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楠竹北移(走进新农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3日04:08 人民网-人民日报

  北方不是有竹吗?京城有座紫竹院公园,翠竹仰叶临风,摇曳生姿,数十个品种各展丰仪。可是,唯独缺少竹王,没有最高大最粗壮最坚韧的楠竹。楠竹俗称“毛竹”,扎根长江流域,苦恋大江春水,世世代代不肯北移。那刚烈而过分挑剔的鞭根,始终不饮淮河水,宁死也不移情黄河岸。

  终于有一支楠竹,似乎发生了基因突变,从浙江远嫁到山东,在黄海岸边一个小村

落了户。那是1972年,城市知青大量下乡插队的岁月,楠竹也从北纬30度,一步插到北纬35度,北移了500多公里。我走进这个小村,看到这片楠竹林,她在这里安居了30多年,繁殖到200多亩。竹笋敦实得像炮弹。竹子平均竿高20多米,大株直径超过了15厘米。近年,竹苑集萃,又移栽了淡竹、斑竹、紫竹、金竹、龟甲竹、罗汉竹、黄芉竹、黄纹竹、金镶玉竹等,品种已达100多,总面积超过了1000亩。竹韵胜景初具规模了。

  楠竹别生恋情,走出长江,跨过淮水,北移了5度多。这是个了不起的突破。农业部誉为“楠竹北移的成功典范”,国家旅游局定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这个小村叫将帅沟村,位于日照市城西10公里处。日照,太阳升起的地方。登泰山看日出的人们,目光紧紧盯着的那块光灿灿的土地就在这里。这个村名也非一般。不知哪一年,农民义军杀了当地贪官,聚结到这条沟里,扬帆驶向茫茫大海。其实,小村空留美名,不仅从未出过将帅,连富裕大户也不曾有过。村民祖祖辈辈吹拂海风,耕种付瞳河沟边的这片薄地。如今,贫穷而不出名的小村,因竹韵带来了灵气,也带来了财运。没想到,将帅二字显灵到楠竹上,楠竹的伟岸与壮实,不是足以称之为竹中将帅吗?名气大了,农民富了,他们欢天喜地,请书法家题写了大石碑,高高竖立在竹林旁,并将竹林命名为“日照竹洞天风景区”。

  “竹洞天”的经理是个小伙子,他得知我想去采访“竹洞天”,特意开车来接。坐在竹林里,竹影斑驳席地,风动竹叶沙沙有声,我静心听他讲解。林子里有一组“竹林七贤”的塑像,魏晋名士仿佛也在那儿倾听。种竹有术,经营有道啊!

  七十年代初,政府有个号召:发展多种经营,壮大集体经济。当时土产公司引来了楠竹,分给农民栽种。别的村没有闯过严冬,唯独将帅沟村出了风水,栽下的老竹冒出了新笋。所谓“风水”,也就是这里的农民掌握了三要素:一是控制了低温,二是让土壤略带酸性,三是冬春大水漫灌。30年生生不息,楠竹完全适应了小村的环境。去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竹枝被积雪压得垂到了地面。待到积雪消融,竹竿弹回去,又高昂地挺了起来。那些天,气温降到零下10摄氏度,没采取任何保温措施,却未冻死一株。

  楠竹移栽活了,集体经济却没有壮大。砍伐竹子卖材料,并不比种粮种菜收入高。农民有点失望,没心思特殊关照,就让她自生自灭吧。待到进入新世纪,旅游业兴旺起来,让将帅沟村人眼前一亮:这片楠竹林子不是很好的旅游资源吗?2004年开始营业,2005年收入60万元,今年已经迎来10万游客,收入比去年翻了番。“竹洞天”成了富民的金疙瘩。由多种经营到旅游开发,观念飞跃了,价值飞跃了,其实还是时代飞跃了。

  “有没有继续北移的打算?”我问经理,他说:“近年,已经在山东推广,北移到了淄博、威海、烟台等地。都是由我们包栽包活。”他扒出楠竹的鞭根,向我介绍栽活的技术。

  这好得很,又北移了两度。如果再北移一度,就可以进入天津。再北移两度,就到达北京了。楠竹一旦进入京津地区,那将会迎来更大的商机。

  “竹洞天”又在试移丛竹。丛竹有许多品种。我看了看,他们试用的是凤尾竹。秀丽的漓江两岸,多情的西双版纳傣楼旁边,一簇一簇冲向天空,撒开碧绿的枝叶,凤尾般弯垂着的,便是凤尾竹。楠竹高大壮实,凤尾竹优美雅致,若能同时北移成功,那该多美啊。

  将帅沟村人意识到,光凭经验不行,得依靠科学技术。他们等到有了资金,就邀请植物学家进园子,把楠竹北移当作科研课题来做。我们等待着他们的创新吧。

张雨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