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瞭望:美玩弄双重防扩散标准 借此扩张全球势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11:04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21日电最新一期《瞭望新闻周刊》刊登文章指出,布什政府决意与没有加入核不扩散条约的印度进行民用核能合作,表明美国玩弄双重防扩散标准,对“好”的扩散国给予默认奖赏,对“坏”的扩散国则给予严惩。

  文章称,印度至今没有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布什政府置国内法和国际防扩散机制于不顾,决意与没有加入核不扩散条约的印度进行民用核能合作,这与其坚持反对已

加入核不扩散条约的伊朗进行核能和平利用形成鲜明对比。

  虽然布什政府口口声声防扩散,但从美国对印度和伊朗的不同态度,可以看出美国实际上是打着防扩散的旗号,遏制异己,来维护和扩展自己的战略利益。美国认为,扩散国家有“好”“坏”之分,具体标准由美国来定。美国对“好”的扩散国给予默认奖赏,对“坏”的扩散国则给予严惩。

  美国对扩散国家奉行双重标准的原因很多,如维护国际防扩散机制,推动美国国家安全利益,扩展海外市场等,但决定性的因素不外乎下面三种。

  首先,扩散国家不应对美国国家安全利益构成威胁。印度发展核武器,根本目标是争取大国地位,它不对美国构成威胁。以色列发展核武器,旨在从军事和政治上威慑阿拉伯国家和伊朗,正如美国一位高级官员所言,“我们容忍以色列拥有核武器的原因同容忍英国和法国拥有核武器的原因一样,我们不认为以色列是我们的威胁”。巴基斯坦发展核武器,也不是针对美国。而朝鲜和伊朗一旦发展核武,将会对美国及其盟友的安全构成威胁。朝鲜发展核武会威胁到美在韩、日的驻军及日本的安全,并可能引发韩、日发展核武器。伊朗发展核武器会严重影响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和以色列的安全,威胁到美国在中东的驻军和美国及西方其他国家的石油供应安全。

  其次,扩散国家有助于美国推行其主导全球事务的国家安全战略。印度与以色列有助于美国推动其在亚太和中东的安全战略。美国借助印度制衡中国,以保持美国在亚洲地缘政治力量对比中的长期优势,维持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美国国防部报告直言不讳地指出,“在美印战略考虑中,中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一个经济、军事上强大的印度,将产生制约中国的巨大力量”,拥有核武器的印度对中国将能起到更大的制约作用。正是根据以印制华这一理念,美国认可印度的核国家地位,默许印度加快核武器化的步伐。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惟一可以完全依赖的战略资产”。美国通过以色列实现它在中东的政治、军事战略意图,通过充当阿以冲突的仲裁者,控制阿以和平进程,主导中东地区格局。与之相比,朝鲜和伊朗如拥有核武器,则是美国的心腹大患。美国自然要全力扼制。

  第三,扩散国家有助于美国在全球推进“民主”大业。在全球推进“民主”是美国外交战略的支柱之一。美国认为,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与美国有共同的价值观念,以色列是民主国家,是在东方和“封建专制社会”包围中的“西方国家”,美以关系是“建立在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理想的基础上的”。以色列的西方式民主制度在中东具有榜样作用,有助于美国支持阿拉伯温和势力发展民主制度,打击伊斯兰激进势力。美国认为,印度和以色列作为“民主国家”,对核武器的处置有法定程序,其行为可以预见。而朝鲜和伊朗搞政治独裁,国家决策或是由个人独断,或是影响决策的因素变幻不定,缺乏制约,故其行为不可预测。

  由此看来,防扩散已成为美扩张势力、称霸全球的关键性手段之一。美国以利己主义态度和双重标准对待国际防扩散机制,向关键性的地区盟友扩散核技术、导弹和军备,增强这些盟友在地区的军事优势,以此来牵制潜在对手,从而推动美国实现其地区安全政策目标。美国竭尽全力阻止核、生、化武器及导弹向所谓“无赖国家”扩散,剥夺异己威慑美国的手段,并借防扩散之名,对其指向与“邪恶轴心”国家有正常交往关系的国家进行战略牵制。

  美国奉行双重防扩散标准的政策,对现有国际防扩散机制造成严重冲击。美国与印度进行民用核能合作,将从根本上打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中无核国家与核国家的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对国际条约和国际防扩散机制构成整体性和根本性的挑战。美国默许以色列发展核武器,反对建立中东无核武器区,将刺激阿拉伯国家寻求获得核武器。美国以防扩散为名,以强凌弱,打压“邪恶轴心”,将迫使朝、伊等国千方百计寻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因此,美国的双重防扩散标准不仅不会从根本上杜绝扩散,反而还会引发进一步扩散。(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 侯红育 )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