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生活成本”与“芝麻开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7日20:00 光明网
徐迅雷

  此时如果哪位市民成箱成箱买食盐回家“以防将来涨价”,那肯定傻得不轻。

  进入11月以来,一场波及全国的粮油价格上涨摆在老百姓面前,比如北京食用油和面粉的价格,涨幅超过10%;调查表明:84.0%的人深感生活成本今年高于去年(12月11日《中国青年报》)。

  有人无动于衷,有人惴惴不安,因为不同阶层的人对粮油价格上涨的感知度是不一样的。说原因也简单:不同富裕程度的人,他们的“恩格尔系数”是不一样的。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真的蛮天才,他在一个多世纪前就提出:一个家庭收入越少,总支出中用来购买用以维持生命的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大。“食用支出额”除以“消费总支出”,就构成了“恩格尔系数”,至今还是判别富裕与否的有效指数。穷人的一点收入主要用来购买食物,所以粮油一涨价,就是“冬江水寒穷先知”。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粮油价格上涨往往有复杂的市场因素,无论它是不是“恢复性上涨”。若是真正的“恢复性上涨”,那么在这个“利弊循环”中,农民就会从粮价上涨中得到实惠,不再是“谷贱伤农”之类。而相比于粮油的“显性涨价”,其实更厉害的是上学、治病、购房等方面的“隐性涨价”。有学者从积极的层面估计:“无论从政策上还是市场作用的自然周期性来看,物价都还要上涨。这种上涨是经济开始走向复苏、走向新一轮繁荣的一个重要象征,所以并不是一个可怕的事情。”或许,由是观之,我国进入“高成本时代”不是不可能。但学者的理性与百姓的感性往往不一定“同步”,早在年初,中国政府网一项调查就表明,本年度百姓最关心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中,“物价水平”就进入了前10位,可见普通百姓是希望物价波动不要太大的。

  在经济层面,我们要预防“物价上涨的多米诺效应”诱发通货膨胀;在社会层面,我们要努力减少城市穷困阶层的“出血”——这,就需要政府及时出手,用看得见的手予以调节,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就是为穷人的生活成本减压,需要政府的“芝麻开门”。这也是“穷人经济学”的社会性意义。

  好在政府的行动还是比较迅速的。比如,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就紧急发文,发挥临时存储粮对市场的调节作用,以临时存储粮的销售来稳定粮价、干预上涨。一些地方政府也迅速行动起来,上海就决定增购4万吨食用油,以平抑食用油价格,这样的效果往往就是“立竿见影”。还有地方政府早在若干年前就建立了“弥补机制”:当粮油涨价对困难群体有明显影响的时候,直接发出补贴。这样的“两手抓、两手都硬”,是一种重要的制度性保障。

  一个善治的政府,就是要在制度层面真正体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而和谐社会的根本基础,本身就要求制度必须体现社会正义,充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在再分配阶段缩小“初始禀赋”差异所造成的不均。政府弥补困难群体——尽管这些“补贴”的经费来自纳税人,但相信纳税人对此不会有什么意见。真正的公民社会,就是会对困难群体认真负责的社会。整体福利惠及困难群体,降低他们的生活成本,以共享和谐社会的和煦阳光,这是公民社会的应有之义。希腊哲人伯里克利说得好:“一个只关心自己事务的人,我们认为他是一个无用的人,只有既关心自己又热心国家整体福利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公民。”

  给予困难群体的帮助,对于政府来说是责任;从困难群体的角度看,获取政府的帮助,以获得免于生存恐慌的自由,这本来就是自己的一种权利。而权利从来都是神圣的,政府官员不能把自己的“访贫问苦”当成是一种施恩,同理,困难群众也不能把来自政府的帮助看成是一种恩赐。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政府才能正本清源,准确定位“公共目标”,否则,粮油涨价之类的经济社会问题,就会像挥之不去的幽灵,弄得人们永远难以安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