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千里求医背后的苍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12:00 光明网
刘成娜

  在北京海淀区,有一家上地医院,这里终日患者不断,大排长队,甚至有患者多次驾车从四川不远千里前来就医。这是为什么?这里有当世华佗坐堂吗?这里有再生扁鹊为医吗?这里有复活的孙思邈、张仲景上班?都没有,这一切只缘于一个简单的理由——收费便宜。在如同仁这样的医院为了钱而见死不救的时代里,在某些大医院收了几百万却把人治死的今天,一个小小的上地医院就凭着收费低廉和真心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医德,不但赢得了京城百姓的赞誉,更让全国其他地区的患者慕名而来。感动吗?不,我只感到一阵阵浓浓的

悲凉。

  那对从四川驱车千里到上地医院看病的患者说:“即使加上油钱和路费,也比在当地看病便宜。”在患者那“占了便宜”的欢喜表情背后,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患者所在地的医院收费昂贵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要知道,从四川进京的油钱和路费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医院要治病救人,医生要活人性命,这样的描述如今越来越难获得百姓的认可。一方面很多人没钱治病咬牙硬挺,一方面有点钱的人又怕医院为了“创收”小病大治,短病久拖。正如一些患者所说,多年前看到医院就看到了生存的希望,而今日想起医院就想到了死亡的威胁,应该哭还是应该笑?白衣天使怎么就堕落成了索命的恶鬼?人民医院为何成了百姓口中的“小西天”?

  天下一般黑的“乌鸦”群中突然冒出上地医院这么一只“白鸽”,瞬间的欣喜过后却是无尽的悲凉与绝望,中华大地上医院何止千所万所,为何上地医院这样的医疗机构就凤毛麟角呢?我们麻木于医院的见死不救,对“先付钱后治病”的狗屁“潜规则”习以为常,对暴利的药品司空见惯,对看大病给“红包”不以为耻……病得不仅仅是人的躯体,还有灵魂,还有整个医疗制度和扭曲的社会风气。

  所以,我们先不用急着为“出淤泥而不染”的上地医院歌功颂德,也无须急着因那些坚守医德的医生而感动,他们不需金牌玉碑,老百姓的口碑已经是对他们最大的奖赏和鼓励。我们应该反思的是那些成为上地医院“参照物”的医院为何令老百姓望而却步;为什么上地医院如此得民心却不见其他同行“效仿”;为何天下只有一家上地医院;为何只有在上地医院患者是“上帝”,而在别处患者就只能做“灰孙子”……

  拍着良心说,上地医院不过是做到了人民医院和人民医生应该做的。“降低药价”、“降低耗材价格”、“限价收费”、“医生收入与医院效益脱钩”、“开设绿色通道”……每一项都是小小的变更,而在患者眼中却豁然出现一个大大的“活”字,如此一来,病人便如黑暗中陡见一线光明,又怎能不蜂拥而至,打破头地往里面挤呢?

  可叹的是,上地医院这样的机构还显得太少了点。所有医疗机构其实都明白,做这样的转变并不难,难得是让他们放弃丰厚的“利益”。当医生不爱病人而只爱财物,不爱岗敬业而只爱敛钱创收,指望更多的上地医院出现显然是不现实的。也许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千里求医的怪诞还要继续,为取这种平价医院一号的“战斗”还要上演,我等小民只能祈祷,苍天也好,政府也罢,谁能睁睁眼,抹去万千病患眼角的泪水,抚慰穷苦百姓内心的苍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