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炒作包装意在赚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11:22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头几个月还在卖货,转身就成了‘教育专家’。”西安市社科院青少年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王国琪昨日焦虑地告诉记者,目前家庭教育领域鱼龙混杂,迫切需要整顿。

  兜售错误观点

  王国琪说,近些年所谓的“教育专家”,抛出许多错误观点。

  比如家庭教育成功个案都有局限性,只能作为参考,不能照搬。因为不同孩子的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经历、性格不同,教育方法自然有别。对一个孩子有效的教育方法,对另外一个孩子可能就是灾难。

  但所谓的“教育专家”因为缺乏基本的知识,将家庭教育简单化、肤浅化,把一些不具代表性的家庭教育个案,当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向广大家长推广。尤其喜欢推广一些“神童”的家庭教育方法。“神童”是很少的,用教育“神童”的方法教育普通孩子,无异于摧残孩子。

  “专家”通病是将教育方法绝对化。教育孩子应当做到是非分明,对于孩子的优点给予表扬,但对于错误行为要明确地给予批评。有的“专家”将赏识教育当做万能方法,不加限制地向家长推广,使有的家长对于孩子的错误行为也表示赞赏,没有了是非标准,这样的赏识教育适得其反。

  炒作包装意在赚钱

  “如今独生子女多,家长都期望孩子成才,有解决问题的现实心理,特别是当孩子出现问题,自己束手无策时,渴盼得到家庭教育专家指导,甚至达到饥不择食的程度。因而目前家庭教育辅导市场非常广阔。”然而从事家庭教育研究20多年的王国琪认为,目前家庭教育越来越难,新情况不断出现,需要不断的学习、研究、,更新知识和观念。他越做越胆怯,害怕误导了家长。但有一些人,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缺乏严格、系统的专业训练,看了两本书,收集了几个事例,就以专家自居,上台作“专家报告会”,削尖脑袋往里钻。他们采用各种方式包装自己,通过媒体大肆炒作,搞轰动效应,刮旋风,像歌星一样到处“走穴”,一个城市一个城市过。其目的只是为了赚钱。有的说是到学校免费作报告,实际上是兜售自己装潢十分精美、价格奇高的书,有的一本就上百元。

  “专家”行为产生四大恶果

  这些“专家”的所作所为,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浪费家长大量精力。如今人们的时间非常珍贵,可由于听“专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报告,往往是家长走进会场热血沸腾,走出会场烟消云散,搞的家长精疲力竭。

  二、增加了家长经济负担。不仅有高额的报告会门票,在“专家”们的鼓动、推介下,家长购买大量用途不大甚至观点错误的书籍,有的家长买的书比专业研究人员的书还多,浪费了家长大量钱财。

  三、增加了家长心理负担。“专家”常爱说一些危言耸听的话,不按照他们推荐的方案就会怎样,使家长担惊受怕。

  四、干扰孩子正常发展。本来孩子很正常,没有大的问题,可“专家”常说成是严重问题,使家长折腾得孩子不得安宁,干扰了正常发展。

  提醒家长捂紧自己的钱袋子

  王国琪提醒家长,不要盲目跟风,轻易相信“专家”,要带着批判的态度听课,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同时要捂紧自己的钱袋子,科学投资,多掌握基础知识,多琢磨孩子,多和孩子一起活动、交流,带着孩子出去走一走,转一转,走进孩子心灵世界。买的书再多,听的报告再多,但不能走进孩子心灵世界便毫无作用,只能是纸上谈兵。要从书本上走下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取方法。同时,不要指望几天就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呼吁规范家庭教育辅导市场

  王国琪认为,所谓的“教育专家”会伤害孩子,毁了孩子一生,但这种伤害又看不出来。他呼吁有关部门应净化家庭教育辅导市场,尽快进行资质审查,施行准入制。但要防止像有的准入制,成了有关部门挣钱的渠道,只管收钱,不管是否符合标准,使一些鱼目混珠者反到合法化。记者金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