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金婚狱警忆“旧监狱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8日14:50 金羊网-羊城晚报

  广东省监狱系统今天首次举办“老同志金婚纪念活动”

  “草皮房,煤油灯,老鼠和蛇随处可见。”这是老狱警王景满54年前的家。

  “带犯人,出野外,种菜种茶开采煤矿。”这是他在“旧监狱时代”的工作。

  今天上午,广东省监狱系统首次举办“老同志金婚纪念活动”。111对年迈夫妻相聚广州,回顾广东监狱发展史,见证50年历久弥坚的挚爱真情。

  带着犯人种菜挖煤

  1952年,老狱警王景满从部队转业来到广东英德监狱。当时英德监狱关押的多是地主、恶霸和国民党战犯等。“条件相当艰苦,监狱建在荒无人烟、野兽出没的偏远山地。犯人分成大队集中住在一间房里,100多人睡满了两层的罗架床。”

  白天,王景满带着犯人到野外劳动,种稻谷、木薯、青菜等农作物,中午就在地里吃饭。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后来还种过烟叶、种茶、下煤矿。“过去关押点的流动性大,哪里有煤矿就在哪里起房。我经常一个月才回家一次,老伴经常被吓得心惊胆战,她一个姑娘家挺不容易的。”

  有一次煤矿塌方,29个犯人被困井下。“我们挖了三天没有合眼,最后29人全部得救,他们一出来就激动地喊着共产党万岁!”

  

金婚狱警忆“旧监狱时代”

  上图:王占山与爱人余焕琴拿着新老照片合影

  与民兵联合追逃犯

  农场型监狱监管安全之难,自然就难在点多、线长、监管戒备设施差。

  王景满说,英德监狱最多时设置了几十个关押点,犯人们常年在野外劳动,警力也非常分散,连高墙都没有,有时一个干警带着100多名犯人在地里作业。在这种低戒备的监管条件下,服刑人员想不产生脱逃的念头都难。

  一天夜里,王景满睡前点名后突然发现少了个犯人。“就算是半夜也要起来去抓。”好在监狱和附近乡村民兵建立了联防,一旦出现紧急状况,用喇叭通知村民注意,堵住路口,在第一时间铺开大网,基本上都能抓回来。“那个年代实行粮食统购,逃犯没有粮票,饿了就出来找吃的,很容易暴露。”

  犯人想用金条换命

  刘波夫妇是这次纪念活动最“资深”的一对。结婚62年,已经达到“钻石婚”标准。刘老是一名老红军,离休前任广东省监狱局副局长。

  1950年,他从北京调来广州,在公安厅政保处做执行科长,专门负责广东监狱管理建设工作。“我一来就接手了广州监狱和韶关监狱,这是广东最早的两所,都是国民党时期的监狱,其他的则是我们自己后来建的。”

  刘老还记得,当年关押的最大的“官”是国民党“反共救国军”的一个司令,叫于英奇。“他是汕头人,全家都到香港了。他妹妹几次回来跟我们‘谈判’,想用金条和枪支交换哥哥的自由,我们没有答应。”两年后,于英奇被枪决。

  后代大都子承父业

  在老一辈监狱警察当中,流传这样一句话:献了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

  王占山是1953年转业到清远监狱,几十年都没挪过窝,“交通太不方便了,到县里开会要走一整天才能到。”

  蚊子多、蟑螂多、老鼠多,“但姑娘少啊,我们这些金婚伉俪中有八成夫妇都是‘圈内结合体’,两口子都在监狱工作。”王占山的妻子余焕琴,曾是印度尼西亚的归国华侨学生,分到清远监狱就业后两人相爱。

  让他们骄傲的是,小儿子是清远监狱子女中的第一个大学生。“监狱设在山沟里,孩子们上学只能到村里学校,教学质量无法保证,顶多念到高中毕业。第二代几乎都是子承父业。”1986年,王占山当了4年狱警的小儿子考上广州美术学院,创下最高学历。

  本报记者王晓云通讯员刘洪群许珂

  (日京/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