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肯尼亚人的中国情:难忘留学中国的美好时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09:59 新华网

  新华网内罗毕12月14日电(记者王笛青梁涛)“你好,我叫王归来,我们就用中文交谈吧。”听到这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记者真难以相信站在眼前的是一位地道的肯尼亚人。比纳德·奥圭拉现从事机械设备经营工作,5年的赴华学习经历让他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9年,中学毕业的奥圭拉因成绩优异,顺利考取了赴中国公费留学的奖学金。他先在北京语言学院(现为北京语言大学)进行了1年的汉语培训,随后在上海工业大学度过了

4年的学习时光。

  刚到中国时,由于语言不通、人地生疏,奥圭拉很不适应新环境。中国的老师和同学对他们这些来自非洲的留学生伸出了友谊之手,处处给予关心和照顾。

  奥圭拉从小生活在四季如春的肯尼亚,从没经历过冬季。到中国后的第一个冬天,老师特意教他如何抵御严寒,学校还发放了购置冬装的补贴,中国同学陪他一起去买棉衣、棉鞋。这些细致入微的关怀令他感到十分温暖。

  经过5年的学习,奥圭拉习惯了在中国的生活。他爱吃中国菜,还结交了很多中国朋友。“王归来这个名字就是我的中国老师起的,他希望我将来有机会能常回中国看看。”

  1994年,奥圭拉获得机械专业本科文凭,回到肯尼亚后,留学中国的经历令他在求职中受益匪浅,很快就进入一家大型建筑公司担任工程师。“我一直觉得去中国留学是最正确的决定,”奥圭拉感慨地说。

  近年来,中国和非洲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在肯尼亚,中国商品随处可见,中国人的身影也逐渐增多。奥圭拉由此看到了机遇,决心充分发挥自己会讲汉语的优势。他利用业余时间到当地的旅行社做兼职导游,接待从中国来的旅行团。

  2004年,奥圭拉开始独立创业,从事加油站设备的经营。当年,他就前往中国参加了广交会,那里种类繁多的商品令他大开眼界,一口流利的汉语也让他在洽谈生意时如鱼得水。

  如今,奥圭拉所经营的油泵以及一些机械零件都从中国进口。“中国的产品质量好,价格便宜,”他边说边指指双脚,“这双袜子也是在中国买的,穿了两年多还没坏。”

  尽管生意繁忙,奥圭拉依然坚持兼职做导游,一方面可以练习汉语,另一方面还能从中国游客口中多了解中国的情况。“中国的变化太大了,我每次去都会发现很多地方不认识了。”

  奥圭拉说,当年跟自己一起前往中国的肯尼亚同学回国后发展情况都不错,留学经历对他们帮助很大,每个人都希望好好利用中国带来的发展机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