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18万“重庆浙商”写下财富神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07:06 重庆时报

  在重庆生活着一帮特殊的浙江人———他们操浙江腔,说重庆话;他们是浙江籍,却在重庆生活多年;他们有的娶了重庆妹,还生了重庆娃。他们是浙江人,也是重庆人。他们更愿意人们称他们为“重庆浙商”。

  目前“重庆浙商”已有18万之巨,涉足了重庆绝大部分区县(自治县)。“地球上只要有人聚居的地方,就能够看到忙着赚钱的浙江人。”

  编者按:

  在浙江,做着创业“点石成金”梦的人比比皆是。补皮鞋的开始卖皮鞋,再自己生产皮鞋;修电器的后来就生产电器;练摊的练成了饰品皇后……他们中十之八九是普通老百姓,白手起家,从“草根”开始生长,成为天下闻名的浙商。

  相形之下,相当一部分重庆人的选择往往是:“宁愿打工,不愿创业”。

  在“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正在全市轰轰烈烈地开展的今天,在市委、市政府全力为创业者营造环境和氛围的今天,作为重庆人,我们都应该问自己:我为什么就不想当老板?我难道就真的不能当老板?我什么时候当上老板?

  今日起,本报推出《对比浙江话创业》的系列报道,找出妨碍我们创业致富的障碍。

  浙江人

  人人都想当老板

  走进重庆陈家坪机电市场,你会产生一种到了浙江的错觉———因为在这里,随时、随处都能听到浙江方言。每天约有3000名浙江人在这里经商,占了经营户总数的1/3。去年,浙江汽车、摩托车配件在陈家坪机电市场的销售额超过了60亿元。

  让你产生同样错觉的还有朝天门市场。走进港渝服装广场,长廊两侧20多个品牌中有18个产自浙江。“在朝天门市场做服装的约70%都是浙江人。”重庆总商会浙江商会渝中区分会秘书长马振宇介绍说。

  而在商业中心解放碑,浙商的品牌也到处可见———千叶眼镜、诚泰通信、国泰通讯、名瑞服饰、两岸咖啡……可谓个个名震山城。

  也就是说,巴渝大地处处都有浙江人。充满活力的浙商正在成为我市民营经济一部活的“教科书”。“走在浙江任何一个城市的大街上,你碰到的十个浙江人中就有九个是老板。”

  浙江拥有“人人想创业、人人想当老板”的氛围却是不争的事实。据浙江省工商局初步调查,目前浙江人在省外经营发展的有390万之多,加上境外的100多万,共约有500万浙江人在国内和世界五大洲创造财富。

  重庆人

  宁愿打工,不愿创业

  与浙江热火朝天的创业氛围相比,重庆的创业氛围则要“冷淡”得多。

  来自我市各创业培训点的调查显示,在参加培训的学员中,有创业打算和冲动的占到了60%以上,而真正将创业付诸行动的不到40%。如果再看整个社会,这两部分的差距会更大。

  重庆人宁愿打工,不愿创业。重庆渝中区就业培训中心校长王小莉说:“许多人参加就业培训的目的,是认识老板。一方面他们没有创业资金、缺乏创业的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在观念上不接受创业,害怕承担风险。他们认为,与其奔波劳累,不如领工资来得容易。”

  采访中,重庆总商会浙江商会会长叶定坎讲到了一个现象。在浙江人的圈子里,平时老乡们聚到一起,谈得最多的是自己身边有些什么机会,“做什么好赚钱。”而重庆人聚在一起,更多的是谈吃论喝、休闲娱乐之类。

  重庆总商会浙江商会秘书长李桃作了一个对比:重庆人赚了500元钱,会拿出200元来享受,300元来投资再生产;而浙江人会把500元全部投进去。重庆人开小面馆,10年过后还是小面馆,而浙江人从不为自己设限,总是努力由小做大,由国内做到国外。

  专家分析

  重庆人还应更精明

  文化差异决定行为差异。看来,重庆人要融入市场经济大潮,还需多一点精明。

  重庆社科院专家分析说,浙江和重庆创业的氛围差异很大,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重庆与浙江相比,资源与物产相对丰富,这使得重庆人向外扩张的谋生冲动来得远不如浙江人强烈。二是浙江地处沿海,通商条件佳,浙江在历史上就经历了商品经济繁荣、商业文化发达的阶段,孕育出了许多注重工商的思想。三是创业成本低也是浙江创业氛围浓厚的原因。浙江省政府从上世纪80年代便开始倡导“兴商建市”,浙江经济被称为“老百姓经济”。而重庆民营经济起步相对较晚,创业环境还有尚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重庆日报记者张红梅王妍莉周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