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预付型消费热背后:消费者获益还是商家高调敛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0日17:10 中国新闻网

  近日,上海市消保委透露,根据今年的投诉情况,50%投诉消费卡问题的是由于商家因为经营不善或故意“蒸发”。据了解,上海的年轻人拥有的消费卡不少于两张,在这狂热的预付型消费后,沉淀下来的都有些什么?是消费者的真正获益,还是商家的高调敛财。《每日经济新闻》对此展开调查,揭开卡中的秘密。

  “霸王卡”快速“圈钱”

  储值卡:充值一定数额就能享受某种优惠,但在遭遇特殊情况下不能使用服务时,商家坚持“不退不换”,花的钱等于打水漂。商家推出储值卡的目的无非是快速“圈钱”,扩大顾客群。

  月卡年卡:预付上千元办理包年或包月卡,即使使用次数远赶不上支付费用,但一到期限就马上“作废”。表面看,这些卡的优惠幅度都很大,但实际上,短期消费卡往往会通过限制时间使消费者利益受损;长期年卡则抓住了消费者喜新厌旧的心理特点从中谋取利益。

  商家发数十种卡“卡”你没商量

  桶装水、美容、洗车、健身、洗衣、蛋糕……各种各样的预缴费用的消费卡在年底又粉墨登场,在年底刮起的“人情消费”中,消费卡(券)也充当了重要角色。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在上海市面上出现的各种会员卡多达数十种。在这些预付型卡中,多的五六千元,少的也有三四百元,消费者一方面通过这种预付式消费,能享受打折等优惠,另一方面又要担心这些消费卡突然“作废”而遭损失。

  “一些如美容、蛋糕店、洗浴店、摄影店等经营规模小,却也发行大量预付式消费卡,一旦经营不利,可能会关门携款潜逃,一旦出现商家易主、店家倒闭等情况,消费者的约定服务难以维持。”有关人士认为,目前预付式消费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风险:预付费用将使消费者损失同期利息;限制了自己的选择范围;由于对经营者的财物和经营状况缺乏了解,预付费用后的实际收益难以预料,消费者的利益处于不确定状态。

  上海市消保委:市场缺乏监管导致诚信问题

  上海市消保委投诉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由于商家在发行预付消费卡时缺乏行业规范和监管。一些规模小的企业往往在收取预付费用后,因为经营或者诚信问题导致的消费者投诉呈现增长。

  预付式消费卡能够为消费者省钱,商家利用卡上的预付金迅速扩大了经营规模,在拥有稳定的客户群时,还提前收回投资,缩短资金使用周期,对抢占市场十分有利。这本来是一桩双赢的好事,但因为预付式消费是“先收钱,再服务”,又因为一些商家的不诚信,造成了预付式消费的“死结”。

  业内人士认为一部分注册资金只有三五万元的企业,也在发行预付式卡(券)。有的商家便利用这个方式搞欺诈,收取几万元,然后恶意破产。所以针对这一问题,应该有一个部门来监管,对预付式卡券的发行进行审批或进行备案,同时让企业交纳一定的社会保险金。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黄清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