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名牌评比也必须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6日00:41 红网

  “中国名牌产品”爆出重大环境污染问题后,新华社最新的消息说,湖北楚源精细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申报中国名牌产品过程中,湖北省环保局为其提供了“生产过程中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的证明。在中国名牌产品初选名单向社会公示期间,质检总局曾收到对该公司环境污染的投诉,并责成有关单位进行了调查。为此,楚源华丽染料公司所在地石首市环保局曾专门出具了调查报告,证明“楚源华丽对环境保护是重视的,也是卓有成效的,达到了国家相关标准。不存在投诉信所反映的问题”。(12月15日《云南日

报》)

  两级所在地环保部门“重视”、“卓有成效”云云的“证明”,着实让人诧异之余更百思不得其解。要知道,12月14日很多媒体刊发新华社的报道中披露,这家企业的污染问题是由来已久的:“然而,在这块华丽的“烫金奖匾”背后,是沉重的环保代价:这家公司长期向长江及周边排放废水、废气,当地群众苦不堪言,水稻减产,疾病频发。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楚源化工厂在此落户后,紧邻楚源公司的张城垸的环境便一年不如一年,如今这里水质恶化,蓝天看不见了,患癌症的居民越来越多。”那么,两级所在地环保部门为何会如此“幼稚”地“睁眼瞎”呢?

  由此,我想到了一个名词——地方保护主义。众所周知,在环保问题上,地方保护主义由来已久。这显而易见的重大污染问题,“百姓苦楚之源”,竟在参评时被地方上“粉饰”得如此“完美”,不是地方保护主义这“主流”在作祟,那又是什么力量在左右?

  如今,地方保护主义在一些地方“大有作为”,却不想,这“幽灵”竟已“作为”到了评奖领域。中国名牌产品评价也可算一权威评比,本地的企业能荣膺此称号,自然是光彩照人的事,说不定,还能算上一方领导的政绩,不予以特殊“保护”,实在是说不过去。故而,““睁眼瞎”的2份环保证明就这般“出笼”,“中国名牌产品”也花落“楚源”。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在地方保护伞的掩护下,那些力保的单位和个人从中“渔利”的可能。

  尽管如今的评奖多如牛毛,让人垢责颇多,但必要的评比活动,还是需要的。这就给那些评比机构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名牌评比,如何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其实,像环境污染这样的问题,地方上再保护,只要评比单位不迷信于公文往来,稍稍务实些,完全可以让其“真相大白”。但其他指标的考核评价呢?是不是在参评时会被保护得更加隐蔽和“技巧”,弄虚作假,得以蒙混过关?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大旗下,在政绩渴望的“冲动”下,这样的情况是完全可能存在的。所以,这个深刻而严肃的课题就摆在了有关部门的面前,值得多费思量。我们期待,名牌评比,能早日打破地方保护主义,让名副其实的“名牌”脱颖而出,让百姓心服口服!

稿源:红网 作者:吴杭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