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从禁播到公映(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6日10:02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从禁播到公映(图)

  

从禁播到公映(图)

  

从禁播到公映(图)

  ■记者袁春乾

  特别提示

  发生在上世纪的那场唐山大地震成为人类永远无法忘却的伤痛。有关唐山大地震的文学作品相继问世,惟独在电影电视的艺术作品上没有任何反映。

  西安一个独立的文化人高立却走上了一条艰辛而执著的不归路———把唐山大地震真实而生动地展示在世人的面前。《唐山大地震》历经十年打造终于拍成,但是刚开始播映突然被国家广电局叫停———

  历史永远铭刻着这个坐标:东经118.2°,北纬39.6°;人类永远铭记着这个时间:公元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8秒:

  唐山上空电闪雷鸣,地面狂风暴雨,距地面深达16公里处的地壳突然发生剧烈地震荡,冲击波相当400枚当年广岛原子弹的大地震发生了,仅仅20多秒,242769个鲜活的生命消失了,164851人遭到致命的重伤,中国北方的工业重镇唐山在瞬间被夷为平地,其惨烈的程度远远超过二战的广岛。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人民饱受精神和物质上双重的重负,先是敬爱的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的逝世,再受“四五运动”的惨痛,后有毛泽东主席的离去,人们还来不及审视唐山大地震的前因后果以及经验教训,“四人帮”被粉碎了,拨乱反正,真理讨论,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又开始了。

  时间逐渐抚平了人们的伤痛,一座新唐山又矗立在新中国的版图上。1986年,在纪念唐山大地震十周年之际,军旅作家钱钢的《唐山大地震》问世,第一次向人们揭开了那场惨烈的灾难,引起人们的热切关注。随后,有关唐山大地震的文学作品相继问世,惟独在电影电视的艺术作品上没有任何反映。

  命运注定唐山大地震与西安人联系起来,那不仅仅是西安接纳了成千上万的唐山受伤的群众,也不仅仅是陕西迅速地派出了救援医疗队,而是一个文化人从思想深层与唐山大地震结下不解之缘。

  他叫高立,古城西安一个独立的文化人。

  西安人欲拍灾难片

  高立还在高中上学时段,西安的防震给他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身为幼儿教师的母亲把孩子们安排在暖和的防震棚里,自己值班住在平房观察桌上的瓶子是否晃动;她让儿女住在自家搭建的防震棚,自己却住在具有危险性的简易楼房,妈妈这种伟大的母爱深深地震撼着少年高立。在学校,他坐在台下,静静地听唐山救灾英雄讲述着激动人心的故事;在医院,他和同学捧着鲜花慰问医疗中的地震伤病员……而另一件事使他难以忘怀:一天夜里,一户三口之家在余震之际,男主人仓惶逃命,妻子在后面喊他等等俺娘俩,男人却回答说:“地震了,谁还顾得了谁。”尽管余震未有险情,妻子却决定与丈夫离婚。伟大的母爱与忘情逃生形成强烈的对比。“在灾难面前,人性表现得最为充分。”人已中年的高立回顾往事如是感慨道。

  美国大片《泰坦尼克号》在中国上演,给中国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泰坦尼克号》中宣扬的人们抗击灾害的精神,使事业有成的高立自然联想起唐山大地震,由此萌生拍摄中国第一部灾难片的念头。唐山大地震比泰坦尼克号沉船惨烈多了,故事也比泰坦尼克号多多了。高立就产生拍摄反映唐山大地震的电视连续剧,用爱情贯穿剧情的发展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灾难片。

  此时的高立,已从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班毕业,《老三届》是他执导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

  电视剧的拍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是剧本。如果把一场灾难拍成90分钟的电影,情节集中,剧本写作相对容易,而把一场灾难写成20集的电视剧,情节安排方面就复杂得多。

  在征集剧本时,高立从西安、深圳甚至香港邀请作家,连续征集了几个版本的剧本,都不令人满意。听此消息,一些亲朋好友,连他父亲也反对他拍此片,理由是一致的:拍摄《唐山大地震》是个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剧情不说,一些敏感问题就无法回避,劝他想好了再干。高立想到了人生难得干上一两件事情,决心已定,绝不反悔,后来,朋友向他推荐了唐山籍作家关仁山。

