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苏州家政行业试水“员工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9日02:09 江南时报

  家政从业人员往往与人们眼中的“保姆”划等号,社会地位远不及外企白领、公务员让人羡慕。如果“保姆”也能按月到自己所属的单位领薪水,也有劳动合同作保障,还有社保、医保作依托,那么这一职业也就有了扬眉吐气的理由了。

  日前,苏州市有关部门对全市的家政行业进行了一番调查,在摸清整个市场脉络的同时,提出了非法中介扰乱市场,家政服务市场呈现无序竞争,家政从业人员普遍缺乏专业

训练难以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等问题,并大力倡导家政从业人员由一般的中介服务转为“员工制”管理,这也是苏州市积极探索,并着手实施的行业战略新方向。

  “保姆”变身职业工人

  12月15日,星期五上午9时,葛明芬乘车来到东大街一户民居内上班。穿上围裙、查看菜品、列出菜单,然后便是摘、洗、切、烹等制作工序。看到这里,人们会误以为葛阿姨是位厨师。其实不然,今年49岁的葛阿姨是一位家政从业人员,而且是上了“保险”,有了“娘家”的职业工人。

  自今年10月起,葛阿姨便与苏州市春光服务中心签订了劳动合同,服务中心不仅为她交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连住房公积金都办理了。更重要的是,葛阿姨的生活再次步入职业员工轨道,每月按期到单位领薪水,在工作中有个大事小事,单位还会出面帮其解决。

  2003年,和丈夫双双下岗的葛阿姨开始重新择业。由于年龄偏大,只有高中学历的她被介绍到一家美容院当收银员,每月几百元的收入仅够维持家庭生计。当时,葛阿姨的女儿即将升入大学,眼看着家中的经济负担加重,葛阿姨不得不兼职做起了家政。葛阿姨说,最初两年,她只是做做钟点工,帮别人打扫卫生、买菜做饭。加上当时美容院有严格的作息时间,所以她出来做工的时间很有限。女儿升入大学后,葛阿姨的丈夫在外面打临时工,葛阿姨不得不辞了美容院的工作,专心做起了家政。因为她人细心,做事利落,又烧得一手好菜,很快就通过了星级家政服务员的测评。今年10月,苏州市家政行业“员工制”的相关政策一出台,葛阿姨便凭着自己的实力,成为首批与服务中心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

  葛阿姨的工作主要分两部分,每天9时到岗后,先为一家碟片公司的10多位员工做一顿可口的午餐。11时45分,上午的工作暂告一段落。下午15时30分,葛阿姨要赶到另一个家庭,进行晚餐前的准备。16时30分,接回在沧浪小学上二学级的男孩宝宝。接下来,葛阿姨一面督促孩子学习,一面做好晚餐。18时许,忙碌了一天的她便可以回家休息了。周六、周日下午是葛阿姨自己的时间,她可以整理自己的家,再为已经在上海读研究生的女儿烧上几个好菜。签约后的日子对葛阿姨来说,等于再度捧上了“铁饭碗”。有单位给交各种保险,做自己的后盾,她觉得这份工作名正言顺,不再低谁一等了,自己也成为名符其实的“朝九晚五”上班族。

  据了解,能享受“员工制”的家政从业人员,在苏州市还是凤毛麟角,除了春光服务中心首批签约的10人以外,还有一名幸运者来自平江区一社区服务中心。春光服务中心主任助理高幸告诉记者,虽然该中心一次就签约了10人,但这个数字还不及这里家政从业人员的1/20。目前全市有家政从业人员约2万余人,因此这一比例又缩小到了1/2000。苏州市的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员工制”道路才刚刚起步,能不能大范围地推广普及,还要解决许多难题。

  “试水”缘于现实所需

  曾请过3位保姆的沈女士说,她选保姆不仅要找正规中介,还希望家政公司能长期履行监管义务。这是沈女士的经验之谈。沈女士曾经通过非正规中介和熟人介绍过两位保姆,第一位摔伤了她儿子的头便不见了踪影;第二位不会持家,浪费水电不说,连基本的饭菜都烧不好。和沈女士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苏州市妇联和妇女干部学校联合对全市家政行业作了为期两个月的专项调研,于今年12初形成了报告——《苏州市家政服务业现状调查及发展趋向分析》。调查显示,60.6%的用户希望所聘用的家政服务员由家政公司长期托管,67.6%的用户认为有必要成立家政服务行业协会。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说,部分家政从业人员不安心工作,无故要求增加工资,动不动炒东家鱿鱼,甚至不辞而别,新的劳动力供给往往不能及时跟上,再加上一些非法中介的恶性竞争,致使一部分具有熟练技能的家政从业人员严重流失,让正规中介劳动力供给不畅。尤其是逢年过节,高薪聘请却无人应聘,与此相矛盾的是,许多家政从业人员由于缺乏技能培训,只能做最简单的家务劳动,往往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造成了供需之间的现实矛盾,雇佣双方不能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结果导致“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和“想做的人做不了、能做的人不愿做”的供需缺位的现象。家政从业人员,尤其是住家“保姆”,不但要深入到雇主家庭,还要担负起照顾整个家庭生活起居、一日三餐和孩子的看管等任务,如果不理想或不牢靠,会给雇主及家庭带来不便,甚至是灾难和不幸。如果有家政公司长期托管,家政市场通过职业化管理,把从业人员的自由行为变成职业行为,合理调度人力资源,对职工进行职业约束,避免市场出现无序和失控的状态,以上的问题处理起来会轻松很多。

