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内蒙古:入世五年 草原企业走上海外扩张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0日10:04 新华网

  5年前,中国在多哈领到了进入WTO大家庭的“会员证”。消息传来,苦盼“开放”的内蒙古为之激动了很久。内蒙古深知,从此以后,外国产品进入草原的门槛就降低了,同样的,草原产品进入外国的门槛也会降低。用通俗的说法,当你向世界敞开一扇窗,世界就会给你一个舞台。

  5年后,WTO以前所未有的魔力,给内蒙古的经济社会带来了圪坤大挪移般的变化。

  招商引资的顺水行舟,使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庆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业机会大大增加了。

  企业、项目按国际规则“强身健体”,做大做强有了更高的标准。人们欣喜:自主创新能力有了提升。

  政府管理体制悄悄变革,符合国际惯例的政策环境正在营造中,人们叹服:办事效率明显提高了。

  普通百姓享受到了“奢侈”的“盛宴”:从洋水果到小轿车,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有了些许国际化的味道。人们惊呼:现代化生活就这样来临了。

  内蒙古的发展激情,被WTO引爆了。(文/贾怡媛)

  加入世贸给内蒙古带来了什么?

  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经济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经过5年的发展,中国向世界交上了一份令国人自豪、世人瞩目的满意答卷。在这份答卷上有一组题目是由2300万内蒙古儿女谱写的,这就是内蒙古工业崛起神话的缔造和经济增速领跑中国的骄傲。

  5年来,内蒙古的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已由全国第24位升至第19位,经济总量由2000年的1539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3895.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2003年的1212美元增长到2024美元。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内蒙古经济发展由此也踏上了更富弹性的国际跳板。内蒙古的改革步伐在加快、经济结构不断在调整、思想观念频繁在刷新。内蒙古的企业正在走向世界,招商引资和对外投资迅速裂变,人才归流的洼地和信息网络通道的构筑已经形成,内蒙古的发展正在走向国际化、全球化、开放化。

  草原企业走上海外扩张之路

  

  关键词:国际化企业

  面对入世的机遇和挑战,内蒙古的企业不断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加快企业制度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条件成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企业间相互参股等形式来加快改制进程,在利用社会资金和民营经济力量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化方面也作出有益的尝试。同时,自治区政府切实按照入世的承诺对外国企业的进入采取国民待遇,更对区内民营企业放宽市场准入政策,促进了平等竞争。

  2004年6月10日,蒙牛乳业在香港成功上市,6家全球顶尖机构投资者成为蒙牛的核心投资者。此次,蒙牛海外上市保荐人巴黎百富勤的麦克尔作出如下评价,蒙牛向全球发行股票,意味着蒙牛今后的发展运营要完全符合国际股东的通用规则,符合国际运行规则。

  2005年10月,小肥羊在加拿大多伦多店开业。随后,该公司又先后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60多个国家注册了“小肥羊”商标。

  2005年,内蒙古的液体乳、羊绒衫产量跃居全国第一位。

  2006年,内蒙古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出口活羊基地。

  几年来,内蒙古羊绒衫出口居全国第一位。鄂尔多斯集团已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羊绒制品企业。

  这一个个骄人的成绩展示给世人的是:内蒙古企业已经抓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草原资源和自身优势,合力打造海外市场,走上了海外扩张之路。同时,也已经站到了国际化经营管理的平台上,内蒙古企业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有序化的现代化企业建设速度更进了一步。

  引资投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

  同样是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今年前10个月,内蒙古外贸进出口实现总额49.07亿美元,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30家,实际利用外资达12.83亿美元。

  在非洲,内蒙古出口的商品遍布45个国家,今年前10个月商品出口金额就有1亿美元。俄、蒙已成为自治区对外贸易的主要伙伴。今年前10个月,内蒙古对俄罗斯、蒙古贸易额为19.05亿美元和4.57亿美元。硅铁、热轧钢板、铝制品和抗菌素的出口成倍增长,原木、原油、化肥、木浆进口的增长也都全部高于20个百分点。

