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存在四个方面不适应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0日01:30 光明网-光明日报 |
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如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如何使其具备对社会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的基本道德素质。如何创新大学生德育教育思维、理论、模式、手段和方法与高校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结合,非常值得研究。目前,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存在着四个方面的不适应: 首先,是大学生理想目标与现实过程的不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是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必须体现以人为本为,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那么,把大学生德育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确定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理想目标时,绝对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上,必须现身说法、身体力行。面对激烈竞争、充满挑战的现实社会,大学生实际现状如何、实力如何增强、独特的生存基本功怎么练就,特别是培育出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坚韧顽强的意志性格,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创新的突破口,必须对理想目标与现实过程的不适应问题加以深入研究,在对转型时期成功人士的个案研究中,重新审视德育在其成功因素中的极端重要性,探索可行的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和谐创新的好思路。其次,是城乡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相互不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阶段不同,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层次不同,城乡大学生思想行为出现多样化现象,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面对社会转型与变化的实际情况,使得城乡大学生的道德观念、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差异,传统的一刀切的德育教育方式,很难完全适合城乡不同背景的需要,大学生道德教育必须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把握城乡不同的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新要求与新希望。认真区分城乡大学生不同群体,在德育教育实践中,按照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区别,仔细研究我国城乡家庭相对富裕与家庭经济相对困难,对大学生之间的身心变化的影响,通过走访、调研,透彻了解比较融洽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相对冷漠甚至成员缺失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之间的行为和思想方面的区别。通过对有远大志向、健全人格、学习自觉、成绩优良的城乡大学生,与缺乏目标、迫求庸俗、喜欢享乐、学习不自觉、成绩差的城乡大学生对比分析,通过抽样调查、问卷分析,及时抓住学生群体之间道德观念、行为方式的不同,根据不同群体,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德育教育创新实践。 再次,是大学生创新激情与深厚基本功的不适应。大学生充满青春活力,往往缺乏对事物本质规律的全面把握、锁定目标、持续奋斗的持久性较差,因此,德育教育创新必须对大学生进行一对一、点对点、面对面的知心沟通,把真、善、美教育,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立体式地融入在日常教与学、思与行中。对此,高校应敞开大门与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创业者、创新者、创造者、创意者)对接,各界携手共进,共同关注大学生德育教育,把深厚的基本功训练与培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目标和谐统一。“知、情、意、行”四要素有机结合,使架构优化知识结构与能力本领储备互动双赢。必须针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困惑或问题,着重对大学生道德标准选择的多元化倾向、道德价值判断的模糊混乱,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背离,知、情、意、行矛盾、道德要求和评价方面存在双重标准等现象,把历史文化、传统文脉和现代科技的学习与大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起来,用典型的事例阐明,只有通过良好的德育教育,培养深厚基本功,才能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持续展示才华,使激情变为理性行动,走向成功。 最后,大学生个性张扬与整体和谐的不适应。我们发现在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倾向,存在着信仰与理想观念淡薄化现象,盲目攀比、过分注重实用,过度重视现实,导致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个人主义张扬,自觉遵守道德行为的意识不强,诚信度下降等问题。针对目前部分高校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课教育,以及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难以让大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能够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思考的现状,学校应研究大学生德育教育创新的具体手段方式,通过教师与学生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问题,结合理论研究最新成果,双向互动式交流沟通。力求适应网络时代,适时及时的更新变化特点,创新教材内容,增强新鲜感、时代感。我们认为,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只有“载体”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代发展要求相匹配,并把不断创新的“载体”与大学生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贯通,把大学生个性的形成与整体和谐氛围的创造,寓于同大学生用心交流、真诚对话、深入沟通之中,师生共同,一道感受时代的变化、一道培养高尚的情操,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中,形成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大学生个性持续健康发展新突破。(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