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厦门特区建设25周年组稿:“和谐”两字最为耐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8日10:40 新华网

  

厦门特区建设25周年组稿:“和谐”两字最为耐品

  从鼓浪屿日光岩鸟瞰厦门经济特区(12月16日摄)。厦门2006年生产总值预计将达到1160亿元。在以年均超过18%的快速增长25年后,厦门从中国经济版图中无足轻重的海岛小城,崛起为初具雏形的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从海岛小城到区域中心城市

  新华网厦门12月17日电(记者卢志勇裴闯)上个月,台湾光电企业巨头之一的东元集团,在海峡西岸的厦门正式组建厦门东元光电有限公司,计划在这里投资5000万美元,年产200-300万台液晶电视。短短一两年时间,包括“东元”、“友达”、“中华映管”在内的台湾光电企业四大巨头中的3家已接踵而至,在厦门投下巨资。

  一个以厦门市为中心,辐射漳州、泉州、福州乃至整个海峡西岸的光电产业基地即将在这里形成。据了解,仅平板显示器一项,每年在厦门形成的产值规模就可达800-900亿元人民币。

  相隔不到几天,厦门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总投资达148亿元人民币的腾龙芳烃年产80万吨PX(对二甲苯)项目和翔鹭石化年产150万吨PTA(纯对苯二甲酸)二期项目在海沧开工兴建。未来两三年内,这两个项目将实现年700亿元人民币的生产规模,厦门将成为世界级的芳烃系列产品制造中心和中国最重要的PTA生产基地。

  种种迹象显示,经过25年的建设,厦门已成为“投资乐园”,吸引着数量越来越多、层级越来越高的海内外投资者。

  地处台湾海峡西岸的厦门土地面积只占福建省的1.3%,人口只占6%,但其GDP、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和进出口贸易却分别占福建全省的15.7%、26.6%、24.9%和50%。厦门大学城市管理专家林衍超副教授认为:“北到浙江温州、南至广东汕头,厦门已逐步显现出区域中心城市所具有的影响力。”

  记者从厦门市统计局了解到,厦门2006年生产总值预计将达到1160亿元人民币。在以年均超过18%的快速增长25年后,厦门从中国经济版图中无足轻重的海岛小城,崛起为初具雏形的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

  1981年厦门特区开工建设时,面积只有2.5平方公里。1984年中央作出决定,厦门特区从2.5平方公里扩大到全岛的131平方公里。1989年国务院又批准厦门市所辖的海沧、杏林设立台商投资区,这是大陆首批获准设立的台商投资区。随后,厦门集美台商投资区也获准设立。由此,厦门特区已扩至1569平方公里,形成了经济特区、台商投资区、保税区、经济开发区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特区建设带来了厦门经济的起飞。据了解,厦门市的GDP、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总收入从1981年的7.41亿元、10.07亿元、1.95亿元分别预计增长到2006年的1160亿元、2430亿元、268.69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超过18%、24%和22%。

  随着“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写进国家“十一五”规划,厦门迎来了吸引更多外来投资、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

  

厦门特区建设25周年组稿:“和谐”两字最为耐品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正在加紧建设(12月15日摄)。翔安隧道全长约9公里,其中海底隧道5.95公里,是厦门第三条对外出岛通道,兼具公路和城市道路双重功能。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不久前福建省公布的《“十一五”临港重化工业发展及空间布局专项规划》提出,厦门湾将建设成规模总量较大、技术领先、带动作用强的临港工业集聚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中心。

  厦门市委书记何立峰说,经过25年的建设,厦门特区已经在体制、机制、开放、产业、港口、对台、环境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可望到2010年构建起海峡西岸强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航运物流中心、旅游商贸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和对台交流合作前沿平台,基本建成现代化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

  “我拥有地球上最美丽的家”

  新华网厦门12月17日电(记者李慧颖)采访潘威廉先生是在他厦门大学的家里。自从1988年来到厦门,潘威廉先生就一直住在这间面朝大海的寓所里。“这是地球上最美的家。”潘威廉说。

  1988年9月,32岁的潘威廉从美国瓦尔登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后,带着他的妻子和孩子们从美国来到厦门,在厦门大学任教至今。1992年他成为福建省第一位取得中国永久居留权的外籍人士。

  潘威廉1978年曾在美国驻台湾空军基地服役过两年,这段经历让他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潘威廉知道四分之三的台湾人来自福建的时候,就决定到大陆去看看。“后来,我不仅去了福建,还成为福建第一个永久居住的外国人。”

  潘威廉回忆,刚来厦门的时候,厦门虽然已是中国的经济特区,但环境却并不好。“街道窄小破旧,整个厦门只有三条公共汽车线路,还常常停水停电,要用提桶从山上提水下来。”

