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从杨伯翰大学的“自荐书”说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8日18:05 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网友左黎)“孩子们:如果我现在实话实说,你们可能永远不会到这所大学读书,因为你们刚开始时无法忍受这里近似军营式的管理和清心寡欲的生活。校方规定:校园内不得有烟酒和口红,不得吸毒,不能喝茶和咖啡,不能穿奇装异服和超短裙,不能在眉毛、鼻子、嘴唇上打洞戴环,耳朵上打洞不能超过两个,学生之间更不能发生性关系……”

  能想象吗,以上的这段文字竟是美国杨伯翰大学的“自荐”。而在美国2006年的大

学排行榜中,杨伯翰大学名列第71位,被誉为“家长可以一百个放心”、“美国最安全和最令人放心的大学”。更令人惊讶的是,在美国各大学培养的博士生中,有十分之一是在这所大学完成本科学业,这无疑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文汇报》12月15日)

  看到这样一篇有些古怪的“自荐书”,相信大多数中国家长都会激动而至“欢呼雀跃”的。因为,这或许正是他们想要寻找的那种学校:敢于公然亮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道德规范,敢于大胆承诺“让学生家长放心”,同时也以优异的办学成绩让社会赞许和“放心”。

  对于总是担心孩子“在社会上学坏”的中国家长,杨伯翰大学无疑是他们的梦中学校。我们姑且不论杨伯翰的办学理念在美国是否“主流”,只是想问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何在家长总是为孩子“操心”的中国,竟然找不到一所像杨伯翰这样,敢于公开承诺“让家长和社会放心”的学校呢?或许,我们可以从这份看似古怪、甚至有些不近情理的“自荐书”上找到答案吧。

  一方面,这份“自荐书”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方向。我们可以就近“观照”一下中国学校的办学理念:虽然有各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校训”,也不乏“办成国内、乃至世界一流大学”的宏图大志,然而,如果抛开这些美丽缥缈的“光环”,仅仅探究一下这些学校究竟在怎样塑造自己的独特品格,相信大多数国人都会深感失望。我们的高校忙着让学生“提前创业”;忙着将学校“向社会全面开放”;忙着把大楼、校舍,乃至“校徽”出租给各种可以“变现”的商业机构;忙着请美女、企业家、明星做教授、当“特招生”;甚至忙着给一些不着边际的“美女总裁”、“少年富豪”大学生开新闻发布会;忙着上演“造假运动”以闯关“本科评估”、增设“博导”站点……然而,可能正因为我们的学校和校领导太忙了,忙得焦头烂额,实在顾不上考虑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塑造什么样的品格这种“不实惠”的小问题了。

  另一方面,这份“自荐书”毫不含糊地坚持了学校的道德取向和规范。对于这样一篇有些“清教徒”色彩的“自荐书”,相信某些时尚、潮流人士会不以为然。而在大众娱乐文化异常发达,暴力、枪支、毒品肆意泛滥,青少年犯罪问题层出不穷的美国,这样的道德取向肯定会因其“不入流”而遭到哂笑,而杨伯翰大学也会由于这种既不合商业潮流、也缺乏学术利益的“标榜”而无法忝列“主流”。然而,我们可以从杨伯翰的办学成绩看到出乎意外的效果。据介绍,因为杨伯翰的学生遵守道德准则,学校具有团结和谐的氛围和良好的学习风气,这里的学生待人诚实,文质彬彬,且办事踏实规矩,因而大受欢迎。很多学生还没有毕业,就被美国的大公司“预订”一空。或许在某些人眼里,杨伯翰的毕业生不够“出位”,不够“玩酷”,不够标新立异,然而,社会毕竟更需要的是崇尚道德、踏实肯干的建设者,而杨伯翰这样的学校也一定是让家长和社会“放心”的主流。

  反观我们的学校,既然根本就无暇考虑“办学理念和方向”这样的小问题,何谈旗帜鲜明地坚持?而整日强调大众文化对学生的消极影响,却不着力建设学校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不愿意、也没有胆识利用学校教育的“第一平台”,负责任地培养出“让家长和社会放心”的优秀学生。这样的教育,如何能够责怪我们的毕业生常常陷入无奈的就业困境,而我们的家长和社会更要不停地为学生“操心”、犯愁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