  在今年前10个月,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力供应、制造和服务等行业,投资主体来自香港、维尔京群岛、美国、毛里求斯和开曼群岛等国家和地区。内蒙古通过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推进了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企业跨进世界“信息联合国”

  关键词:信息网络通道

  入世5年来,随着内蒙古在理性基础上建立的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信息网络通道的构筑为内蒙古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科技动力。

  “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企业走向国际化。”伊利集团信息工程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伊利集团已经陆续开发了包括ERP、库存、销售等在内的众多管理系统,现在全国的分公司和经销商的每日生产和销售信息都能在总部看到。“加入WTO是我国企业加入世界经济联合国的标志,而加入互联网是企业加入世界信息联合国的标志。互联网给我们企业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也给我们提供了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渠道。”

  入世后,国际化经营已成为国内企业必须要面对的挑战,而成功实现国际化经营的基本前提之一就是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目前内蒙古的企业已经成功利用互联网进行产品销售和企业自身宣传。信息化正在为自治区的发展发挥着催化剂、粘合剂和倍增剂的作用。信息技术也已经渗透和辐射到各行各业各类企业中,目前,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产品制造过程的自动控制、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系统化、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都已经是我们企业的必备硬招。

  外贸发力口岸经济崛起

  关键词:口岸进出口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5年来,内蒙古对外经济贸易领域不断拓宽,我们凭借与俄罗斯、蒙古接壤的优势,在经济发展瀚海中托起一颗新星———口岸经济。

  全区的18个口岸,也正因为对外贸易的活跃焕发出勃勃生机。今年前10个月,全区口岸进出境货运量2503万吨,进出境客运量264万人次。全区各口岸边境小额贸易早在2004年就超过16亿美元。

  满洲里和二连浩特这两个口岸城市就是紧抓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内市场对资源性物资的缺口不断加大,这一千载难逢机遇,而取得自身大发展的弄潮儿。加快口岸建设,增强口岸进出口货物疏运能力,加快城市发展———他们做到了。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第三年,满洲里口岸综合换装能力就居全国沿边口岸之首。目前,满洲里口岸已具备了对原木、原油、液体化工、气体化工、机械设备、集装箱等各种物资的综合换装能力,成为我国功能最为完备的陆路口岸。

  口岸经济的发展,使口岸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满洲里和二连浩特的基本建设总投资持续增高,城市建设已初具规模,人民生活水平也在迅速提高。

  今年,内蒙古口岸经济不断呈现新的突破。原木进口量持续快速增长,原油进口和汽车出口成为自治区对外贸易的新亮点。

  目前,中俄双方已经确立了到2010年将双方贸易额提升到600亿至800亿美元的目标。对外贸易具有良好的发展远景的同时,我国与俄、蒙在各个层面上的往来越来越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宽。这必将给内蒙古的口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口岸这一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城市一定会得到更大更快的发展,为推动内蒙古经济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5年对内蒙古的影响不是短短的几个关键词就可以表述完整的,但通过这几个闪光点,我们体味到了内蒙古因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而勃发出的强劲动力。(刘洋)

  “我们的生活更好了”

  “进口关税的不断降低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不仅使我家提前购买了台式、笔记本电脑,还在去年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轿车,以前的彩电、冰箱、洗衣机、照相机等都换成了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的生活更好了。”在呼和浩特一家酒店工作的王华谈起中国加入世贸组织5年来生活上的变化,脸上满是欣喜和兴奋。

  5年来,我国各行业各领域不仅从容地走出5年过渡期撑起的保护伞,还给老百姓带来了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这5年车价连续下跌,我2001年买的‘捷达王’平均一年跌价1万多元,去年我又花了30多万万开上了‘奥迪A4’。”车主张兵对汽车关税一降再降导致的价格下跌感受颇深。加入世贸组织前,轿车主要是以公款消费为主;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国产汽车价格大幅下降,新车型层出不穷,私家车的拥有者也越来越多。据统计,我区家用汽车的拥有量已由2001年每百户0.81辆上升为2005年的3.64辆。

