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万素珍:退工返农的“牛保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3日03:07 大河网-河南日报

  

万素珍:退工返农的“牛保姆”
宽敞的牛圈比足球场还要大,高大的砖瓦房是牛儿的家,成群的奶牛悠闲地吃着草、喝着水,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几个淘气的小牛犊奔跑嬉闹着……

  12月21日,在郑州市刘集乡冉老庄奶牛饲养场,66岁的万素珍自豪地说:“我这‘托牛所’日产鲜奶10吨,年效益230万元,1200头奶牛个个都是‘摇钱树’!”

  说话间,万素珍打开牛圈,奶牛三三两两地踱出来,甩着尾巴慢腾腾地走向挤奶站。进了挤奶站,奶牛熟门熟路地找到老地方,奶站工作人员启动设备,鲜奶汩汩地流进吸奶机。

  “这套设备是从日本进口的,无菌化管理,省时省力。买设备的30万元都是奶业公司和省里补贴的,今年又给了20万元用于防疫、消毒、饲料加工等基本设施建设。”万素珍说,“我们和奶业公司签有长期供奶合同,当天挤的鲜奶会直接送过去,销路绝对不成问题。”

  去年,万素珍从中牟县民政局退休后,在郑州市刘集乡租下150亩林地,建起了奶牛饲养小区。刘集乡的奶农纷纷把“牛宝宝”送进了万素珍的“托牛所”,目前已经有96户,“托牛所”的场地也扩大到了300亩。

  富起来的万素珍说,“很庆幸我遇上了好政策,赶上了好时候。资金不够,金融部门给贷款;缺饲料地,政府帮忙串换;不懂技术,畜牧专家上门讲解。现在附近的村民还有几户急着要把奶牛送进来呢!”

  记者正巧碰到来看望“牛宝宝”的奶农刘素荣,她家的30头奶牛就“全托”在这里,她每星期来看一次,月底结算一次奶钱。“现在不用再为防疫和销路等问题发愁了,这样养牛啊,省心!”刘素荣得意地说。

  万素珍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份《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的文件。“养牛也得懂政策,跟上形势。明年我准备购买一套电脑信息设备,开始科学化管理。”万素珍笑呵呵地告诉记者:“当初弃农从工,今天退工返农,黄土地真是个新的‘淘金’场啊!”②8

  □本报记者董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