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借农具诉说大地、农民的命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7日08:39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这本《太平风物》,冥冥之中,我期盼了许久。山西吕梁、安徽蚌埠,中间隔了多少山水啊,我没有在地图上量过,当我在书中看到那些高低长短,名字叫镢、锄、犁、扁担等的“家伙”,我苦涩地笑了。

  我的故乡,农具一律称为“家伙”。它们敦实、本分地靠着墙站着,或者躲在门口,或藏在麦囤里……岁月更迭、日月不惊,它们似乎成了家里的重要成员。它们和先辈一样

忍受过饥饿吧;它们可能也目睹了日常生活的变化。春夏秋冬,寒暑白露,先辈们和这些“家伙”们都一起历经了艰难的日子。

  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农具也一样披星戴月,食风饮露。父亲常用的“家伙”是扁担,母亲用的是镰刀。

  母亲挥舞着镰刀将麦子割完,父亲用扁担挑到麦场上,我们兄弟俩用连耞狠命地捶打麦子。一年的口粮,全倚赖镰刀、扁担、连耞完成,没有了它们的襄助,还不知道要费多少汗水。

  那些年头,我们站在地里扶着铁锹,昂着脑袋,眼巴巴地望着城里,遥想着外面精彩的世界。经年之后,我们发现,离自己的心最近的不是城市,而是有着麦芒香、稻花香的农村,那才是我们的根所在。

  可是,乡村离我们也很远了,那些水车、连耞啊,那些暗藏着麦香的镰刀、石磨啊;还有忠诚敦厚的耩子(耧子)、耕牛,何处去了呢?

  无处可寻,它们早已躲进了乡村记忆的深处了。

  这些寻常的农具,生平第一次脱掉了“农装”,作为故事的主角,“粉墨登场”,可要感谢一个叫李锐的人。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王祯农书》,便喜欢上了“太平风物”的书名。再一个偶然的机会,缘于另外一本《中国古代农机具》的小册子,就动了念头,写下了这十六篇农具系列小说展览。

  这十六篇小说,是以传统的农具为意象,将大地、农民、农具与人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作者是想保留一份乡村的记忆化石呢,还是想探索一种新的文体写作;抑或是唤起人们对落后农村的同情和哀怜,但是,他又说“我必须事先说明,廉价的道德感动和残酷的现实虚假的诗意置换,不是这次展览的目的”。对于那些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家伙”们,任何怜悯和同情,都显得颇为单薄,甚至虚伪。它们的装载被重重的时间压着,不歪不斜,稳稳向前走着。

  (丁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