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国际先驱导报:中日历史研究项目将展开 争议难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2日11:02 中国新闻网

  (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日方认为,即使难以解决所有分歧,但有可能在确定史实方面有所收获

  “这将需要一些时间,希望大家能有耐心。中日历史问题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因此不可能通过一次会谈就得到解决”。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步平这样说道。他身上的

压力并不轻,12月26日—27日,由步平牵头的中国专家组将与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北冈伸一率领的日本专家组在北京召开首次会议,备受瞩目的中日历史共同研究项目由此展开。

  会谈来之不易

  中日学者今天能坐到一起并不容易。

  早在2002年,中日就酝酿历史研究问题,但由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连续参拜靖国神社,造成中日两国高层互访中断,研究事项进展缓慢。直到2005年4月17日,时任日本外相的町村信孝才与中国外长李肇星就成立历史问题共同委员会基本达成共识。2006年5月,中日外长会谈时,双方就推进中日历史共同研究达成一致。

  直至今年10月上旬,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中国,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商定日中两国开展历史问题共同研究。在11月举行的中日外长会谈上,双方就中日共同历史研究问题达成五点共识,具体到由哪家研究机构来牵头负责。12月1日,日本政府宣布中日历史问题共同研究的日方成员已经内定,12月18日,日本正式宣布参与历史问题共同研究的10名成员。

  目的在于增进相互理解

  据步平透露,26日和27日的首次会议的议程是:讨论中日历史共同研究的一些原则,议定共同研究项目的具体问题。双方将分为“古代史”和“近现代史”两个小组进行讨论。

  “研究的目的在于从客观上加深彼此认识,增进相互理解,把讨论公开具有重大意义。”日本官房长官盐崎恭久在18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此前认为,专家和学者以冷静的态度在安静的环境中共同讨论历史问题,极为有意义,是令日中两国感到欣喜的事情。

  争论在所难免

  不过,日本媒体普遍认为日中两国认识取得完全一致有困难。

  这种观点得到了参加中日历史共同研究的日本学者小岛朋之的支持,他认为关于历史和靖国神社问题,必须首先要理解:即使认定历史事实,解释也难统一,可能是北京的立场这样认为,日本那样认为。“以历史认识难以统一为前提,对不同认识相互理解和确认事实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日中共同历史研究才有可能取得成果。”看来,日本专家已经有了预设“立场”。

  据本报记者了解,日本与韩国共同历史研究从2002年开始,2005年提出报告,有争议之处,基本上罗列在报告中。此间分析家认为,中日历史共同研究也难以解决所有分歧,但有可能在确定史实方面有所收获,同时还可以促进学者之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

  从人员组成和分组来看,中日历史共同研究虽涉及到整个中日关系史,但近现代史显然是争议的主要对象。(记者:何德功)

  链接:日本专家组成员扫描

  从人员构成来看,日本学者大多是接近日本政府观点的人,如日方主席北冈伸一。

  日方参与古代史组的学者有5名,他们分别是:

  九州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川本芳昭:专业为东亚古代、中近代史,以中国为中心对东亚的政治史、民族问题、国际关系进行研究;

  国际基督教大学教授菊池秀明:主要研究中国的太平天国问题。

  东京大学副教授小岛毅:主要研究中国思想史。

  学习院大学教授鹤间和幸: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帝国(秦汉帝国)的形成和地域,中国古代文明和自然环境,中国古代的长城。

  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山内昌之:研究专业是伊斯兰和国际关系史。

  近现代史学者也是5人,分别是:

  东京大学教授北冈伸一:2004年4月至2006年9月曾任日本驻联合国副大使。研究领域从日本发动战争前期日本的政治和军事的关系到日本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的现代政治。主要著作有《日美关系的现实主义》、《日本的自立和亚洲外交》等。

  庆应大学教授小岛朋之:日本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主要著作有《崛起的中国——日本如何与中国交往》等。

  大阪大学教授坂元一哉:专业国际政治学,外交史。2002年参加外交政策评价小组,该小组为当时的外相川口顺子的咨询机构。2005年至2006年他是安倍晋三任官房长官时设置的海外经济合作研究会成员,对ODA政策进行了重新研究。

  筑波大学研究生院教授波多野澄雄:专业是日本政治外交史。

  防卫研究所第一战史研究室室长庄司润一郎:专业是日本军事、政治外交史、历史认识问题。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