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整改情况难以令人满意 使公众对审计产生麻木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2日13:59 中国新闻网

  

整改情况难以令人满意使公众对审计产生麻木感

  资料图:新华书店里出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读本。据悉,《审计法》于2006年6月1日起施行,在“被审计单位若弄虚作假则单位领导要担责”等方面呈现亮点。中新社发 刘君凤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12月22日电 《瞭望》周刊刊登文章说,比较近几年的审计报告不难发现,审计内容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审计清单也越来越长,整改的情况却难以令人满意。因“屡审屡犯”而产生的公众对审计工作的麻木感,将直接影响到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信心。

  审计署的审计力度逐步加大,而以往审出的问题反复出现。审计署有关人士指出,历年审计中重复出现的老问题“依然”集中在几个方面:挤占挪用财政资金、资金浪费、使用效率低、违规投资、多报冒领等。

  2004年的审计报告透露,38个中央部门主要问题是虚报多领预算资金、转移挪用或挤占财政资金,有些部门年初预算未全部落实到具体项目,造成资金滞留闲置,影响使用效益等。审计查出各类违规问题金额90.6亿元,占审计资金总额的6%。

  2005年审计署关于42个中央单位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个别项目预算执行和部分专项经费管理不够规范;预算未细化到具体单位和项目;预算项目执行不及时;有些项目未按进度申报预算,财政资金闲置;未将国有资产收益纳入预算管理。另外,一些单位存在历年结余资金未及时安排使用,虚列外事经费,自行处置资产,形成账外资金,挤占、挪用、截留财政专项资金,挪用科研专用基金,转移财政项目资金,未按规定权限批复基建项目等问题。

  专家指出,近几年一系列审计报告中不断发现“屡审屡犯”的现象,表明中国相关制度建设的步伐太慢,没能及时有效解决问题。更为令人担心的是,审计的威力,来自它的透明运作和由此获得的民意支持,而因“屡审屡犯”而产生的公众对审计工作的麻木感,将直接影响到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信心;从长远来看,对赢得公众对审计的支持,走向行政法治之路极为不利。(任鹏飞、蔡金曼)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