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易中天热”的意义不止颠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0日15:13 云网

  作者:吴红林

  易中天现象无疑是2006年最大的文化热点之一,种种论争此起彼伏,绵延数月。赞成者认为,易中天走红是浅思维的成功,是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结合的胜利。反对者则认为,他将历史娱乐化、庸俗化甚至粗俗化,是学术的堕落!

  但是,不管怎么说,“大话三国”的易中天确实火了。甚至,在易中天热的带动下,去年火得一塌糊涂的超级女声,在今年风头被央视《百家讲坛》盖过。

  换个角度看,易中天现象其实是一种颠覆:对学者形象的颠覆——学者完成了从深居书斋到电视明星的转变;对专业的颠覆——中文系教授谈历史,文学情感与历史真实在冲突中交融;对阅读方式的颠覆——电视讲座成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对习惯的颠覆——学者个人的见解替代了所谓的主流观点。这种颠覆,同样体现在《百家讲坛》其他主讲人身上。比如,阎崇年正说清朝十二帝,颠覆戏说历史;再比如,于丹讲《论语》,颠覆传统解读。

  颠覆,可以说是2006年诸多文化现象一个至为重要的关键词。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今年年度人物的众多网民,将这种颠覆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年初,胡戈以《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引领了网络恶搞热潮,恶搞(其实就是颠覆)几成网络代名词。2月份,徐静蕾的博客点击率超千万。博客大热,个性飞扬,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层出不穷的网络论战从博客蔓延到网络再扩散到传统媒体,这对传统的传播方式和话语权都是一种颠覆。

  很显然,这种颠覆其实是一个破坏的过程,其破坏性在无限放大之后可能产生混乱。正因为如此,网络恶搞引起了许多人的焦虑和声讨,管理部门甚至还出台了一些管理条例。然而,颠覆只是过程,不是结果。并且,这种颠覆也不是完全的破坏,在颠覆中还有所建构。比如,易中天就建构了三国人物新的“历史形象”。

  2006年的颠覆文化暗藏着文化新的嬗变。颠覆流行下的文化战国时代,话语多元、形式多元,群芳斗艳的同时又出现混乱、破碎的可能;然而,更准确地说,此时的文化,正处于一个浴火重生的过程。

  这几年,从新儒学到古建筑保护,从私塾热到汉服热,从传统节日的忧虑到祭孔大会……传统文化热以不同的形式持续升温。2006年,我们更是经历了一次集体的文化回归:一个女孩跳出来说了一句“我为国学献身”,引来了无数网络目光;安意如妙解古典诗词,《思无邪》等书一路畅销;孟母堂事件使得学者、教育部门和民间全被卷了进来;孔子标准像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世界华人圈为之侧目;中医存废之争更是引发抗辩双方的持久混战;甚至楼盘洋名也开始衰落,从欧陆风情到上善若水,传统文化元素广受认同……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易中天现象为代表的颠覆文化,正是对现有习惯的破坏和对传统文化的追寻,更是对传统的个性感知和现代性感知。而更深远一点看,这种颠覆,是为了将文化的断层擦亮后再重新衔接——在新文化运动百年之后,中国文化再次在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中探求中国特色的可能性。

  百年前的新文化运动,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传统的部分断裂,许多文化形式只是初步完成了对西方文化的移植,并未完成与中国传统文化更深切的融合。百年以来的中国,在希图富强的动因下,学习西方占据主流,承继传统则显得相当暗淡。在文化部分断裂的情境下,所谓传统文化热,是我们在全球化浪潮中对文化迷失的焦虑之下的文化寻根。而在传统文化热背景下的种种颠覆、叛逆其实都是试图将传统与现代对接,在尝试中寻找文化新生的可能性。这种颠覆再往前一步,便可能是中国文化新的天空。

  如果说2006年颠覆是文化的一大特征,我但愿,这种颠覆不会持续太久。站在2006年的年底往回望,文化在颠覆中狂乱并且尝试新的建构;接着往前望,2007年,文化的新生有如婴孩的啼哭,模糊而清晰。

  责任编辑:一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