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发展第三部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0日11:08 南方新闻网

  大学生的就业难题首先在经济发达地区显现出来,其含义是经济发达地区的边际收益相对较高,劳动力希望在这些地区有作为,所以大量人竞逐少量工作岗位,难免找不到工作的人就多。例如在珠三角的珠海市,尽管在刚刚结束的珠海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上,企业和学生都较为务实,但依然难以解决就业难问题。而且据统计,2007年珠海大学园区高校应届毕业生近2万人,珠海市高校毕业生生源为4313人,比去年净增16%,就业形势将更为严峻。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不妨先从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说起。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是大学生多了,这与高校扩招关系密切。简单来说,在高校没扩招之前,十分之一的学生能进大学,大学毕业生相对来说就稀缺,其竞争力就高。而原本没能上大学的学生才会体会到就业上的压力。扩招之后,可能多于五分之一的学生都能进大学了,而那些原本不能成为大学生的学生也进入了大学,因为扩招将原来要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变成了大学生。

  由于大学教育受行政管制,目前的大学主管者对教育部负责,在教育部的监管下,其竞争的是“985”、“211”或者创新基地之类的项目,而不是直接面对市场。因此大学的整个培养模式并不是培养在劳动力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毕业生,而是围绕教育部的模式来定制大学的运行模式,如此难免无法提供劳动力市场上需要的毕业生。因为教育部无法了解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情况。

  在这种扭曲之下,一来大学生人数迅速增长,意味着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者增多;二来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难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尽管劳动力市场上毕业生很多,但企业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人选。

  同时,报考公务员的热火似乎也能为就业难题做出注释。那些原本不能进大学的由于扩招而幸运成为大学生的毕业生,由于无法适应企业的需要,转而寻求政府部门的职位。公务员考试报名者恐怕不亚于超级女声的报名现场。但公务员名额有限,无法适应快速增长的毕业生的需求。

  而企业方面似乎没有什么可以多加指责的,尽管有人说由于产业结构的问题导致了大学生的就业困局,但这很可能是一种误解。珠三角经历过初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目前正在面临一个转型,可能会增加对高教育劳动力的需求,但问题还是在于现有的大学毕业生的含金量不足,企业从自身发展出发,提出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市场无法提供,这很难说是企业的问题,而是劳动力素质不适配的问题。

  以上解释也有助于我们探讨针对措施。从大学生培养这一方面来看,除了加强对学生质量的考核外,应该学习哈佛等大学的经验,在一开始采用通识教育以提高学生对未来不确定环境的适应能力,这样毕业出去即便专业不对口也能迅速适应,减少在劳动力市场搜寻匹配的成本,提高适配效率。当然这首先依赖于教育部减少对高校的行政管制,高校应该争取其独立地位,从对教育部负责转向对学生负责,否则为劳动力市场提供高素质劳动力还是一句空话。

  另外从岗位供给来看,企业方面的务实固然是件好事情,比如说更注重能力而非学历。但实际上正是因为扩招导致大学生增多,而学校又对学生考核不严格,才迫使企业提高门槛,将一个原本高中生就能胜任的职位要求为大学生甚至研究生。这是因为企业在承担最后一道考核学生的防线。而企业直接面对的市场,考核上的失职直接影响其生存。究其根本原因,错不在企业。

  而政府提供的公务员职位是杯水车薪。如果说要提供更多的职位,一个直观的看法是多发展服务业。因为服务需要人,而人多也能找到服务的机会。在公共以及私人部门的服务以外,其实还有很大一块被忽略了,那就是NGO(非政府组织)等第三部门。随着经济的发展,作为支撑的法律与社会部门的成长却远远落后,政府与其杯水车薪提供公务员职位,不如放开管制允许第三部门的成长,这或许可以解决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李华芳(作者为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