  做了3年家政的赵阿姨生病从来不去医院,有个头疼脑热便到药店买药治疗。面对别人的关心,赵阿姨总说自己的身体壮,没啥大毛病。其实真正的原因只有她自己清楚。赵阿姨没有参加医保,看病只能自己掏钱,每月收入本来就不高,她不舍得把养家的钱用来看医生。调查显示,在“如果将家政服务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而实际到手的收入将减少”这一问题上,57.6%的家政从业人员选择了“愿意”。而且,50.9%的家政从业人员希望家政服务有个机构长期托管,有71.1%的家政从业人员则认为应纳入社会公益性岗位。由此可见,一半以上的家政从业人员,宁可自己出一部分钱也希望能够纳入社保体系。

  行业微利绊住“员工制”

  据了解,苏州市之所以有11位家政从业人员从普通的“保姆”变为“职业工人”,得益于苏州市政府出台的《关于促进社区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家政服务人员可享受同类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并在规定期限内对符合条件的家政服务企业给予一定的社会保险补贴。

  高幸说,这11位家政从业人员的社保款项,完全来自政府的补贴。每一个签约的家政从业人员,每月可享受到政府的350元社保补贴。即使这样,几乎所有的家政公司都不愿推行“员工制”的模式。并不是大家不想进步,也不是不知道“员工制”是现实之需,只因家政行业是个微利行业,本身创造不了多大的经济效益,仅靠收取每个人的100多元佣金,根本无法实现“员工制”。好的家政公司,一个月也只有几千元的收入,同时,实行“员工制”后,这些收入恐怕连员工的社保都支付不了。不赢利的生意,当然没人愿意做。此外,一旦与员工签约,不仅要增加日常管理成本,还要担负着工伤、意外伤害等潜在的风险。

  据了解,春光服务中心签约的10名家政从业人员的社保款项虽然由政府补贴,可服务中心每年还要因此多支付5000多元的税款。这10名签约人员,一半是收入在2000元/月的“月嫂”,其他人员不是涉外家政,就是男性家政服务员,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可谓是家政行业内的精英。

  此外,政府补贴也是有门槛的,家政公司的注册资金要达到10万元,经营面积要在50平方米以上,从业人员必须有2人具有资质证书等;签约的家政人员必须是40周岁以上的苏州本市市民,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优秀家政从业人员。

  比照公益性岗位是出路

  《苏州市家政服务业现状调查及发展趋向分析》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走企业化之路推行员工制,实行公司制运作,应该成为未来苏州市家政中介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实践也证明,家政服务企业要摆脱小规模、低层次运作经营水平,就必须实行员工制,推动企业化管理模式。员工制的实行,不仅解决从业人员的托管问题,还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家政服务员与雇主的关系,增强家政从业人员的归属感、职业感和用户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员工制的推行,不仅可以提高行业门槛,缩小“散、乱、差”经营者的生存空间,还可以从根本上确立家政服务企业的管理行为,有利于行业的整合,形成品牌;有利于行业的发展,形成优势。

  高幸称,虽然各地的家政从业人员“员工制”都是走的市场化道路,可如果没有政府的大手在背后调控,这条市场化道路很可能无疾而终,至少目前没有发现行得通的良方。昆山好阿姨服务中心采取企业化管理模式,并成功打造出了“好阿姨”服务品牌和注册商标。该服务中心的市场化运作也并非自给自足,一方面有放心早餐摊点的租金作补充,另一方面开辟中介业务,所得部分收入分担“好阿姨”的支出。因此,苏州市如果在家政行业推广“员工制”,在没有其他良方的情况下,家政从业人员可比照享受公益性岗位的待遇,延长家政服务企业的税收减免年限,对从事家政服务业的家政公司,给予信贷、各种税费减免等方面的优惠,这些政策将对推进“员工制”的实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报记者 杨春红 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