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在科学发展上有新认识新举措新成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0日07:35 大众网-大众日报

  昨天结束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是在我省实现“十一五”良好开局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了当前我省经济形势,总结了今年经济工作,对明年经济发展进行了研究和部署。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牢牢把握又好又快发展这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努力在科学发展上有新认识、新举措、新成效。

  即将过去的一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全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按照省委行之有效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围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突出重点工作,着力在“好”上下功夫、抓落实、见效果,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充分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居安思危,保持清醒头脑,振奋精神,迎难而上,不断推进科学发展。

  推进科学发展,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认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好形势,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握好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把握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落实到又好又快发展上。

  推进科学发展,必须明确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指导原则。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胡锦涛总书记对山东提出的“三个走在前面”的总要求为统领,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集中抓好“四个着力”、“三个协调”,坚持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突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更加注重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后劲相统一,更加注重节能降耗、自主创新、环境保护和土地集约利用,更加注重经济社会民生、人与自然、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推进科学发展,必须把握全局,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要继续坚持有保有压,巩固新开工项目清理的成果,加强投资管理,在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上取得新进展;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加大投入,深化农村改革,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取得新进展;要突出重点领域创新、大企业带动、创新体系建设、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上取得新进展;要推广重大节能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土地管理,在节能环保和集约利用土地上取得新进展;要落实政策,加大投入,开拓领域,在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上取得新进展;要加大“三个突破”工作力度,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上取得新进展;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培育消费热点,促进农村消费,发展新的消费方式,改善消费环境,在扩大消费需求上取得新进展;要建立健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实施好“走出去”战略,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取得新进展。

  推进科学发展,必须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要把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深化平安山东建设为载体,以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以严格公正执法为核心,确保社会稳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卫生医疗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体育产业,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深入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省的有机统一。

  推进科学发展,必须切实加强和改善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一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要加强学习,努力实践,切实在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推进自主创新的组织领导能力、管理社会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上下功夫。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提倡勤俭节约风气,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要以换届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在保持工作连续性、稳定性的同时,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要不断加强“三个体系”建设,激励广大党员干部集中精力抓工作、抓落实、抓发展,全面完成明年经济发展的各项任务,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