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坚守“原生态”的剪纸艺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9日04:46 大河网-河南日报

  

坚守“原生态”的剪纸艺人

  

坚守“原生态”的剪纸艺人

  

坚守“原生态”的剪纸艺人

  

坚守“原生态”的剪纸艺人
眇一目,跛一腿,口齿不清,脸上挂着有些傻气的笑。初见被我国著名民俗学家倪宝诚先生称赞不已的李福财时,很难使人把他与民间剪纸艺术家联系在一起。

  千百年来,所谓剪纸,就是用剪刀剪出人物、花木、鸟兽等形象的民间艺术。工业文明的诞生,剪纸也受到了冲击,大多数剪纸已不再是剪,而是画——先画样子,再依样儿剪。虽然看上去漂亮,却失去了剪纸的手工美,失去了剪纸的原生态美。

  如今,坚守“原生态”者寥寥无几,鲁山县下汤镇农民李福财便是其一。

  模样不俊的李福财拿起剪刀和红纸,立马换了个人似,神情专注,游刃有余。像运筹帷幄的将军,似成竹在胸的画家,从一张A4大小的红纸一角起剪,20分钟不到,一幅《炸油条》剪成“收工”,用刀简练,人物跃然纸上,像一幅汉画,古朴拙实,没有任何思索,更没有依样儿剪,只有红纸屑散落一地。

  “我的剪法他们弄不来。他们都是先画,我不画,光剪。”李福财见识过不少同行的手艺,总结出了这样的不同。他的解释是,先画太耽误时间。

  李福财的《老鼠嫁女》,剪出的小老鼠,抬轿的、吹喇叭的,形象各不相同,却都栩栩如生。李福财说:“我剪老鼠不剪胡(子),剪了就不像了。”虽说不出深奥的理论,但对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李福财有着深刻的了悟。

  邻居见有人采访,七嘴八舌地夸:“你说个啥,他都会剪!你要问他会剪多少种,他自己都说不清!”“他的东西都是‘心’出的,比例、布局他心里有数儿。”“财这手艺啊,别人学不来,也没法儿学,是上天赐的,他是个天才!”

  像老祖宗的剪纸一样,李福财剪的内容或是当地老百姓的生活生产,或是民间传说。有人曾指着挂历上的明星让他剪,他憨憨地拒绝了:“我不剪她,我心里没有她。”朴素的语言,道出了其剪纸艺术的源泉就是他65载的乡村生活。

  在乡下,一般村里都有几个会剪纸的。在鲁山,乡村里会剪个“喜”字之类的人很多,但却没有陕北和豫西农村人人都会剪纸那样的土壤。方圆几十里,李福财是唯一。

  5岁开始剪纸,没上过一天学,李福财的剪纸道路也不那么平坦。父母去世后,单身的他跟哥嫂生活,白天帮哥嫂弹棉花,晚上去替乡邻剪纸,哥嫂嫌他“不中用”,甚至把他撵了出去。为什么能坚持到现在?李福财说:“我就爱这。”

  李福财的剪纸作品参加过首届中国民族民间美术精品展、河南省第二届艺术节民间美术精品展,中央电视台还曾为他拍过专题片,在神州风采栏目播了5分钟,便有人称他为剪纸“仙手”。上世纪90年代初,河南省民间艺术协会吸收他当了会员。

  对荣誉、对社会上的事情,李福财并不关心,也不在乎。他的会员证在一次去县城买纸时丢了,12年了他都没去补,说是顾不上。前一段,省里评“杰出民间艺人”,他不知道;自己评上没有,“不知道,不管,我不好名”。

  因为剪纸,有的人甚至一年收入百万元。可剪了60年纸,李福财仍一贫如洗,栖身在亲戚的两间房内。屋里,一张木床,一张桌子,几袋粮食。唯一的电器是一盏25W的白炽灯。

  今年,李福财享受了镇里提供的每月90元低保,县文化部门也给了他每月200元。有了“固定收入”的他,为了晚上省钱,就点蜡烛,每晚两根。那些令人爱不释手的作品多是他就着烛光剪出的。

  按照当地的风俗,红白喜事少不得用剪纸。多少年了,李福财为乡亲们剪纸,不吃饭,也不张口要钱,剪完就走,别人过意不去时也会封个三五块的红包。这几年剪的少了,倒是郑州、平顶山等地有人经常来找他剪纸。李福财从不开价,让来者“随便给”。有两个女孩买了李福财50幅作品,给了他200元,结果在香港卖了3万元。当人们问他为什么不再向她们要点钱时,他坚决地摇摇头说:“我卖给她了,她卖多少我就不管了。不能再要。”多要点钱不是就可以有钱盖房了吗?“不要,我只要顾住本儿,顾住我的纸钱就中。”

  日前,有人看到了李福财的贫穷和他的才气,断言他到香港、广州这类地方现场表演或拍卖作品,肯定会有市场。然而,这种大胆的商业点子陡然让人生出一丝担忧:外面的花花世界会不会毁掉这个在乡村坚守了60载的老艺人?

  编辑感言:李福财很“贫穷”——至今借居他所;他又很“富有”——“我就爱这”,是他对深爱着的剪纸艺术的知足,更是他精神娱悦的质朴体现。“外面的花花世界会不会毁掉这个在乡村坚守了60载的老艺人”,这样的担心并不多余。可是,一个执著的老艺人的生计,以及由此引人深思的“原生态”剪纸艺术能否得以延续、如何延续,却是需要人们关注、三思的。①10

  □文/郎志慧聂世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