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扶贫开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2日18:32 人民网

  四、扶贫开发目前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这种形势仍是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一大隐患

  尽管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当前仍面临三大挑战:一是贫困人口绝对数量依然庞大。到2005年末,全国绝对贫困人口还有2365万,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067万,还有城市贫困人口约2800万,因此,全国尚有1亿人左右处在脱贫的边缘,如果按照联合国和世界银行提出的人均每天消费1美元作为贫困线的话,中

国贫困人口将可能突破2亿,仅次于印度位列世界第二。这些贫困人口多数分布在生产生活条件极差的地区,市场发育程度低、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收入来源匮乏,就是低收入人口也极易返贫,这是我国扶贫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二是扶贫成本增加,脱贫速度放慢。上世纪80年代,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年均减少1350万,到90年代年均减少530万,而在2002至2005年间,年均减少人数仅为140万。三是贫困群体的弱势地位更加突出,差距持续拉大。在过去的13年中,贫困人口收入上限与一般农民的收入差距从1∶2.45扩大到了1∶4.76,贫困地区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服务水平提高幅度长期低于发达地区。因此,中国扶贫的任务不是越来越轻了,而是越来越重了,难度也越来越大了。

  这些困难与挑战,如果得不到较好的解决,完全可能成为我国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一大隐患。实践证明,越是贫困的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差,就越容易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生态建设和资源保护,这样不但不能改善贫困地区的现状,而且必然导致生态状况日益恶化和资源的过度开发,结果将使当地的农民越来越贫穷、形成低收入导致生态和资源破坏、最后收入更低的恶性循环,从而使社会的不和谐因素进一步增加。

  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继续把扶贫开发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扶贫开发作为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局的大事扎实推进,提出了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两个基本”的目标,即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并逐步增加他们的收入;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完成全国14.8万个重点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扶贫规划。同时将采取七个方面的举措来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从而为全面建设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五、扶贫开发将是今后长期的历史任务,依然是调节社会稳定和谐的有力杠杆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明确指出:“扶贫开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只是完成这项历史任务的一个阶段性胜利。我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较长时期内存在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和贫困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扶贫开发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充分认识扶贫开发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继续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作出不懈的努力,一如既往地把扶贫开发作为调节社会稳定和谐的有力杠杆。

  一是因为贫困本身要求我们必须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工作。绝对贫困消除以后,相对贫困将永远存在,国内的贫困消除以后,国际之间的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更将长期存在。贫困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社会和谐将会是一句空话。因此,扶贫必将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扶贫开发工作的长期性。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地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既然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贫困现象和贫困问题就不可避免,既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长期性,自然就导致了贫困现象的长期存在,也就决定了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时期的工作。

  三是农村生产力水平还很低,农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我国80%的人口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而美国农业人口只占3%,台湾也只占13%,从从事农业人口的比例就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不要说全国还有6400多万的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

  另外,我国已经基本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因其温饱标准还很低,要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小康,还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奋斗过程。

  回首过去,成就瞩目,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扶贫开发是一项暖人心的伟大事业,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她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实现社会和谐目标道路上一条不可多得的重要途径。

  (作者分别为江西省赣州市扶贫办主任、干部)

  

  (文章仅供学术交流,文中包含的立场、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所持,不代表人民网立场)

  【1】 【2】

宋上年    赖外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