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海上丝路”申遗漏掉广州 加紧申报仍有望进“预备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0日09:21 南方日报

  本报讯(本报记者/郭珊见习记者/李培)日前,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最新确定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广东的“开平碉楼及村落”(开平市)和南越国遗迹(广州市)与“大运河”等35项文化遗产榜上有名。然而,在这份名单的第18项“丝绸之路中国段”中,海路部分却“遗漏”了广州,这是否说明广州彻底无缘“海上丝绸之路”的申遗?

  尚未收到广州申报材料

  昨天,本报记者致电国家文物局世界遗产处相关负责人询问原因,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家文物局一直没有收到广州市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申遗资料。他说,2003年国家文物局向全国各地发文统计各省的世遗申报材料,然后以这份材料为依据,集合专家组成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对各地的申遗项目进行全面考察评估,日前正式公布的这份申遗《预备名单》通过一系列筛选,汇集了全国最有价值的35个文化遗产项目。根据该负责人的说法,广州没有提交“海上丝绸之路”的申报材料,因此没有通过专家考察论证,也就无法列入此次公布的名单。

  为此记者向广东省文化厅文物局进行求证,其负责人证实了这一说法。他告诉记者,广东省在2003年向国家文物局递交的申遗材料,只报送了“开平碉楼、南越国遗迹、客家围屋、南风古灶”4个项目,其中后2项未获通过。至于为何没有提交申报“海上丝绸之路”?该负责人解释说,广东省文化厅当时根据广东各地级市的报送情况筛选确定了4个项目。而广州市在2003年向省文化厅只报送了“南越国遗迹”,没有报送“海上丝绸之路”。

  广州仍有机会进“预备队”

  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预备名单》的“丝绸之路中国段”一项中虽然没有列出广州的名字,但并不说明“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无关。他说:“丝绸之路中国段包含陆路、海路部分,未列名的不只有广州,陆路部分的青海、内蒙也没有列入。”该负责人表示只要这些省市能加紧报送材料,仍有希望榜上有名。

  据记者了解,国家文物局此次出台的《预备名单》是按照国际惯例颁布的,每10年更新一次。未来中国向联合国申报的世遗项目将逐年从这个《预备名单》中产生。2007年,代表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是此份名单中的第21项“广东开平碉楼及村落”。

  此次国家文物局对列入《预备名单》的项目提出了更高要求。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保护管理状况良好,申报条件成熟的项目,将吸纳到《预备名单》中来;对于已经列入《预备名单》的项目,如果保护管理状况存在严重问题,也将依照相关程序予以删除。”他认为,像广州这样的城市,如果加紧申报步骤,将来入选《预备名单》的希望还是很大。

  之后,记者致电广东省文化厅及广州市文化局相关负责人,他们表示目前正与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进行多方沟通,希望尽快解决这一问题。

  专家说法

  广州“海上丝路”地位不容置疑

  昨天,本报记者致电广东省著名文博专家黄淼章,当他得知这一事件后非常惊讶:“如果没有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申遗项目将不完整。”

  黄淼章说,广州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从秦汉年间,就形成了我国最早的海外贸易港市。在唐代时,广州是举世闻名的东方第一大港,而明清年间,广州的十三行商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代名词,广州更是成为中国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至今广州还遗存着秦代造船工场遗址、南海神庙(隋)、怀圣寺光塔和蕃坊(唐),以及十三时夷馆(明)等一大批文物和史迹。

  黄淼章认为,对比广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地位,泉州和宁波都相对逊色。他认为,广州自秦汉以前就有了海外贸易,而泉州是在南宋年间才辉煌起来的港口,宁波则更晚一些。而无论是泉州还是宁波,到了明清年间的地位又逊色于广州。黄淼章总结道:“广州的海上贸易史一直从晋、隋、唐、宋、元延续到明、清,两千年来长盛不衰,其地位和价值是独一无二的。”

  黄淼章还指出,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队专门到中国对广州和泉州进行了考察,广州成为首个考察对象。加上今年的瑞典哥德堡号登陆广州,广州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是得到世界认可的。因此,黄淼章认为,如果海上丝绸之路的申报少了广州,就是残缺和不完整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