研读、教材剖析、教学示范、校本教研、综合课程突破等涉及新课程推进的重点、难点,南山教科中心当仁不让,敢于表现,迅速确立了中心在课程改革战役中的枢纽地位。

  “打通教研与教学的通道,让教研不再是纸上谈兵!”2004年,南山教科研中心又出创举,成立了自己的附属学校——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南山教科研中心主任禹明出任校长。基础教育研究机构拥有自己的附属学校,这在广东省独一无二,是南山区拓宽办学思路、探索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由中心主任兼任校长,提倡教研人员到学校兼课,举办讲座,开展实验,并将成熟的经验向全区推广。同时,学校有经验的老师也可以成为兼职的教研员,真正实现教与研的完美结合。仅仅两年时间,学校就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教育部、省教育厅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南山二外的学生们在全国英语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就有6人;在文艺演出方面,今年夏天,学生到德国参加国家芭蕾舞比赛,获得了金奖。在参与国家、省、市比赛中就获得了8个金奖。今年10月,学校还接受了英国媒体BBC的独家专访,赢得了家长们的赞许和社会的肯定。

  专家型团队人才济济

  如今的南山区,是深圳乃至广东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南山高考主要指标连续14年居深圳6区之首;2002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第一个“教育强区”称号;在全国的各种竞赛中南山都能占一席之地;并且,该区已完全实现了教育软环境的均衡化;在全国的课程改革过程中,南山更是发挥着排头兵的作用。

  南山教科研中心,正是在推进南山教育发展的同时,实现了自身的飞跃发展。南山教科研中心拥有一个专家型的学术团队,有科研人员35名、职工7名,可谓人才济济。拥有3名特级教师,2名被授予国务院或市政府特殊津贴,博士1人,硕士10人,副高以上职称32人,海外学成归国专业人员1人,市、区人大代表2人,区党代会代表1人和区政协委员1人,获国家、省、市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的22人。

  记者还了解到,南山教科研中心有8人担任广东省基础教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被聘为深圳市校园长培训班主讲教师、9人被聘为深圳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主讲教师、3人被聘为教育部中考命题评析组专家、2人担任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兼职教授、1人担任教育部相关项目学术委员、2人是全国学科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

  在课程改革的发展过程中,南山区教科研中心的全体成员获得了最佳的专业发展。该中心组织编写出版的教师和学生辅导用书69种、丛书6套。个人出版编著43本,个人出版教学辅导用书100种,省级以上发表论文538篇,122篇论文分别获得各级论文奖励,教研员分别应邀到20多个省市讲学151次,主持国家、省、市课题36项,获得省、市科研成果奖36项。应邀担任国家级校园长培训班主讲教师24人次,担任省级校园长培训班主讲教师76人次。

  本版文/图本报记者刘丽通讯员赵小平

  图:

  趣味运动会上的轮滑比赛。

  南山教科研中心主任禹明向教育部领导介绍附属学校南山二外的情况。

  以学生为主体的“快乐课堂”。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