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育儿短信为广东父母支招(半月观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0日03:33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锦囊妙计”解燃眉之急】

  “什么时候送孩子上幼儿园好?”“孩子厌学怎么办?”……家长们的各种教育难题通过发短信的方式被收集起来,随即摆到由教育专家组成的“智囊团”面前,专家们的“锦囊妙计”又会通过短信传授给家长——这就是广东省妇联开办的“家教通”短信家长学校。

  33岁的李先生是位公务员,工作繁忙的他每天都要抽空看看这样一条短信:“即使您忙您累您困,但都会想起孩子,希望他健康聪明快乐。那么请记住,不论您多忙多累多困,也要挤点时间与孩子交流,这样他会很快乐很满足。”

  这条短信是今年8月初妻子从“家教通”收到后转发给他的。当时,他正忙着筹备一个会议,文件堆在桌面像小山似的,人也晕头转向了。看到这则短信后,李先生顿然意识到自己连续几天加班,回家都没跟孩子说过话了。于是他立即往家里拨了个电话,正好是儿子接听,虽然父子只是聊了短短几分钟,但他能真切地感受到孩子的喜悦——爸爸还能在“百忙”之中想到他!

  【孩子存在人格缺陷】

  子女教育是一个家庭的“头等大事”,也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广东省妇联自今年9月开始创办短信家长学校,开通当天就收到几百条由家长发来的短信。家长对教育信息的需求一时间如井喷般“倾泻”而来。

  广东省妇联儿童部部长张丽玲说,随着近年来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家庭内部的育人环境也发生变化,出现了大量流动家庭、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和农村隔代抚养家庭。由于家长的过高期望、过分溺爱、过多保护,导致有些孩子出现任性、懒散、不讲礼貌、非智力因素学习困难,产生厌学、逆反心理,甚至出现“对人不感激,对物不珍惜,对事不努力,对己不克制”的人格缺陷。

  怎样才能帮助家庭对未成年人实施及时、正确和有效的教育?广东省妇联想到把家庭教育指导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利用手机这一通信工具所具备的迅速、广泛、贴身、跨时空等优势,创办短信家长学校。

  【每周3条短信针对不同人群】

  这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家长只须付2元或5元包月,就可以定时接收到最新的家教方法指导。短信学校的师资队伍是由广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牵头网罗的一批来自全省名园、名校的名教师,他们围绕儿童的思想品德、习惯养成、心理健康、生理健康4个方面,按幼儿、小学、初中等若干年龄段,每周发送3条短信给家长,每条短信都力求针对一个新问题,提出一个新理念,附设3个解决问题的“锦囊”。

  张丽玲说,由于家长注册时已经登记了孩子的年龄,因此网络系统自动将相应的短信发送给不同年龄层次的用户,突出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分层教育。

■郑天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