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还有什么没有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0日06:00 光明网
谢芬德

  据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9%,涨幅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上扬0.5和0.6个百分点。

  以粮食为核心的食品类价格11月份涨幅上扬。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3.7%,涨幅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上扬1.5和2.1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同比上涨4.7%,涨幅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上扬1和4.8个百分点。

  物价一直是人们生活质量好坏的晴雨表。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收入提高了物价也应该上涨,可是物价一直处在一个涨潮的浪尖上,什么东西都成了涨价的对象,粮食、食用油、鸡蛋、禽类、肉类等这些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本身就在悄悄地涨价,现在又打着各种旗号,加大了涨价的幅度。相关专家称,粮油价格上涨更多的是一种市场行为,属于全球范围内供求关系出现波动的结果。国家发改委的研究人员也称,目前的粮油价格系“恢复性上涨”,它真实地反映了农民的种粮成本,保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同时也“对老百姓生活影响不大”。

  每一次在研究者看来“不值得大惊小怪”的价格上涨,都会引起许多民众的焦虑与不安。尤其对于粮油、燃气、水电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民众极为敏感。“拉面贵了馒头小了”84%的人认为生活成本增加了。这对老百姓的生活还影响不大?还要多大的影响的才算大?

  一轮接一轮的涨价风潮,老百姓到底还有多大的承受力。现在可以掰着手指算一算,居民的月收入到底有多少,就拿2000元的水平来算,每月一人的生活费,就我现在城市的消费水平来说,没涨价前一人至少得500元的生活费,全家三口光吃饭的生活费用得1500元,这还是一般的生活标准,绝对还是在家吃的标准。

  至于其它需要的花费,孩子的学习用品费、各种补习班的费用、穿衣费等等还要细打算才行。医疗制度改革了,每月还得留点医疗费,防着有个小病小灾什么的。教育产业化了,还得为孩子留下些教育基金,不可能不让孩子不上学吧。还要为住房的房贷还款,老百姓手中还会有多余的活钱吗?

  现在新压在人们头上的三座大山是:房子、教育、还有医疗卫生等的费用。房子价格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尽管政府部门做了不少工作,要想把房价降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过去工薪族的住房由单位买单,现在一辈子的积蓄也不可能买上一套房子。以前,从没有听说过看病贵,看不起病的事情,医疗制度的改革让更多人对看病问题心存虑疑。然而还要为孩子的学费、生活费发愁。

  从各种关于物品涨价的报道中,再也没有看到人们抢购和高度恐慌的报道。国内涨价风潮一浪高过一浪,人们麻木了,不再惊惶失措,不再储备成袋的大米,不再储存一浴缸的酱油,不再家里放上几十斤的食盐。人民听到涨价已经习以为常,这是说中国人的承受力增强了,还是我们国家的物价涨得太频繁了?上一轮水、电、煤、气及公共服务价格上涨,现在是粮食类上扬。现在我到要问一句,还有什么东西没有涨?干脆一次涨个够,让涨价之风停一停,也让我们脆弱的心灵得到一个暂时的缓解和抚平的机会。

  按说物价上涨了,我们的工资收入也应该涨,可是几年过去了,我们单位里的工资没有涨过,要说至今为止还有什么没有涨,怕只有工资没有涨,何时刮起涨工资这股风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