  5年来,在物价基本维持稳定的前提下,我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已经由全国第24位升至第19位,人均GDP达到2024美元。能源、冶金、乳品、羊绒加工等行业,已经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城镇购房总额由2002年的每户31434.99元上升到2005年的47890.82元。就像“汽车快速驶进家庭”一样,许多过去人们心目中的“奢侈品”现在正在成为寻常百姓的“必备品”:手机、电脑、数码相机的拥有量越来越高。据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的调查结果表明,刚刚过去的五年,我区百姓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镇人均存入储蓄款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1562.25元和5535.89元上升到2394.98元和9136.79元;城镇居民家用电脑由2001年的每百户5.16台上升为2005年的23.17台;移动电话由2001年每百户27.44部上升为2005年的128.38部……

  “竞争可以打破垄断,结果是老百姓花同样的钱,甚至更少的钱,就能享有国际化的消费水准。另外,国外市场也对我们更加开放,这就会让我们的企业和老百姓挣到更多的钱。”专家一语道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给百姓带来实惠的玄机。(文/庞俊峰)

  

  “内蒙古的产业发生了深刻变革”

  “公司入驻内蒙古,主要是看中这里良好的环境和快速发展的经济。”具有外资背景的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总经理提建设精炼地概括了企业选择内蒙古的原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5年来,内蒙古的保险业迅速做大,保险企业数量由原来的4家增加到13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内蒙古产业结构在这5年里发生了巨大变化。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区不同产业的对外开放呈渐进式推进。对于工业来说,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的开放力度明显加大,带来的影响也非常明显。自治区商务厅提供的数据显示,内蒙古培育和发展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潜力的毛绒、乳品、肉类等农畜产品加工业。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培育和发展稀土、特色制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速度。通过实施多种措施,这5年,全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5%,超过计划11.5个百分点。

  同时,农业开放力度加大,农牧业结构得到调整,畜牧业区域重新布局,规模不断扩大,畜牧业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由37.85%提高到47.6%,正由种植业主导型向养殖业主导型转变。目前,我区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势头强劲,涌现出11个国家驰名品牌,培育了28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带动全区40%的农牧户参与到产业化经营中来。

  第三产业是这5年来受影响最大的,自治区利用现代化经营方式和服务方式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流通业,探索发展现代化物流业。餐饮、商贸、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旅游、金融、信息、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投资比重已达74.2%。第三产业在自治区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不断扩大,目前,自治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22.3:34.2:43.5,调整为2005年的15.7:44.1:40.2。(文/戴宏)

  “办事效率提高了!”

  

  “真没想到,内蒙古的办事效率这么高!”新加坡投资商李先生高兴地对呼和浩特市招商局工作人员说,他在呼市投资的公司在几天内就办好了有关手续。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五年来,我区不断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进一步优化环境,在适应入世后的新形势的同时,也为自身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加快机构改革步伐是内蒙古政府职能转变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自治区要求各级政府把职能转到宏观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将凡是不符合政企分开原则,阻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原则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取消,确需保留的,必须建立健全约束机制,简化程序,规范行为,提高效率,增加透明度和公开性。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严惩“层层设卡”、“抬高门槛”等行为,全区共取消、下放、合并审批事项5592项,废止和修改不符合世贸原则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和政府各部门的文件941件。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求,内蒙古及时补充和调整了地方配套政策措施,严厉打击走私和出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同时加大整顿建筑、文化和旅游市场的力度,打击地方保护、行业垄断,废除阻碍形成统一市场的限制性规定,坚持依法行政,保障了投资者在内蒙古的正当权益。

  在重视优化机制体制环境的同时,内蒙古没有忽视基础设施建设。加入世贸组织5年来,全区累计新增公路里程1万多公里,铁路里程755公里,电网形成贯通全区的电力大通道,通讯基础建设日益完善。政策、环境的转变为内蒙古赢得发展新机遇!(戴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