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以牺牲法治环境来发展经济不是“又好又快”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0日00:10 红网

  为了吸引投资,河南沁阳3年出台了5个红头文件,其中规定,投资5000万以上或符合其他条件的外地客商可享受一系列优厚待遇。例如他们在本地开车违法不罚款、娱乐场所消费不受查、子女就学不审核等12项优厚待遇,当地百姓习惯称这些规定为“超国民待遇”。(12月18日《法制晚报》)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并强调了国民经济要“又好又快”地发展。“好”

字当头,意义非凡。“好”的含义涵盖方方面面,如社会稳定、文明和谐、环境友好、良好的法治环境等等。全面解读“好”字并付诸于行动,这是考验政府执政能力和政绩观的重要标志。为了招商引资,河南沁阳3年出台5个红头文件,规定投资5000万元以上外地客商可享受法规外的优厚待遇,即被当地民众讽喻的“超国民待遇”。此举引起了民众较大的反响,许多网民质疑声不断。

  沁阳县这些所谓的优惠措施出发点是为了改善投资环境,然而良好投资环境还需要法治环境支撑、作后盾。良好的法治环境,体现在法律法规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公平生威,法律法规才能被人们信奉;反之,民众心理就会受到损害,对政府缺乏信任,更重要的是长此以往法治环境遭到破坏,将给人们带来长久的心理隐患。面对争论,沁阳市商贸局局长郭汝星表示:“我们的初衷是宣传、营造出一种尊重、关心外地客商的氛围,这些优惠政策主要是给外地客商一种社会地位;我们的规定,也完全是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的灵活掌握,没有超越法律。”这种解释显然苍白无力。投资商开车违法不罚款、娱乐场所消费不受查、子女就学不审核、“安静生产日”,执法部门不能正常履行检查,甚至采取严厉措施,违规公务员一律摘“官帽”。这些规定显然与法规相抵触,抵触就是超越法律法规,况且良好的初衷,不能代表不违规操作。“有钱就是爹、有奶就是娘”,往往就会忽视普通民众的意见,陷入不能自拨,实则还没有从“又快又好”的观念中解脱出来。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个别地方政府一时转不过弯来。究其原因,还是舍不得招商引资这块金字招牌,即“快速发展”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发展速度慢就意味着能力差、政绩差,这说明政府还没有“好”的心态。一味求“快”,往往会忽视其它方面的发展,造成发展不平衡。求“快”也是一些地方环境恶化的元凶。令人欣慰的是,“又好又快”已被各级政府形成共识、得到重视。但“好”字含义深刻,不光是生态环境,涉及方方面面。如何改善投资环境,政府必须要有“好”的认识,可以采取更多合理的方法,也可借鉴其它地方的经验,这也是考验政府智慧和执政能力。“超国民待遇”显然不属于“好”,会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得不偿失。

  政府要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方向没错。社会稳定和谐是基础,没有良好的法治环境,就不能有稳定和谐,也则破坏了投资环境,也必然会影响经济发展。因此,建立在稳定和谐基础上的发展才是真发展。带“病”发展,恐怕经济快了,矛盾多了、社会不和谐了,也不是真正的“好”。同时,政府也要信任投资商,相信他们也不是看着“荣誉市民”的招牌而来投资。目前,国家正在探索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又好又快发展”。政府要加快观念转变,跟上中央的步伐,尽快协调一致。

稿源:红网 作者:沈良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