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王清:送温暖应带着一身歉意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8日14:05 东方网

  年末岁终,两节将至,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纷纷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把党的关怀、社会关爱和各界干部群众的关心之情送到城乡弱势群体的家里。做法当然予以肯定,只是方法值得改进。要让受赠对象暖在身上,更要暖在心上。

  传统的送温暖方式,多由领导带队,有关部门和捐赠单位头头脑脑跟随,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轰轰烈烈地向社区和村组进发。车厢上张贴或悬挂着标志,张扬着“爱心

伟绩”;捐赠的衣被、粮油什么的也用红绸扎系着,红晃晃的耀人眼睛;领导同志必定拉住困难群众的手嘘寒问暖,久久不放——好给摄像、摄影记者留下足够的时间。随之,电视里、报纸上满是领导爱民如子的镜头和受赠对象眼含热泪的特写,送温暖活动宣告圆满成功。

  这种大张旗鼓的声势、居高临下的姿态和施舍式的操作,不知不觉中,让受赠对象原本脆弱而敏感的心灵又遭受几多伤害。他们贫穷,但穷人也有尊严;他们困难,但困难群众也要脸面;他们弱势,但弱势群体更渴望平等。他们需要真诚的关爱,而不是“救世主”的恩赐。贫困当然不光荣,但贫困不都是他们的错,更是政府和有关部门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当媒体一遍又一遍展示他们困窘的生活、艰难的处境和受帮助时“感恩戴德”的情景,无疑在他们流血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

  所以,今天,我们可否这样送温暖:带着一身歉意去,不带半点谢意归。领导同志低姿态、不声张、静悄悄地走进城市下岗职工、失业居民、低保户和农村低收入、困难户人家,在奉上爱心的同时,发自内心地说声:“对不起,是我们工作没做好,让你们受苦了!”无须感动得受赠对象淆然泪下,其实真正要流泪的是各级领导。温家宝总理在访贫问苦时泪流满面,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情怀。惟有如此,党和人民的心才能紧紧贴在一起。即使有记者闻讯赶来,也要叮嘱他们,报道时注意隐去受助者的尊姓大名,镜头里只保留困难群众模糊背影。至于那些张榜公布、广播公告、开会公领等发放捐赠物质的方式,等于把困难群众拉出来“示众”,把他们可怜的自尊践踏殆尽。这种做法,当慎之再慎之。

  送温暖是有时有度的,而深入群众之中,关心百姓疾苦,是无时无度的。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柴米油盐时刻挂在心上,不仅是各级领导应尽的责任,更是践行“立党为公、执政爱民”的具体表现。在送温暖中受到的心灵震撼,化作“情为民所系”的压力,进而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去改善每个人的生活境遇。


作者:王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