  潘威廉在厦门生活了十八年,亲历着厦门从一个海滨小城到国际化花园城市的飞速发展,他出了一系列介绍厦门、福建的中英文书,向外国人介绍他生活的这座城市。他的很多美国朋友来到厦门,看到环岛路的碧海蓝天、鼓浪屿的海上花园、筼筜湖的璀璨夜色时,都会由衷地赞叹:“真美!”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为厦门感到骄傲。”潘威廉说。

  现在潘威廉一家已经把厦门当成自己的家了,他的小儿子马太来厦门时才刚出生,如今已是个快上大学的小伙子了,问他念完大学有什么打算,马太说:“上完大学就回家。”潘威廉在一旁解释说:“他说的‘家’是指厦门。”

  作为厦门大学工商管理教育中心的教授,潘威廉一直承担着MBA课程的教学工作,也是中国高校最早引进的MBA课程外籍教师。他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义:“我不但有地球上最美丽的家,还有最好的工作,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地球上五分之一人口的生活得到了改善,我在厦门所做的工作,让我有幸目睹并参与了这个伟大的经济奇迹。”

  延伸阅读:

  厦门:此中乐 不思归

   LED夜景工程扮靓妩媚厦门

  优美环境博得境外投资者青睐

  厦门吸引越来越多海内外投资者

   “和谐”两字最耐品——易中天品厦门

  新华网厦门12月17日电(记者许雪毅裴闯杨步月)在厦门生活了十多年,尽管对闽南特有的功夫茶不太擅长,易中天还是习惯把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在品读了中国众多城市之后,易中天对厦门的最新评价是:和谐。

  17日,在厦门经济特区筹备建设25周年庆典之际,记者采访了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请他解读自己所在这座城市的性格。此前,他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论坛”栏目开办“品三国”等系列讲座,成为中国文化圈炙手可热的“学术明星”。

  易中天不是厦门“土著”,但对厦门,他早就“有话说”。1992年易中天来到厦门大学执教,在5年后出版的《读城记》中,他品评厦门的点点滴滴,得出个结论:厦门是美丽温馨的岛。他说:“厦门人整个地就是生活在一个大花园和大公园里。”

  作为一个近现代以来才兴起的城市,易中天认为,厦门的经历不乏戏剧性,从海岛渔村到通商口岸,从海防前线到经济特区,这个偏于东南一隅的小岛,一路走来,波澜不惊。对此,易中天认为,“和谐”两字最耐品。

  易中天说:“厦门不会为了发展经济牺牲环境,总是讲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头并进。”这在现实生活随处可以找到例证:为了保留一棵大榕树,环岛路“优雅地拐了个弯”;为了留出大片绿地让市民休闲,取消了原本打算建的大楼;为了给居民提供便利,把原本用于改善交通的道路同时变成了开放的公园。易中天说,厦门人维护、建设自己的城市,就像装修、打扫自己的小家。

  易中天对厦门人的良好素质赞赏有加。他说,不用提醒,厦门人会在公共汽车上让座,在一米线后排队,把废弃物一路带着直到找到垃圾箱为止。厦门人对待“外来人口”,就像对待邻里街坊。外地人来到厦门,常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久而久之便爱上了厦门。

  在易中天看来,厦门“海上花园”的称谓,其涵义并不仅限于自然风光。厦门人的性格,总体上说比较温和;厦门人的作风,总体上说比较文明;厦门的人际关系,相对而言比较和睦。“良好的市民素质的养成与和谐的城市氛围的营造,在厦门已经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无须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运行,其他城市无法照搬,但可以学习。”

  厦门的土味、洋味、台味

  新华网厦门12月17日电(记者许雪毅裴闯杨步月)作为中国最早开放的五口通商城市,厦门“洋”名在外,却不妨碍它举手投足间散发出闽南金三角特有的“土”气息,而地处海峡前沿、台商云集,又给这个颇具包容性的城市带来了浓浓的“台味”。

  

厦门特区建设25周年组稿:“和谐”两字最为耐品

  台商张至强(左一)在厦门台湾农产品集散中心向消费者推介台湾水果(12月12日摄)。厦门2006年生产总值预计将达到1160亿元。在以年均超过18%的快速增长25年后,厦门从中国经济版图中无足轻重的海岛小城,崛起为初具雏形的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在厦门最繁华的中山路,每个周六周日晚上,68岁的庄相敬都会带着他的“厦门五缘歌仔戏剧团”到步行街公演。巨幅广告牌上穿着洋装的外国模特与身着传统戏服浓墨重彩出场的演员相映成趣。记者看到,拎着大商场购物袋的女子、吃着闽南特色春卷的小孩,还有拿着相机“猎艳”的外国游客,很多被吸引过来,或长久停留,或看看就走,人来人往中,“土腔土调”的表演前总能维持上百个观众。