  艰难的孕育过程

  关仁山在唐山大地震时,是丰南县农村14岁的农家少年。那天晚上,村里打麦场上连放了两场电影,看完电影的少年热得难以入睡,在炕上来回“翻饼子”,到次日凌晨1点钟才睡着。两个多小时后,关仁山被母亲惊恐的叫声喊醒,他睁开惺松的眼睛,看到瓦片混着尘土正刷刷地落下。母亲一把把关仁山“薅”到墙柜和炕之间的夹缝里,为了保护他,母亲的一只眼睛被落下来的瓦片砸出了血,但那道1米来宽的夹缝却给了母子俩以宝贵的生命。

  人到中年,关仁山在河北文坛有了一席之地,被称为“河北文坛三驾马车”之一,而高立更看中他的是在那场生死大劫难中不平凡的经历。

  仅有个人经历与才气显然是还不够,关仁山与另一个编剧王家惠,在唐山遍访具有特点的幸存者,很多幸存者不愿意讲述那段惨痛的经历,尽管这样,两位编剧在一年中走访了100位地震幸存者,走访因灾难致残人200多人次,采访应该说是艰难而又扎实的。

  在策划《唐山大地震》这部灾难片中,高立坚持先剧本后拍摄的原则,剧本未出来绝不开机。关仁山、王家惠在剧本中遇到不可回避的“敏感问题”,高立和主创人员坚持“尊重事实,客观描述”。剧本创作的难题在于,把地震场面放在剧首、剧中还是结尾?放在开头,无疑开始就吸引观众眼球,但其后演什么?如果放在结尾,之前又演什么?剧本改了再改,直到1997年,剧本前后修改了58稿,平均一月改一次,历时8年,也算得上连续剧的创作之最。

  拍摄灾难片有“五难”:写剧本难,找场景难,调解放军难,拍摄难,特技制作难。在作家创作剧本的同时,高立就和另一位导演带着人四处寻找拍摄地点,他们在长江沿线走访了5次,6次赴移民搬迁的丰都,企望找到搬迁后废弃的城镇,借以减少拍摄成本。但是,丰都移民采取边迁边拆的政策,等到搬迁完了,县城已拆迁完了。听说湖南岳阳有一个小县因综合治理洞庭湖要搬迁,高立带人立马赶过去,谁知搬迁已经结束。

  拍摄地点最后敲定选在丰南县一处废弃的化肥厂原址,剧组将化肥厂厂房定点爆破,按照当年震后场景照片资料,将废墟模拟成微缩的震后“唐山”,再请从好莱坞归来的郝冰教授担任特技导演,再现灾难的动画。

  投资预算迅速超过原来的1000万元。高立通过自己在影视界的关系寻找投资伙伴,结果人家一听都婉言谢绝,理由很简单,古装电视剧因电视台购买价格高,投资可以超过1000万元,而现代剧投资超过1000万元,产出能有几何?况且,“灾难片”在内地电视业还无先例,特技能否逼真,销售价格与销售状况,一切都是未知数,一句话,风险太大。高立不仅没有找到投资伙伴,而且,原来准备投资30%的合作伙也畏难退出。高立狠了狠心,决定自己公司全部承担电视剧的投入。

  未开拍时争论纷起

  《唐山大地震》一开机,就受到唐山市领导和群众的高度关注,市委宣传部行诸文件,要求涉及的单位、部门密切合作,大力支持;唐山人民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群众演员自愿义务服务。原来计划将废弃的化肥厂拍卖给一家房产商,市上领导批示免费提供,暂缓开发,剧组优先;爆破费用达100万元,市上有关部门积极协调,说服施工方降了一半;高立一次乘坐出租车,司机一听是剧组的导演,坚决不收车费。唐山人民的热忱,使高立备受感动,他对剧组主创人员说:“我们一定要拍出精品,来报答唐山人民。”

  真实是灾难片的生命。然而,真实并非容易地让人们接受。一则贴在互联网上征集“必须愿意拍摄夜晚裸体戏”群众演员的广告,引起了广泛地争议。有人气愤地质问:当时人们睡觉都是一丝不挂吗?非要裸戏才能突出主题吗?导演此举是赚钱还是趋此走红?这是《唐》剧中第一个广泛的争论。

  事实上,“裸奔”是完全符号历史的真实。

  纪实文学《唐山大地震———剧痛中的城市》中有一段文字这样写:

  惨白的太阳照着废墟,侥幸活着的人们伫立在废墟旁发呆。有人手里捏着一只死鹅,不知撒手。更多的人赤身裸体,甚至忘了找件衣服遮身。……一个叫陆实的幸存者,回忆了当时从废墟中爬出来的人们:因为大都是光着身子从废墟里爬出来的,所以用什么遮体的都有。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分男女,都穿着宽袍大袖、长及脚面的外国睡衣,我知道这是从服装厂弄出来的出口服装;

  当年驻唐山空军某部服役的高岩回忆当年抢险时说:

  我们最先从身边的土堆里扒出一个小男孩,又从木梁下面拉出他那断了双腿的母亲。血,搀杂着墙灰土的人血,有生以来第一次沾上了我的双手,它黏糊糊的,带着一股刺鼻的腥味。我和两个老兵领着几个群众首先向村子里边跑去。跨过几处木头与砖堆,又越过半截断墙,眼前猛然闪出一具白乎乎的丰满女尸。两位直了眼的老人,正在院子里往裸尸上盖一条破被单。一问,新婚丈夫还埋在旁边的砖瓦中,我竭力控制住涌上大脑的热血,忙和大家奔上那座半人高的房堆,用双手疯狂地扒开了……

  显然,在生死攸关之际,生存远远大于羞耻。尽管如此,编导出于尊重,还是放弃了“深夜裸奔”的设想。

  第二个争论是语言问题,即剧中人应采用哪种语言对话。从趋近历史真实的角度,使用唐山方言最合适,但编导和剧组人员发现,被摄像机拍录下来的唐山方言,往往使一些悲情、严肃的场面变得滑稽,不符合剧情的需要。于是,剧中对白都变成了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第三个争论是血腥味太重。中央电视台获知《唐山大地震》开拍的消息,一度有购买的意向,看过片子后认为该片过于“血腥”。四川电视台影视频道在播出时,有观众认为场面惨烈,怪异,应标明“限制儿童观看”。高立认为:事实的确是这样,地震实际上就是那么残酷。这也是一种教育。唐山大地震的惨烈程度超过了战争。经历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同时又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县武装部长回忆说:“唐山大地震比起战争,可惨得多了。”

  当年身为空军抢险队员的高岩回忆道:

  玻璃、瓦片、钢筋很快就把双手划得鲜血淋漓。盛夏季节穿的凉鞋不断碰到钢筋上,脚裂开了一道道肉口子……我们竟觉不出疼来。有个群众手下扒出了一个蚊帐,我忙跑过去,按了按那个蚊帐,像皮球一样有弹性。这是人肚子!我忙把大家都喊过来,小包围圈里出现了四五双手,砖、瓦、木片、灰土纷纷飞向一边,很快那赤条条的大腿和热乎乎的身子就露出来了。几分钟后,一幅惊心动魄的惨景赫然出现在我们面前,只见两根水桶般粗细的房梁,紧紧地挤住了一个扁脑袋,两条胳膊蜷缩在胸前,不断地抽动着……我抢上去用力推开房梁,伸手搂住那个不规则的头颅,血水和脑浆顿时倾泻在我的军装上,染花了一大片。新郎在我怀中噗噗地直喘气,紫色的泥沙和血浆不断从口鼻中喷出来……

  可见,灾魔并没有因为人类的善良停止它那血盆大口。但是,编导还是按相关部门的意见,将“血迹”改为黑白的技术处理。

  无法回避的历史问题

  如果说“裸奔、语言、血腥”是技术问题,可删,可不宜,可改变,但如果表现地震工作则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特别是年初唐山籍作家张庆州的报告文学《唐山警示录》,首次披露了大地震前夕,曾有几位基层地震工作者准确地预报出灾难即将临头,他们向上级汇报监控数据时,却未得到足够重视。

  张庆州的《唐山警示录》给剧组带来很大压力。由于剧本前11集都是大震来临前的必要铺垫,地震工作者在震前的活动,就成为必须的不容回避的交待。

  高立认为:“我们认为地震不是哪个地震台或者地震工作者的问题,这是人类对大自然规律认识不足。唐山大地震之前,有几种代表性的意见。一种占绝大多数的意见是唐山大地震之前,邢台地震、渤海地震和海城地震已经把能量释放了,唐山近期不会有大地震。此外,地震工作者在海城地震和邢台地震中总结了一套经验———大震来临之前必有小震,小震之后有一个沉寂期,这个沉寂期越长,大震越激烈。但是唐山地震之前没有小震。”

