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仁慈荒”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9日04:43 大河网-河南日报

  

“仁慈荒”
最近,各大网站BBS都被一起事件引得帖如潮水,这事件,就是发生在北京的一起小贩杀死城管人员的案子。城管要罚没小贩崔英杰的三轮车,双方发生冲突,冲突中,崔英杰用切烤肠的小刀划中城管队副队长李某的脖颈,致其死亡。

  这案子,网络民意向曾是好学生、“优秀士兵”、退役后艰辛打工曾被城管罚没三次的崔英杰倾斜。案子怎样判,牵涉法律,按下不表。从人之常情常理来说吧:作为城管队

员,再怎么严格执法,也应考虑到没收的三轮车几乎是小贩的全副家当,总得给人一条活路;而作为行凶的崔英杰,再怎么怒火中烧,也应懂得珍惜他人生命的道理。人无论处于什么角色,首先是个人。笔者发现,这被害者与嫌犯,显然都已越过了作为一个人的底线。“底线伦理”有一个范畴叫做“仁慈”,即对他人生命和其他生存的尊重和慈悲,而在这起不幸中,仁慈是缺席的。

  仁慈这一情愫,在我们这个社会转型期,经常是匮乏的、缺席的。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或听到这样一些新闻:某城市出现了不允许穷人进入的“富人小区”;某奢侈品展吸引大款贵客云集,开展一天即销售以千万元为单位计的奢侈商品……每次起码在网上引起一阵热议,大量网民“大板与砖块齐飞,口水与唾沫一色”,大有置这些富人们于死地而后快之意。某官员的家被盗,甚至全家被入室歹徒杀害,某富豪出车祸或其儿孙被绑架,一看到此类报道,许多人兴高采烈,首先是怀疑该官员、该富翁的财产来源,而不是为像自己一样的人受到伤害而感到担忧和悲伤……

  当然,这种反应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但这种弱势者的心理,和敌视、漠视、侮辱弱势者的那些人的心理一样,都是不健康的、有毒的。因为对一个与我们一样身为人类成员的人的灾难感到幸灾乐祸,甚至对生命的悲剧弹冠相庆,是不正常的,这超越了道德底线。

  笔者读到过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艾略特、弗莱姆、麦克考利、尤德林、桑特等五名美国小伙,深入厄瓜多尔热带雨林,希望帮助一个叫“杀手奥喀斯”的印第安部落摆脱蒙昧。这个部落嗜杀如命,几乎有一半人死于族间或族内仇杀,对外来者捕获即杀。成功地试探性接触后,想不到,他们全被奥喀斯杀死,但他们至死都没有动用防备野兽的枪支。此事经著名记者考奈尔·卡帕披露后,他们迅即成为美国公民的典范。最为可贵的是,他们的亲属呼吁不要仇恨,并在几年后重返热带雨林,最终感化了奥喀斯部落,使他们渐渐步入了文明。桑特的姐姐瑞秋·桑特,还终身与奥喀斯人生活在一起,随时帮助他们。

  莎士比亚说:“仁慈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在处于心灵“仁慈荒”的时候,我们不妨品味一下上述故事和莎翁的至理名言。①7

  诗曰:

  睚眦必报相仇视,人间苦难无已时。

  试看伟岸大国民,心地坦荡多仁慈。

  □阿哲/文柳芳/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