  庄相敬告诉记者,歌仔戏是闽台特有的戏曲品种,老厦门人爱听,台湾同行也爱来交流。现在到繁华的商业街演出,“可以让更多人了解闽台文化”。

  中山路及其附近一带可以说是厦门种种风味的高度浓缩。崇尚西方情调的,乘坐观光电梯到“必胜客”享受比萨饼的异国美味;养成中式口味的,迈进厦门百十年的“黄则和”与“吴再添”老店,来一碗花生汤、面线糊或“土笋冻”。而对书籍情有独钟的人,可以到大陆唯一的台湾图书专卖店--厦门台湾书店翻阅百分百的台版书籍。书店总经理申显扬告诉记者,店里现有台湾书籍3万多种20多万册,365天天天营业,许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足足可以消磨一段“台味”盎然的时光。

  

厦门特区建设25周年组稿:“和谐”两字最为耐品

  厦门某酒店的两位服务员穿着圣诞服装迎接顾客(12月16日摄)。作为中国最早开放的五口通商城市,厦门“洋”名在外,却不妨碍它举手投足间散发出闽南金三角特有的“土”气息,而地处海峡前沿、台商云集,又给这个颇具包容性的城市带来了浓浓的“台味”。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而沿着中山路往轮渡的方向行走,可以望见鼓浪屿。600多台钢琴、1000多座风貌建筑使得兼具“琴岛”和“万国建筑博物馆”之名的鼓浪屿“洋”气十足。而不经意间,又能瞥见闽南风格的飞檐翘角,碰到一些在榕树下泡功夫茶的厦门老伯,有一搭没一搭说着闽南话。“洋气”“土味”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对于喜欢台湾贡糖和金门高粱酒的人来说,到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转转是个不错的主意;而在厦门和平码头,众多台胞往来其间堪称一景。据悉,厦门-金门这条两岸之间的“黄金通道”出入境旅客总人数今年有望突破60万人次。

  在地处厦门江头的台湾街,经营石材生意多年的范国恩是厦门6万多名台商台属中的一员,一年中有11个月在厦门。谈起厦门的“台味”生活,他感觉就像在家一样。他说:“厦门是一个开放的城市,独具特色,又兼容各种风味,惹人喜爱。”

  延伸阅读:

  “厦门让我感觉很亲切”——台湾游客眼中的厦门

  厦门鼓浪屿:四千多户居民有六百多台钢琴

  厦门人说厦门

  新华网厦门12月17日专电(记者沈汝发、李慧颖)厦门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在25年的特区建设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且听三位具有代表性的厦门人如何说。

  “五层以上的楼房都是设立特区以后盖的”

  讲述人:范寿春,80岁,4岁随父母到厦门定居至今。

  解放后,由于厦门和台湾很近,是“前线”,所以厦门变化不大,原来只有三层的楼房,后来屋顶再加一层,勉强算四层。五层以上的楼房都是设立特区以后盖的。

  过去只有梧村火车站往鼓浪屿方向叫市区,其他地方都是农村,包括后来首先设立特区的湖里区。特区1981年刚建时只有2.5平方公里,现在已经有1500多平方公里了。

  厦门是一个岛,1955年才建成第一条厦门海堤,是当时唯一的通道;1991年时有了第二条通道--厦门大桥;1999年第三条通道--海沧大桥建成;现在正在建设翔安隧道。另外,厦门原来没有机场,外宾来访都要到漳州军用机场转坐汽车,1983年,厦门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航空公司。

  “厦门是一个适合创业和生活的城市”

  讲述人:刘标生,34岁,1994年到厦门工作。

  厦门是一个适合创业和生活的城市。厦门聚集了许多技术人才,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都很好。

  我在一家生产液晶电视的台资企业工作。厦门有很多配套的厂家,譬如厦华、厦新、万利达等,元器件供应商、配套的模具厂、五金厂也很多,台湾最大的液晶显示器厂商友达光电也在厦门投资设厂,整个生产链非常完整。

  厦门绿化好,有山有水,空气清新,生活节奏也不快,比较悠闲,周末开车带着家人在环岛路走走,很舒服。

  厦门市近年来先后获得“中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和“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在厦门工作和生活的确是一件很享受的事。

  “我拥有地球上最美丽的家”

  讲述人:潘威廉,定居厦门18年的美籍教授。

  我拥有地球上最美丽的家!中国是世界上最美的国家之一,厦门是中国最美的城市之一,而我所在厦门大学的这间海边寓所,又是厦门风景最独特的地方。

  1988年9月,32岁的我在美国瓦尔登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后,带着妻子和孩子从美国来到厦门,在厦门大学任教至今。1992年成为福建省第一位获得中国永久居留权的外籍人士。

  刚来厦门的时候,厦门虽然已是中国的经济特区,但环境却并不好。街道窄小破旧,整个厦门只有3条公共汽车线路,还常常停水停电,要用提桶从山上提水下来。

  我已在厦门生活了18年,亲历厦门从一个海滨小城到国际化花园城市的飞速发展。我出了一系列介绍厦门、福建的中英文书,向外国人介绍这座城市。我为厦门感到骄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