  张庆州在《唐山警示录》中写道:1976年7月14日,在距唐山地震14天的时候,时任国家地震局副局长的查志远在唐山主持召开了“京津唐张渤群测群防经验交流会”。在会上,唐山二中的田金武老师指着自己绘制的“地震数据曲线图”告诉全国各地与会的近百名地震专家:大地震就在脚下,而与会的大部分专家都认为唐山不会发生地震。

  编剧关仁山把田老师的遭遇嫁接到虚构的地震工作者周海光(黄海波饰)身上。为预报地震,他从国家地震局到唐山任地震局局长,发现了大量可疑迹象并力排众议发布了一次临震预报,结果地震并没有来临。结果,当他再次向人们发出灾难将要来临的警报时,没有人相信他。在那个夜晚,周海光看到蓝色的地光闪过,随即大地颤抖开裂,他发出惊恐的呼号“地震了,快跑”,然而已经无济于事。

  关仁山做的另外一例“嫁接”是:把一位在自己身负重伤、亲人纷纷离去的情况下坚持救治灾患的女医生的事迹,“嫁接”到唐山市市长向国华(李雪健饰)的女儿(张延饰)身上。

  为了体现灾难之于人性的考验,剧本里还特意安插了“好人震坏了”和“坏人震好了”,以及警察和小偷被砸在同一废墟底下这样的片段……

  尽管这样,人们还是可以从电视剧《唐山大地震》里窥视到那个时代的一些真实信息:人们胸前别着毛主席像章;恋人们海誓山盟的时候要“向毛主席保证”;灾难过后,恐慌的人群一度想逃离废墟之城,弃废墟下的人于不顾;架着大喇叭的军车在撒落着砖瓦的街道上来回喊话……

  十年打造为求精品

  演员队伍是整齐强大的,男女一号是最具潜力的青年演员黄海波、张延担纲。西安姑娘张延刚度过蜜月就赶到唐山拍摄现场;扮演市委书记的李雪健大病刚好,看到剧本连声称好。在拍摄“看望孤儿”一场戏中,许多媒体记者赶来采访李雪健,李雪健怕干扰演出情绪,婉然谢绝,他穿着烂烂索索的戏装,单跪在废墟,热泪盈眶,当送走扮演孤儿的群众演员后,李雪健才和媒体记者见面。戏拍完了,李雪健兴犹未尽地说:“戏太少了,不过瘾。”

  在拍摄中,唐山人民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群众演员不要演出费,在排演“地震”中,他们一见解放军来了,不用导演说戏,眼泪哗哗地流下,甚至哭昏过去。所调用的解放军部队,已无当年的部队服装,剧务找到被服厂,幸好企业还保存一些当年的布料,就赶制了1000套,还不够用,只好用背心代替,背面印上”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字样。

  预算不停地增加,布置废墟场景,100万元撒进去就不见了;街道的霓虹灯、的士、群众的服饰都具有现代感,要改变就要花钱;原来计划住一家酒店,最后住了5家,把丰南县的酒店住满了;每次演出,大轿子车拉演员就花去1个钟头30分钟,仅演完他们洗一次澡就要4个钟头。

  一般的电视剧只需一个美术就足够了,《唐》剧就用了4个,1∶1的假砖做了3万块,预制板做了2000多块,小砖(真砖的八分之一)做了30万块,花了半年的时间做成了唐山的微缩场景。

  《唐》剧需要大量的特技制作,湖水、地裂、断肢……都是特技。西影的《大爆炸》的特技100秒,算是最长的,而《唐》剧做了40多分钟,100个特技师做了1年,比原来预算的时间多了半年,仅青蛙、蛇等动物,10个特技师就做了6个月,《唐》剧的特技可以说中国电视剧所未有的。到了这个地步,高立心里很清楚,现在不是盈利的问题,而是少亏多少。他坚持“要做就做好做精,把特技做到无痕的最高境界”。如果贪图利润,图快图省事,他自然不会这样舍得花钱。

  十年磨一剑,2005年9月,《唐》剧前后用了9年时间,终于拍出,总投资1600万元,超出预算600万元。电视剧投入产出的规律是,现代戏超过1000万元,就无利润可言了,高立获得的只有社会效益。

