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汲取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营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7日01:36 大江网-江西日报

  ■本报记者陈建荣

  专家简介:郭齐勇,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际中国哲学会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代表著作有《文化学概论》、《熊十力思想研究》、《郭齐勇自选集

》、《儒学与儒学史新论》、《中国哲学史》等。

  话题引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在我国传统智慧中,有着丰富的可资汲取的和谐文化资源,怎样创造性地转化我国传统的和谐智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围绕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院长郭齐勇教授。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文化

  记者:有人说,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请你谈谈建设和谐文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郭齐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而和谐文化的建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指的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提倡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现实中的不和谐、不协调问题。各国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发展中的不平衡现象和地区、行业、城乡、贫富的差异问题,但一定要有一种自觉,即不断地克服或调整不平衡或过于悬殊的差异。现代化的另一个挑战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上,即资源、环境、生态的问题,也就是在现代科技的背景下,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我们所应对的不和谐,是人与天地自然或生态环境的不和谐、人与社会他者的不和谐、人与内在自我的不和谐。这些不和谐实质上反映了文化的不和谐。文化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或生存样态的反映。和谐的文化可以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内在自我的关系。

  一个社会缺少了和谐的文化,就会充满紧张、冲突和争斗,人们的道德水准和价值观念也会相应受到影响。反之,一个社会建构起和谐的文化理念,则可以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和道德上的支撑,可以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培养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并最终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

  在我国传统智慧中,有着丰富的可资汲取的和谐文化资源

  记者:在我国传统智慧中,有哪些关于和谐思想的观点和主张?

  郭齐勇:我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宝库中有着大量的和谐思想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人与天的关系上,我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天、地、人、物不是各自独立、相互对峙的系统,彼此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同处于一个充满生机的气场或生命洪流之中。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道、天、地、人是宇宙间四种伟大的存在。孔子倡导“仁”的精神,“仁”就是“天、地、人、物、我”之间的生命的感通,是“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价值理想。《周易》讲“保合太和”,把宇宙看作是整体圆融、广大和谐、旁通统贯的系统。《中庸》主张“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我国传统智慧主张人与自然万物,如草木、鸟兽、瓦石、山水,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古代的《月令》,特别重视人对动物、植物、山川的保护,涉及季节与人之养生、渔猎、伐木、农事的关系。古代在“贵生”、“尊生”即尊重人的生命并“养生”的同时,亦重视人生存之自然环境。宋代儒者讲“人与天地万物一体”,讲仁爱之心遍及鸟兽、草木、瓦石,讲“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所以,中国的人文精神不与自然相对立,不会导致一种人类中心主义以及对自然的宰割、占有或无视动物、植物的存在;相反,它讲求的是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己”与“人”的关系上,孔子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就自己是在成就别人的共生关系中实现的。成就自己,同时必须尊重别人;不尊重别人,也不能成就自己。

  在人与自我的内心的关系上,道家主张身心神形的合一与超越,由此而建立起道家特有的修养论、境界论。孟子强调与天地同流的浩然之气在身体内的流衍,并表现于四肢、容颜。

  创造性地转化我国传统的和谐智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记者:怎样汲取传统和谐思想的智慧和营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郭齐勇:我国古典的和谐智慧并不是否定对立、抹杀矛盾的智慧,而是主张以和谐来化解矛盾。西周末年史伯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哲学论述,《周易》乾卦彖辞的“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的论说,和孔子所言的“君子和而不同”,都表达了在社会政治和人际关系中对于多样性原则的尊重。宋代思想家张载更是将“和”的思想发展为一种辩证原则:“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矛盾和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将对立转化成统一,将矛盾转化成和谐,才能真正成就大德大业。中国哲学尚“和”弃“同”的思想资源,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重视和发掘中国传统智慧中的和谐思想的资源,决非要鼓吹全面复古,全盘照搬古代文化的整套东西,更不是试图以中国固有的传统去对抗、抵制现代的文化。我们提倡以批判继承的态度、多元开放的心态,对传统智慧的和谐思想资源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可以从中国传统的天人和谐精神和仁爱精神中汲取营养。先秦的儒、道各家都很重视天与人的和谐,这种天地一体、人我感通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对于防治今天的“天”、“地”、“人”、“我”相疏离的“现代病”具有极大的启发价值。至于以孔子的“仁爱”精神为代表的中国人文精神,更是将“仁”视为人的内在道德自觉和人的本质规定性。“仁”是“天”、“地”、“人”、“物”、“我”之间的生命的感通,又是“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价值理想。这种价值理想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忠恕”之道作为主要内涵。这可以推广为人与人之间及国家、民族、宗教、文化之间的相接相处之道,乃至人类与动植物、人类与自然的普遍的和谐之道。另一方面,我国传统的礼乐思想可以为和谐文化的建设提供借鉴。我国历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而传统的礼乐文化中,蕴涵有大量的和谐思想,可供今天参考和借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