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美术课样样都学学生什么都不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0日09:30 南方新闻网

  美术课样样都学学生什么都不会

  首都师大教授称中小学美术课程设置不合理

  本报讯(记者方夷敏实习生康殷通讯员李宇红)“中小学美术老师,年复一年地教美术,但是否认真思考过美术课的教学效果呢?”昨日上午,华南师范大学召开“第六届海峡

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尹少淳在专题报告中表示,当前中小学美术课程“飘”而不实,“学生什么都学了,但似乎什么也没学到,宛如蜻蜓点水,宛如走马观花。”

  授课蜻蜓点水成最大缺陷

  据介绍,本次交流会是广东历史上举办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美术教育交流会,为期3天的会议中,来自内地、台湾、香港、澳门近300位美术教育专家齐聚一堂,为海峡两岸四地及东南亚地区的美术教育研究者提供一个交流与沟通的渠道。

  尹少淳表示,首都师范大学今年9月曾进行过一项对美术学习效果的调查,但结果并不乐观。“有学生回答美术学习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任何影响;有学生表示对具体的知识完全没有印象;稍微好一点的回答中,学生也只能模糊、笼统地记得几个诸如素描、水彩画的概念和几个画家的名字。试问,我们标榜面向全体学生的中小学美术课程到底使多少人能够动手画画或制作呢?”

  尹少淳对此分析认为,目前的中小学美术课程内容多,几乎涵盖了美术学科所有的内容,时间分散而且少,“学生什么都学了,但似乎什么也没学到,宛如蜻蜓点水,宛如走马观花,这就是目前美术课程最大的缺陷,也是令人沮丧的调查结果的根本原因。”

  学习时间遭传统大课挤压

  中小学美术教学效果让人沮丧,其问题存在何处?尹少淳指出,美术教育被扁平化、零碎化,教学内容越来越多,但学习时间却越来越少是症结所在。“语文和数学成为大课时的拥有者,美术和音乐课时不多,但到时间就得终止对某一课程的学习,学习被零碎化和片段化,其结果是学生似乎什么都学了,又似乎什么都没有学到。”尹少淳表示,受到传统大课的挤压,美术教学更是呈现内容越来越多,但时间却越来越少的趋势。

  “传统、现代美术教育要综合”

  那么,应如何建构更为合理的美术课程呢?尹少淳表示,回到传统的美术教育,仅单一地学习某一美术门类?这在视野开阔、要求全面综合素质的现代社会肯定不行;继续现代美术教育的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虽广泛却肤浅,事实也证明其效果不彰。“最好的方式是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与现代美术教育之间进行综合,即选择一定广度的美术知识与技能进行横向学习,并在此基础上选择若干种美术门类进行纵向学习。”

  图:

  今年6月11日,学生在花都洪秀全纪念馆前举行绘画比赛。

  本报记者李向新摄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