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物品易手 温情流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11:24 红网-三湘都市报

  ■雷辉

  13日下午,湖南第一个“物物交换”网——由湖大学生张卿开辟的“湖大创星物物交换网”成功进行了第一笔交易:学生王松用周杰伦海报换得《余秋雨文集》,接着又拿着书换到了他“觊觎”已久的打火机。(本报昨日A12版)

  在货币尚未流行的古老岁月,我们的祖先无数次地上演着这样的物物交换。今天,我们有幸托网络之福,穿过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又一次回归人类的童年,感受物物交换的别样情怀。那一次次的交换里,承载着的,是想象的情趣,更是温情的流通。

  加拿大小青年凯尔•麦克唐用一枚曲别针换得一幢别墅一年使用权的故事,早已传遍了全球。我们并不渴望复制传奇,但却能从中品出物物交换的魅力:只有想不到的,没有换不到的。是的,在这个充满想像力的交换空间中,我们可以一任思维的无边发散:周杰伦海报能换得什么呢,能跟谁换呢……就这样,我们在想象中尽情感受生活的无限情趣。

  看似平常的物品经过巧妙的嫁接,就有可能产生不可预料的奇效。以报道为例,打火机于不吸烟者,《余秋雨文集》于不爱读书者,都是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的鸡肋,但一旦物易其主,便获得了新生。

  正如参与此次交换的王松同学所赞不绝口的:通过这次物物交换,还结交了两位朋友。也难怪,这样的交易凝聚了浓郁的个人感情,承载着的是人们对于温情和诚信的真诚期待。当我们手拿尚存他人体温的交换品时,总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缘分、分享之类的美好情愫。当彼此物品易手的一瞬,彼此的感情也在流通。

  社会风尚常常折射着时代的真实面容,物物交换的风行或许正倒映着当今人际交流的沙化。时代愈发展,隔膜愈深重,这是怎样的伤痛!是此,我们需要更多形式的“物物交换”,以帮助我们找回人类童年的“零距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