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首席评论:泥头车管理要“堵”更要“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8日14:49 金羊网-羊城晚报

  □拉兹

  不考虑超载超速、多拉快跑背后的成本因素,大规模的整治要么会成为一阵风,要么大大增加管理的成本。不考虑促进引导合法运输市场的充分发育,“野鸡车”即使销声匿迹,也会很快重出江湖。

  不断发生的惨烈事故和死伤者淋漓的鲜血,在广州引发又一轮声势浩大的整治泥头车行动。一系列严格的管理措施,表明了政府要为失控的泥头车套上“笼头”的坚强决心。但有关部门在最近的严查中,却发现仍有“野鸡泥头车”顶风作案,和“严管”玩着猫捉老鼠的游戏。

  “野鸡车”顶风作案在提醒有关部门,对于目前广州泥头车行业存在的问题,仅仅靠严格的管理,也许并不能“一招见效”。大禹治水堵疏结合的故事,中国人耳熟能详。在对泥头车问题的治理上,严格的管理是“堵”,而更为重要的“疏”,也应该尽快提上日程。

  几辆泥头车的失控,折射的不仅是有关部门管理的问题。在建筑工地数以千计、每年建筑垃圾运输量以千万立方米计的广州,泥头车的失控也折射出这个庞大的行业自身发展中的种种症结。

  泥头车引发事故频频,超载超速、多拉快跑是主要原因。广州市环卫局有关负责人曾坦坦言,泥头车超载不是一时的问题,而是常年存在;不是一处的问题,而是几乎所有的运输公司都存在。

  超载超速、多拉快跑,必然与油价高、路费高、管理费用高、运输成本重有关,不多拉快跑可能就利润微薄甚至亏本。毕竟,谁都不愿意出事,如果有一个车辆的运输成本符合限载量的运输环境,相信没人愿意拿别人的安全换取自己的利润。

  有泥头车运输行业内部人士认为,因为泥头车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作业的时间和空间受到严格限制,比如诸多市内道路限时限路通行,比如重大节日停工等。但泥头车仍要和其他运输车辆一样,桥路费、年票、运管费、车船税费,一分也不能少。有关部门为了方便管理而采取的对泥头车加盖等措施,也对经营成本影响不小。

  “野鸡泥头车”横行,是这个行业中存在的又一大顽疾。14日,广州市市容环卫局局长吕志毅在群众接访日坦称,广州目前合法的泥头车900辆,而无合法证照的“野鸡车”估计有近千辆。

  近些年,广州市城市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而正规合法的泥头车却从2000年的1700多台车缩少到今天的不到1000台。此消彼长的背后,绝对不是运输市场萎缩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对“野鸡车”的打击力度不够。这些车辆既然存在,说明他们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合法的运输市场的不充分发育,是否与进入的门槛过高或者引导力度不够、措施不力有关?

  从目前泥头车运输市场的症结看,仅仅采取严格管理的措施,并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不考虑超载超速、多拉快跑背后的成本因素,大规模的整治要么会成为一阵风,要么大大增加管理的成本。不考虑促进引导合法运输市场的充分发育,“野鸡车”即使销声匿迹,也会很快重出江湖。

  事实已经作出了证明。今年由泥头车造成6人死亡多人受伤的“3·16”特大事故后,有关部门的整治措施不可谓不严厉,可是在这之后,泥头车肇事致人伤亡事件仍然不断。进入12月,广州已经发生了包括大学城“12·8”事故在内的三起死伤事故。

  让合法的泥头车不再“撒野”,把不合法的“野鸡车”驱逐出运输市场,是当前政府扭转泥头车管理失控被动局面的重要策略。广州目前采取的多项严格管理的措施,都在围绕这两个目标进行。但在泥头车的问题上,不仅是政府和泥头车的管与被管的关系,更是政府管理和这个巨大的市场相关的各个方面之间利益的博弈。在严管的同时,应该问一问:该怎样促进合法的泥头车运输市场充分发育、健康发展?

  (紫/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