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科技创新为海东地区林业生态建设注入活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7日07:56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日前,记者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马场垣乡的山野沟壑中看到,山杏、沙棘、旱柳等树木生长茂盛,过去这里寸草不见的荒山秃岭如今已被多种乔木、灌木、野草所覆盖。地区林业局技术人员刘明星介绍说,在传统意义上不宜造林的土地上种植的树木长势能这么好,全靠种树时采用了汇集径流整地、GGR育苗、造林等林业科技推广技术。

  建设比较完善的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海东干旱山区植被稀少,种植物成活率较低。为此,全区以不断增加造林科技技术含量作为重点,将先进适用的林业新科技手段应用于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为全区林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保障。

  在造林中,海东依据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选择符合本地区生态建设和科技造林的适用技术和治理模式。在采取提前整地、适地适种、乔、灌、草结合营造混交林等常规性科技措施的基础上,采用抗旱乡土灌木树种育苗、造林技术;西丰杨示范造林等科技推广项目。其中,推广汇集径流整地技术2.3万亩,通过最大限度地将有限的天然降水汇集起来,蓄入树坑内,有效提高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采用地膜抗旱造林技术7500亩,通过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苗木根系周围水分,有效缓解因干旱及时得不到雨水而使苗木提前死亡的现象,提高了苗木成活率,还可使苗木根系保持一定恒温,迅速生根生长;采用GGR育苗、造林技术,有效促进了苗木根系的发育,增长了苗木生长高度,统一了种子发芽时间,提高了成活率。

  同时,全区还积极建设省级乡土灌木树种驯化繁育基地,在互助土族自治县曹家堡育苗40亩;平安县古城回族乡造林200亩,成活率达70%以上。并在互助县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国家级科技推广示范点建设,推广综合配套技术,使各树种平均成活率达到了82%。目前,全区共建立县级科技推广示范点12处,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编辑点评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这对于农业人口集中的我省东部干旱山区来说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有效地在干旱、高寒、水土流失严重的河湟山区增加造林的成活率?海东地区各级林业部门在实施生态建设中总结出的答案是:要坚决依靠科技创新。他们这种勇于探索、创新从而走出一条符合我省干旱山区造林绿化模式的做法值得全省林业部门乃至全省各行各业借鉴。(作者 王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