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垄断行业何以成为监管盲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6日00:41 红网

  因对在火车上吃了一份价格达15元的白菜表示不满,昌平市民姜海程写信将此事反映给了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日前,武汉铁路客运段领导携带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的批示信向姜海程登门道歉,并退还了其多交的20元餐费(《新京报》12月13日报道)。

  火车上的饭菜质次价高是多年来普遍存在、群众反应十分强烈却一直未得到解决的问题。此次姜海程因铁道部长的批示而获得道歉及退款只能算是一个特例,对此事能否促使

这一老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我们不抱太多期望。而笔者想到另外一个问题:不光是火车上,各地汽(火)车站、码头、机场、高速公路服务区都长期普遍存在餐饮及其他商品价格虚高,价格秩序混乱的问题,为何物价局不来管一管,甚至连个象征性的表态都没有?尽管早在1996年国家有关部门就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交通场所餐饮业价格管理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物价主管部门会同铁路、民航、交通主管部门加强对交通场所餐饮业价格的指导和监督,对价格违法行为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可时至今日,又有几家交通运输场所的经营者因价格问题而受到物价部门的严肃查处呢?否则,这一问题如何会成为难以祛除的沉疴痼疾呢?

  再扩大视野,火车上出售饭菜和其他各种商品都从不开发票,不交税,甚至连营业执照都没办,此事都闹到被消费者起诉的地步,却不见税务和工商部门予以查处整改。供水、供电、供暖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如何,质监部门也常常不闻不问,象近日乌鲁木齐因供暖企业因使用劣质煤造成全市停止供暖的特大事故,就不见质监部门出来吱一声。更不用说,电信企业对广大消费者频频设下的乱扣话费的陷阱,民航企业在飞机因故延误后对乘客不做妥善安置和合理赔偿,肩负维护消费者权益职责的工商部门也是一语不发,似乎那只是通信和民航主管部门该管的事,与自己全然无关……

  不难看出,有关政府部门对垄断行业在很多方面的监管上常常处于缺位和失语状态,甚至可以说一些垄断行业成为了政府监管的盲区。对此,笔者以为,不能简单地以行政不作为加以定性,而是要看到这背后有着很深刻的体制根源。

  当前的垄断行业中,铁路、民航、金融、邮政、电信、电力、烟草等行业基本上都是实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管理,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管理为主的体制。这种管理体制下,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对这些垄断企业是鞭长莫及,再加之政企不分的体制、老子与儿子的利害关系,其有效监管无从谈起。而地方政府工商、税务、物价、质监、环保等部门对他们的约束、监管又十分有限。相反,这些垄断企业对地方政府的监管不买帐、不理睬,而且因其掌握着一些事关当地发展的重要资源,地方政府还不敢得罪他们,从而在事实上形成了上级业务部门没法管、不愿管,本级其他监管部门管不了的“监管壁垒”。而供水、供电、供暖、公交等直属于地方政府管理的行业,则带有很强的行政属性和官方背景,甚至在客观上被视为地方政府的一个部门,同样好比要老子查儿子,也不现实,这又形成了“监管虚置”。“监管壁垒”加上“监管虚置”,垄断行业最终成为监管盲区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其实,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也存在一些垄断行业,但是其允许一定的垄断状态及垄断行为存在,是因为在这些行业,垄断比自由竞争对国民经济和公共利益更有利,而这又必须以政府对垄断行业严厉有效的监管来作为保障的,也正是依靠严厉有效的监管,这些国家实现了特许某些垄断对国家和社会的正效应。那么,在我国尚处于初级市场经济状态的现阶段,做到一些行业的垄断对国民经济和公共利益基本无害应当是最起码的底线。然而,由于对垄断行业的监管大部分落空、失效,一些政府部门在做的主要是靠行政权力阻止其他企业的进入,并为保护某些部门利益而限制竞争。正因为如此,一些垄断企业连基本的守法经营、照章纳税、不侵害消费者基本权益的最低要求都没有做到,反而屡屡违法违规,我们还怎么能奢望他们对对国民经济和公共利益有所裨益?

稿源:红网 作者:王长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