  刚开始播映突然叫停

  《唐山大地震》拍出后,高立精神重负减去许多,把片子让唐山的作家一看,作家们精神为之一振,认为这是为纪念唐山大地震30周年奉献的大礼。

  西安、四川、安徽等地方电视台纷纷购买了《唐山大地震》播放。四川影视台播出后调查,收视率上升。西安是高立的家乡,西安电视台播放到第五集时,国家广电局突然叫停。听到这消息,高立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原来,地方地震部门对艺术作品《唐山大地震》提出了异议,上报国家地震局。国家地震局很认真地组织部分熟悉唐山情况的老同志老专家观看了电视剧《唐山大地震》,并进行了座谈。

  专家的意见大致有以下五点:

  一、体裁模糊。谓《唐》剧涉及的地震部门、地震地名都是用真实称谓,震前监测和预报过程又具备纪实性的特点,而人物、情节又是编造、杜撰的,显然不符合纪实性影视作品的要求;

  二、突显唐山地震预报这一敏感问题,采用虚构情节、夸大事实的手法,把地震预报工作简单化,戏剧化;

  三、对地震预报水平,地震工作的描述严重失真,从剧情设置到人物对白都将地震预报问题简单化、片面化;

  四、部分剧情偏离历史事实;

  五、夸大地震宏观异常,违背客观实际,如青蛙乱爬、老鼠狂奔、鸟群蔽日等。进而预测出《唐》剧公映后可能引发的三个问题,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禁播《唐》剧,“在更改片名不以地震事件为背景的前提下,删改《唐》剧中失实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情节方可播映”。

  不同的观点与声音

  与此同时,唐山文联《唐山文学》杂志社也召开了作家、艺术家座谈《唐》剧的座谈会,意见归纳有三点:

  一、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描写大地震的电视剧,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的主旋律,像《亮剑》非常有英雄气;

  二、《唐》剧拍出了气势,拍出了真情,给人以力量,以鼓舞,为这类题材影视打开了新局面;

  三、剧中地震预报把握妥帖,地震预报有着特殊性和复杂性,如同东南亚海啸一样,而《唐》剧把握得好,在荧屏中第一次出现地震工作者的艺术形象,周海光的精神是广大优秀地震工作者的缩影。预报争论可能有这样那样的出入,但给人以本质上的真实,效果很好,让我们感到他们也是英雄。

  两种观点截然不同。科学工作者把电视连续剧《唐山大地震》当做纪录片或纪实片了,这是形成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的基础。艺术作品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经过作者提炼、加工,塑造出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这个艺术形象可能像你,也可能像我。即就是最为轰动的《泰坦尼克号》,也是虚构出一对男女的离奇爱情来展现沉船的灾难,文艺工作者不可能是“百事通”,对地震工作了解得非常的精到,如同战争片一样,如果描写淮海战役,也只能选取最激烈最精彩的一个“面”来展开,电影和电视片不可能挨天拍摄。在军事家看来,其中破绽也是很多,这也许是影视行业的遗憾。

  然而,唐山市的群众看了《唐》剧以后,认为“震前的确有异常情况”,还拍得不够惨烈,“有粉饰之嫌”。

  《唐山大地震》的停播,使“第一个吃螃蟹”的高立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代价无疑是沉重的。他的好友、剧组摄影叶宗义劝他:“你已尽最大努力,已经问心无愧。”编剧关仁山陪着高立到有关部门陈情协调,最后,还是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意见,将《唐山大地震》的片名改为《唐山绝恋》。独立的汉字只是一个空壳,当赋予其内容时才能显出自身的价值。片名的改变,使一部灾难片变成了爱情片,使人感觉到一种莫名的惆怅和无奈。

  再次公映留下许多思考

  片名虽然改得不甚理想,毕竟通过了国家播映程序。

  从《唐山大地震》到《唐山绝恋》,从禁播到公映,给人们留下许多思考,我们还需要拍灾难片吗?今后的灾难片该如何拍?如何把科学与艺术统一在一个平台上?……

  12月20日,改名后的《唐山绝恋》将在广州电视台播出;22日在西安电视台播出……

  从剧本形成到即将的播映,我们感受到了高立与剧目诞生的艰难,感受到理解与宽容的宝贵。因为,理解与宽容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本版剧照均为资料图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