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厦门在特区试验中贡献了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2日16:23 新华网

  新华网厦门12月22日电(记者卢志勇、胡苏)25年的经济特区建设,给厦门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厦门经济特区通过“先行先试”和体制、机制创新,创造了许多领先全国的经验,其中最突出的是,搭建了一座独特的引资平台和积累了开展对台经贸、文化交流的宝贵经验。

  搭建起独特的引资平台

  厦门经济特区成立之初,如何为东南地区经济服务?如何做好对台工作?成了当时的厦门市政府重点研究课题。他们从广交会上获得了“灵感”:广交会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对外贸易,厦门应该独辟蹊径,选择投资贸易并举的方向。

  1987年9月8日,由厦门、泉州、漳州、龙岩四地市联合主办的“闽南三角区外商投资贸易会”在厦门开幕,这是国内最早举办的、明确以招商引资为主题的投资洽谈会。此后,这个活动逐步演变为“福建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2004年的第八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始设立“第三方”多向投资平台,参会各国可与中国以外的第三国或地区签订投资协议。2005年,“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如今,“投洽会”早已不再是一个区域性的经贸活动,它已成为我国吸引外资、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和促进全球国际资本流动的公共平台。近十年来,已有600多亿美元通过“投洽会”进入中国市场,约13000个项目在这里签约。目前,已有包括联合国贸发会议在内的世界五大经济组织参与协办“投洽会”,超过400家跨国公司来此寻找商机。

  家乐福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白尔纳曾这样评价:“每年一度的‘投洽会’已成为中国经济日益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缩影。”

  与“投洽会”并肩而行的,则是厦门经济特区自我定位的逐步明晰和不断提升。

  “最初,厦门经济特区更多地倾向于定位为‘出口加工区’。”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林衍超说,“但此后的发展表明,特区逐步成为城市型特区,而不是采用像出口加工区、保税区那样的‘飞地’模式。”

  积累开展对台经贸文化交流的宝贵经验

  厦门经济特区因“台”而设。特区把政策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和对台优势,在推进两岸交流、促进国际投资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25年来,厦门创造了两岸往来的多项第一。

  1989年5月,国务院批准的首批2个台商投资区在厦门设立,厦门率先成为台商投资密集的地区;1994年8月,厦门率先实行台胞“落地办证”政策,两年后又实行“落地签注”政策,为台胞进入祖国大陆提供了便捷条件;1997年4月,厦门轮船总公司的“盛达”号集装箱轮由厦门港起航直驶台湾高雄港,结束两岸48年无商船往来的历史。2001年1月2日,厦门至金门海上客运直航航线开通,实现了两岸中断了52年的“首航”。2004年12月7日,首个大陆旅游团从厦门直航金门;2006年4月,大陆第一家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在厦门挂牌成立;2005年8月和2006年10月,厦门市委和中国国民党台中市党部实现互访,厦门市与台中市成为首对实现国共两党基层党际交流的城市。

  国台办主任陈云林指出:“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25年,除了特区本身的发展给大陆改革开放提供了许多新鲜的经验外,特别重要的是,在做好和台湾同胞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和合作方面,厦门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林衍超认为:“北到温州、南至汕头,厦门已逐步显现出区域中心城市所具有的影响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