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挖掘地域特色资源,放大对外宣传效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14:19 人民网

  编者按: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地方外宣事业也呈蓬勃发展的态势。他们在构建当地的外宣思路,着力探索建立全方位的外宣格局,以地方资源为外宣重点,以开展各种活动为外宣平台,充分展示着各自的地方形象,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如今,地方外宣已经成为我国外宣事业上的一支强大的生力军。他们在多年的外宣工作中不断地探索着对外传播的规律和理念,尝试着对外传播的各种渠道和方式方法,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此,本刊特开辟《探索借鉴》专栏,以期借助

这个平台达到交流、沟通、探索和借鉴的目的。

  外宣为地方经济服务

  对外宣传是一项具有全局性重要战略意义的工作,也是宣传思想工作中一项前沿性重要工作。大外宣是传统外宣工作的延伸、拓展与放大,从地方来看又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不断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塑造外部良好形象的必然要求。由于外宣工作所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和我们外宣工作者的努力,大外宣已经成为江苏省淮安市各级党委、政府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

  近年来,淮安市委、市政府已将对外宣传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和工作日程。市委常委会每年都要听取外宣工作的专题汇报,为外宣工作指明思路和重点,解决外宣工作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成立了市委对外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和网络宣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联席会议,解决外宣工作的一些实际问题。设立淮安新闻奖,成立市对外宣传中心,增设网络管理处,增拨外宣经费,制作系列外宣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市政府设立的外宣最高奖淮安新闻奖,每年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表彰奖励在中央、省及境外主流媒体发表的对外宣传淮安的精品力作,奖励十佳新闻外宣工作者和先进集体。

  广泛深入的对外宣传和新闻、文化交流,既可增进了解、沟通信息,又可为开展经贸往来奠定基础,创造条件,扩大影响,又可为地方改善环境,吸引投资。它对地方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所产生的作用和效应是巨大的、显形的和长期的。淮安市在对外交往、对外交流、招商引资和节庆会展等重大活动中,始终把对外宣传工作纳入总规划,进行统筹安排,组织实施和推进。市委外宣办直接参与和组织了市委、市政府在浙江、上海、北京、广东、香港等地的招商引资集中签约活动和连续四届的“中国淮安·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的对外报道。外宣工作为全市招商引资的顺利推进和重大节会活动的圆满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做特色文章

  在宣传内容的选择上,及时关注淮安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涌现的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新增长点,并将这些新增长点作为对外宣传的一种新生“兴奋点”,进行动态发掘与放大,精心打造淮安市的新名片。

  进入新世纪以来,淮安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涌现了王伟章、淮钢集团等对全市经济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的各类重要先进典型。2006年,我们着力在建设新农村的典型——王嘴村党总支书记王伟章的对外宣传上作文章,先后多次召开王伟章外宣策划会,采取灵活务实的方法,积极开展对外宣传。邀请新华社记者驻村采访调研近10天,并以内参形式发表,引起中央和省里的高度重视。新华社记者发了通稿,随即被29家中央主流媒体刊播,各中文网站也纷纷予以转载。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和9套英语节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新社、《人民日报·海外版》等,也先后派出记者采访报道王嘴村和王伟章。央视国际、新浪网等10家网站联合组成采访组,对这个典型进行全面报道,产生了强烈的外宣效应。

  在对外宣传的实践中,我们坚持将淮安伟人周恩来的故里、文化名城、运河之都、美食之乡和生态家园等,作为动态性的新闻点。今年,我们利用多种外宣手段,积极打造淮安“中国运河之都”城市新名片,取得了很好的外宣效果。

  一是借助专家找准定位。5月13日~14日,淮安市委、市政府和江苏省社科院在淮安联合召开“运河之都”全国学术研讨会,全国200多名专家、学者会聚淮安,其中博导及国内顶尖级专家60余名。这些专家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淮安作为中国“运河之都”在历史、文化、交通、水利和经济等方面毋庸置疑的地位。

  二是借助新闻媒体开展推介说明。为使这一重要会议成为对外宣传淮安的有利契机,淮安市进行了精心策划和组织,邀请中央、省和香港等境内外26家媒体记者来淮安集中采访,运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淮安作为“运河之都”的良好形象与风采,会议期间,各类媒体共刊播反映淮安经济社会发展和“运河之都”研讨会稿件近300件(次)。6月下旬,又邀请“运河之旅”新闻采访团来淮采访,省内外19家媒体的记者,对淮安境内运河沿线及其漕运总督府旧址等进行了采访考察。

  三是借助网络适时展示。中国江苏网对会议进行全程直播,播出图片30余幅,文字2万余字;国际在线网刊发专题,对会议进行密集报道;新浪、腾讯、搜狐、雅虎、央视国际等重要网站及北京、山东、浙江、青海、山西、广东等10多家政府门户网站对此次活动的报道进行转载。

  四是借助运河优势营销城市。市委宣传部、外宣办出台了打造“运河之都”新形象、推进淮安城市营销的系列外宣计划,与运河沿线有关城市外宣办、新闻媒体及市内部分文化传媒公司、广告公司进行联络,征求“运河之都”形象包装方案,组织市内媒体赴运河沿线19个地级城市采访,通过“走出去”和城市间的交流、互动宣传淮安。现在,“运河之都”已初步打造成为对外宣传淮安,展示淮安崭新形象的新平台。

