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吴莹莹事件,我们该反思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6日14:31 浙江在线

  吴莹莹――在校的美女大学生、跨国公司亚洲区副总裁、年薪不低于50万、拥有100项发明3项专利,是世界顶尖的机构ACM主席团第一个中国人。这是日前北京师范大学通过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展现了一个几近“完美”的大学生形象。

  但是,随着近几天媒体对吴莹莹“高大全”形象的大幅报道,网上的质疑也不断增多,而经过记者调查,证实这些质疑并非空穴来风――吴莹莹从来没有说明这100项发明是什

么;3项专利中有一项申报并未通过;她也并不是ACM主席团的成员,至于跨国公司亚洲区副总裁,“这个公司亚洲区目前只有吴莹莹一个员工”。于是,吴莹莹究竟是天才少女还是造假高手,该事件究竟是成功典范还是虚假炒作,一时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或许,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形象包装无比重要,“注意力”就意味着成功意味着财富、荣誉的眼球经济时代,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企业,要完全厘清真相与假象、事实与想象之间的关系原本就是困难,乃至不必要的。比如,时下的求职或招聘,当事双方,谁可能完全没有一点炒作、策划的成分呢?

  但问题是,这里的界限或者说“度”――客观反映与炒作之间以及谁更有权反映还是炒作之间的度――究竟是什么?显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吴莹莹事件”留给了我们许多值得玩味的思考:如对于反映与炒作之间的界限,我们应当留下这样的反思:为了昭示业绩、成功,个人诚然有权美誉、渲染甚至夸张自己,但你至少不可以把“无”说成“有”、把“不”炒成“是”,否则,那就不止是炒作不实,弄不好甚至是弄巧成拙、自取其辱了。关于这一点,我想无论是对于既有的成功人士,还是对于象吴莹莹这样初出茅庐而且确实天资非凡的准成功者,都应该是有效的。

  而对于谁更适合反映还是炒作的问题,一个不得不面对的反思又是:对于象大学这样的教育学术机构来说,大肆进行新闻炒作、包装尤其是拿自己的学生作道具进行炒作包装,是否恰当、合乎其身份伦理、道义形象?当然,我们知道时下大学生就业难、各大学间的生源竞争激烈,因此无论是出于为在校生树立榜样,还是展示学校形象的考虑,宣传一名典型学生,都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如果这样的典型宣传,逾越了真实客观的边界,比如明明是新闻发布会,却不能对新闻的真实准确性负责,那就不是可以和应该理解的了。更重要的是,作为“人文渊薮”“精神堡垒”的大学,一时的表面学绩重要,还是永恒内在的品格更珍贵,是否值得为一时的学绩而草率永恒的品格?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到媒体报道的另一则和大学有关的造假新闻:为了能通过教育部门组织的本科评估,一些高校掀起一股“评估造假运动”――“把原本没有的规章制度造出来,把原本没有的工作成绩造出来,把从未改革过的教学改革成果造出来,把从未搞过的学生座谈记录造出来,把没听过课的听课记录造出来,把没有过的教案、讲稿造出来……”为此,有大学教师忧叹:“太伤人了,伤的是学校内在的精神,这个可能暂时看不到,但要多久才能恢复过来?”同样,对于主导了吴莹莹事件的大学,我们也有必要追问:“违背真实的为学生‘造神’,是否也太伤人了,如何恢复?”(《中国青年报》12.14)

  当然,也许有人会反过来这样说,既然造假如此普遍,不仅大学而且社会的许多方面都在热衷于造假、炒作,多一个吴莹莹事件有能怎样?事实也许确实如此,但是,大家都造假,就是我们应该认同、附和它的理由么,鲁迅先生说得好:“从来如此,便对么?”,更何况,造假炒作泛滥,不恰恰反证了事实真相的严重匮乏和可贵吗?既如此,是继续追捧追逐浮嚣无原则的炒作让人真相隐没,还是勇于以真实作笺,为我们守护一份“诚之者”的心灵空间,无疑值得慎重掂量。


作者: 张贵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