  充分推介淮安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有机结合,多渠道,多形式推介淮安外宣的载体是大外宣阵地的主要依托。近年来,我们一方面注重发挥传统媒体的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注意利用新兴媒体的快捷性功能,在最大的领域与范围内宣传淮安、说明淮安。我们每季度进行一次外宣题材规划,定期策划、排选重点选题,组织重点稿件在省以上及境外传统媒体上发表;定期邀请《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和省及境外媒体的知名记者来淮采访;每年的全国、全省“两会”期间,市委宣传部、市委外宣办都要组织人员专程赴京、赴宁,与中央、省和境外主流媒体进行沟通、联络,及时报道我市代表出席“两会”的情况,推出反映我市“三个文明”建设成就的报道,对淮安形象进行集中展示。

  在发挥新闻外宣优势的同时,加大外宣品的制作力度,先后拍摄了大型外宣电视系列片《走进淮安》,在央视1、4、9频道连续一周播出,并将其制作成系列精品光盘面向社会公开发行;与国家广电总局、中央卫星电视传播中心、中央电视台、中唱公司等国家级视频、音频单位,联合摄制城市形象音乐电视对外宣传片《哇噻!淮安》DVD,集中展示淮安的发展成就、生态环境、人文景观、风土人情、淮扬美食等。去年,我们根据高品位、高技术、专业化标准的要求,与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进行合作,按照对外宣传品的制作标准和要求,拍摄、制作了我市第一部外宣电视艺术片《情醉淮安》。我们与淮安技术实力最强的远景科技公司进行合作,设计、制作了城市电子名片《魅力淮安》多媒体演示系统。该演示系统应用国内首创的EMB软件系列,结合国际最新的音频、视频、图片和超链接等多媒体演示技术制作而成,分地理历史概况、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旅游胜地、淮扬美食文化、生活居住环境、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和亮点企业风采等八大板块,用中文、英文、日文和韩文等4种文字,将淮安的发展成就、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等浓缩在3寸迷你光盘上。《魅力淮安》多媒体演示系统采用市场运作的方法制作,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定出版,是目前国内第一张拥有超级链接的城市电子名片,也是我市第一张最系统、最全面、最具技术含量的淮安形象展示电子名片。

  我们还通过国内较有影响的中文网站,利用图文并用的形式,对淮安进行宣传报道。在5月举行的“运河之都”全国学术研讨会期间,一些特色新闻、主题新闻多次被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江苏网等知名中文网站采用,正面宣传报道淮安的网上新闻信息量不断增加。

  注重提升外宣活动的自主创新能力

  开展外宣活动是建设大外宣格局的有效途径。实施大外宣,要特别注重提升外宣活动的自主策划与创新能力。近年间,我们按“攻大报大台,上头版头条”的目标要求,加强对外报道的组织策划,集中优势力量,整合新闻资源,精心组织实施新型工业化、促进农民增收、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招商引资、开展全民创业等重大外宣活动,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外宣活动,实现对外报道有新的突破。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线,及时策划、组织活动,并形成一个个外宣战役。我们先后自主策划组织“周恩来故乡行”、“见证小康”、“全民创业看淮安”等许多有影响的外宣活动。2004年,我们策划组织了“今世缘·大型媒体看淮安”新闻采访周,得到媒体的积极响应,产生了很大反响。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等中央主要媒体和江苏、上海、香港等地,共22家主流媒体30多位记者来到淮安,参加采访周活动。

  2006年8月,又先后聘请中央外宣办副主任王国庆、中新社社长助理张平和著名诗人雷抒雁等,担任淮安市第二批外宣高级顾问;同时策划、组织“外宣顾问看淮安”大型外宣活动,举办外宣干部高级研修班,邀请中央外宣办副主任王国庆、中国记协副主席徐心华等来淮为淮安外宣干部主讲“新形势下的对外宣传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者的职业精神与修养”等;邀请外宣顾问和《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近20家中央媒体的记者到淮安采访采风,通过举行报告会、对话会、参观经济社会发展亮点和自然、人文景观等活动,外宣顾问和记者亲身感受到了新淮安的活力和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及时将自己在淮安的所见所闻以及淮安的发展成就通过所在媒体进行发布,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外宣效应。淮安的外宣顾问,已经形成网络并建立定期回访、联谊制度,外宣顾问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保证对外宣传形成一种动态的、充满活力的、不断向外拓展延伸的支点和渠道。

  “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有机结合

  在对外宣传的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走出去搞活动,先后在北京、上海、浙江和江苏省其他城市,组织淮安推介会和新闻发布会;二是坚持把淮安的新闻“走出去”作为重点,在主攻中央和省主要媒体的同时,不断拓展和巩固上海、北京、浙江和江苏省其他城市媒体的外宣渠道与阵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媒体采访报道淮安的新闻每年都有新进展。三是在市外媒体建立阵地和窗口,在原有的黄河台基础上,我市加盟江苏卫视国际频道,建立了新的外宣窗口;与《美国侨报》、《欧洲时报》、《环球华报》等海外一些华文报纸建立了合作关系,定期提供专版,展示淮安形象;与中新社建立了合作宣传淮安的通道,用一年时间对淮安进行系列宣传。市内媒体与外地的一些媒体也建立了节目、版面互换渠道。

  在“走出去”的同时,我们不断加大“请进来”的力度,主要是把媒体和记者请到淮安来。凤凰卫视、莲花卫视、香港《文汇报》、《大公报》、《商报》等记者和《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的老总和知名记者,先后应邀来淮采访;2005年中央电视台先后派出新闻采访部和2套、4套、5套、新闻频道等10多个采访组来淮采访报道。2006年5月下旬,我们邀请《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6家中央主要媒体来淮集中采访。美联社、路透社和英国、西班牙、日本等国记者也先后来淮采访报道。2001年至2005年,是淮安成为外地媒体关注度最高的一段时间,来淮采访考察的媒体和记者逐年增长,仅2005年,就有1160多人次的外地记者来淮采访考察。

金厚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